氨基酸肥料 文献(猪肉的营养)

通过肥料专卖网,农民可以了解不同肥料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施肥技巧,提高施肥效果,实现更好的农业收益。大家好,我是肥料小助手,上述问题将由我为大家进行解答。

哪种二铵肥养韭菜根壮苗好?

韭菜用什么肥料长得最好?

我这几年跟着别人的项目做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研究,也做过几年的韭菜精准施肥试验,根据我们的试验结果,种植户的调研以及文献查阅,认为韭菜适宜施用的氮肥种类为硫酸铵或者尿素,硝酸铵或者氯化铵的效果都不太好,在中等肥力的土地上,韭菜的整个生长期需要的氮磷钾比例为1:0.7:1。

韭菜是一种多年生的蔬菜,需肥量很大,韭菜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我们是这么施肥的。

一、韭菜种植第一年

我们种植的韭菜,一般选择先育苗再定植,之后进入田间管理这么一个过程,想要用小拱棚覆盖提前上市的就在早春季节一月底到二月扣上小拱棚。

1、育苗时施肥情况:一般春季3月下旬到4月初育苗,播种前苗床每亩地施腐熟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硫酸铵2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精翻细作然后播种。

在苗期如果韭菜苗长得不壮,要记得喷施翠姆氨基酸叶面肥,也可以追施少量的尿素,每亩10斤。

2、整地时施底肥情况:大约7月中下旬酷暑过后可以定植,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7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硫酸锌2公斤。

定植当年8、9月份入冬前,可以在追施一次翠姆颗粒复合肥,主要做壮苗养根用。

二、在韭菜种植第二年以及以后的施肥情况

1、第一次追肥在3月底到4月初,韭菜返青,结合中耕、浇返青水追施发棵肥,促进韭菜恢复生长,每亩施人粪尿4000公斤或者尿素20公斤。

2、、韭菜每次收割后要刀刀追肥:一般定植当年不收割韭菜,次年每次收割后3-4天都要追肥一次,每次每亩追施猪尿粪3000公斤左右,或者腐熟饼肥80公斤左右,或者尿素20公斤左右。

3、韭菜抽薹前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

4、立秋前后,每亩施饼肥300-400公斤,这次施肥是养根的关键。

5、浇冻水时,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

6、韭菜浇冻水后,可以用马粪覆盖,每亩地1000公斤。

生蚝壳磨粉沤肥是什么肥料

生蚝壳磨粉沤肥是一种有机肥料,是由研磨过的海蚝壳,混入发酵好的有机物后制成的肥料

它具有富含钙、镁、铁、硅等微量元素和天然蛋白质、氨基酸等优点,含有15~25%的有机质和8%~10%的钙质,有很好的缓释肥效果,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

此外,生蚝壳属于中性和碱性物质,所以使用时可以中和酸性的肥料,提高土壤的酸碱平衡,增加土壤肥力

同时,生蚝壳磨粉沤肥还具有抗病虫害功能,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有重要作用

求论文——微生物在宠物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宠物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生物 除臭剂 益生菌 摘要:微生物除臭技术是利用能够转化或者降解恶臭物质的特殊微生物的高效吸附、吸收和降解作用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宠物散发出的异味等散发的含硫、含氮等恶臭气体进行净化,将硫化氢、硫醇和氨气等恶臭成分转化为无害无臭的物质。益生菌系一种对动物有益的细菌,它们可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服用,以维持肠道菌丛的平衡。 微生物除臭技术 微生物除臭是20世纪50年代开发的一种脱臭技术。微生物除臭技术是利用能够转化或者降解恶臭物质的特殊微生物的高效吸附、吸收和降解作用对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散发的含硫、含氮等恶臭气体进行净化,将硫化氢、硫醇和氨气等恶臭成分转化为无害无臭的物质,达到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目标。 2.1 生物除臭的发展状况最早利用微生物处理恶臭的报道是1957年R.D.Pancray的“利用土壤微生物处理H2S废气”的美国专利。70年代后,各国开始在这一领域开展广泛研究,其中日本、德国取得的成就最为显著,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脱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装置设备及操作工艺条件、能降解臭气的微生物种群和其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的条件、生物吸收剂的成份等。80年代以来,国外已有部分微生物除臭的产品和设备开始运用于治金、石油、化工、屠宰、污水处理等实际中,并取得明显效果。有效微生物种群是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研制开发的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它对环境除臭具有较明显的效果,这可能与有效微生物种群中含有光合细菌群有关。光合细菌作为有益菌群,一方面抑制了腐败细菌的生长,改善有机物的分解途径,减少NH3和H2S的释放量和胺类物质的产生;另一方面它又可利用H2S作氢受体,消耗H2S,从而减轻环境中的恶臭,减少蚊蝇孳生。 2.2 微生物法除臭的原理恶臭物质的活性基团一旦氧化,气味就消失。一般认为微生物处理臭气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把溶解水中的恶臭物质吸收于微生物自身体内,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其降解的一种过程。基本上分为三个过程:①恶臭气体的溶解过程,即由气相转变为液相的传质过程;②溶于水中的臭气通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被微生物吸收,不溶于水的臭气先附着在微生物体外,由微生物分泌的细胞外酶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再渗入细胞;③臭气进入细胞后,在体内作为营养物质为微生物所分解、利用、使臭气得以去除。恶臭物质的生物降解是该过程的限速阶段,可见微生物处于生物脱臭的核心地位。微生物消化吸收恶臭物质后产生的代谢物再作为其他微生物的养料,继续吸收消化,如此循环使恶臭物质逐步降解。真菌生长速度快,形成的菌丝网可有效增大与气体的接触面积,适用于难溶性臭气。从微生物除臭的原理可知,微生物除臭是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更有利于吸收、分解产生的SO2、H2S、CH4等具恶臭味的有害气体。同时,这些微生物又可以产生无机酸,形成不利于腐败微生物生活的酸性环境,并从根本上降解分解时产生恶臭气体的物质。(1)脱氮除臭生物除氮法的应用较广,处理底物的范围大,产物为氮气,无二次污染。包含硝化反应:2NH4++3O2=2NO2-+2H2O+4H+,2NO2+O2=2NO3;脱氮反应:2NO3+10H++10e=N2+4H2O+2OH— 。硝化细菌可以进行上述生物反应。日本福冈县一机构利用土壤、发酵鸡粪、活性污泥中培养出的微生物,使鸡舍排出的恶臭气只需停留3.5s便可使氨减少到15mg·L-1的低浓度。(2)脱硫除臭光合细菌的脱硫反应为:2H2S+CO2+hv=2S+H2O+[CH20],H2S+2CO2+2H2O+hv= H2SO4+2[CH20];好气微生物的脱硫反应为:2H2S +O2=2H2O+2S,2S+3O2+2H2O=2H2S+O4。发现H2S首先被转化为单质硫,再转化为硫酸且硫酸为主要产物。硫氧化分中性、酸性和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等化能自养菌是脱除无机硫的主力,但自然界中去除有机硫的菌株极少,多为经变异处理的异养菌,厌养脱硫菌的研究更少。国外从不同生境中分离高效脱硫菌,如日本的研究者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分解甲基醚的氧化硫细菌(Thiobacillus thioparus)。测定这种菌对甲基醚的分解是把这种菌吸附在泡沫塑料上,采用填料塔方式的脱臭装置,空塔线速度为0.10m·s-1,其对硫化氢、甲基硫醇、甲基硫醚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缺氧条件下,氮与硫的联合去除的反应如下:2H2S+2NO3=SO4+S+N2+ 2H2O,两者因为中和作用吸收会更快。 微生物抗菌除臭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恶臭污染会对人体产生不容忽视的危害以及各国对恶臭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关注,对恶臭的处理研究也日益活跃。虽然微生物脱臭法的历史尚短、部分工作还停留在实验阶段,但由于其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性和安全性,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相当广阔。微生物抗菌除臭技术及微生物抗菌除臭剂在研究与应用中的意义及优势如下:(1)纯绿色环保性质。由于微生物除臭技术是利用能够转化或者降解恶臭物质的特殊微生物的高效吸附、吸收和降解作用对恶臭气体进行净化,化恶臭为无臭。不含任何化学药品,也不含转基因产品成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代表着生物环保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2)处理功效高。运用微生物除臭技术大大增强了其处理污染的功效,与一般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相比较,微生物除臭技术对有机物的降解速度是传统方法的100倍。污染物在投放微生物除臭剂,可迅速祛除臭味,净化水质,降低COD、BOD5、氨、氮等指标。

(3)适应性更广。微生物除臭技术特别是混菌微生物除臭剂降低微生物生存条件要求,增强适应性,减少过滤,适应多种温度和pH值范围,在低氧环境中也能有效发挥作用。

(4)更有针对性。微生物除臭技术可广泛适用于不同领域、不同用途和不同的污染环境;并可根据具体治理对象的具体情况,专门研发出针对性的、最具效力的配方。

(5)治理成本最低。微生物除臭技术品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不用征地建厂或购买庞大设备,综合治理成本和动态投资成本最低,而治理效果显著。(6)化害为益。以前认为不能回收利用污染物,城市污水厂的污泥经微生物除臭制成肥料,如氨和硫酸化合成硫酸铵肥料,其中各种元素可被植物吸收;提高了污泥中有机碳的利用率;而且脱臭微生物大多是土壤中的有益菌群。

(7)微生物除臭剂与传统化学产品比较。每种化学产品都是针对性强的产品,当遇有复杂的其他化学基质时,便会失效;使用化学产品之后,在水体中总有化学残留物,它可能带来副作用或新的污染;使用化学产品可掩盖臭味,却不能改变臭味的生成或阻止其散发。微生物除臭技术是利用自然分解和在分解过程中的积极生化作用,不会产生上述问题。(8)微生物除臭剂与传统生物净化剂相比。微生物除臭技术可以极大祛除臭味,使液体状污物、有机物质迅速新陈代谢,减小固体物质体积,快速净化被污染物质。微生物脱臭法具有传统方法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如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所需的设备简单、易操作、费用低廉、管理维护方便等,其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是相当广泛的。但是由于受研究和发展时间的限制,微生物脱臭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①适合于特定恶臭有机物降解的微生物菌种筛选和驯化的方法;②恶臭气体的去除率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定量化;③装置与设备的设计制造和施工还需规模化;④对高浓度的恶臭废气、复杂的混合气体处理还有待研究;⑤混菌发酵工艺有待优化。抗菌除臭微生物的种类除臭菌株主要是光合细菌类、醋杆菌类、乳杆菌类、芽孢杆菌类、假单胞菌属、链球菌类、酵母菌、丝状真菌以及放线菌类,共计12个属73个种的微生物。现就主要种属的除臭菌简介如下:(1)光合菌群光合细菌(Photo Synthetic Bacteria 简称:PSB)属细菌中的一类,有紫硫菌、绿硫菌、紫色非硫细菌和绿色非硫细菌。本实验室分离到的兼性厌氧菌主要是紫色非硫细菌,属原核生物界,光能异养型原核生物门,红色光合细菌纲,红螺菌目(Rhodospirillales),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红假单胞菌属(Rhoropseudomonas)和红螺菌属(Rhodospirillum)。

光合菌群(好气性和嫌气性),如光合细菌和蓝澡类。光合菌群由自养微生物分离而来,具有化害为利的特殊功能,即可将有害物质转变成为无害物质,并以植物的分泌物、有机物、有害气体(硫化氢等)及二氧化碳、氨等为基质,合成糖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氨素化合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等,是肥沃土壤和促进动植物生长的主要组成部分。光合菌群的代谢物质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也可以成为其它有益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因此,随着光合菌群的增殖,其它有益微生物也相应增殖。(2) 乳酸菌群乳酸菌(LAB,Lactic acid bacteria)是一类能从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主要指葡萄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目前已发现的这一类菌在细菌分类学上至少包括18个属,主要有: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等,本实验主要筛选的主要是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的若干个种。乳酸菌群(嫌气性)它以摄取光合细菌、酵母菌产生的糖类等物质为基础,制作乳酸。乳酸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以及有机物的急剧腐败分解。乳酸菌能够使常态下不易分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等变得容易分解,并且消除未分解有机物产生的种种弊端,在有机物发酵分解上发挥突击队的重要作用,它将未腐熟的有机物质转化成对动植物有效的养份。乳酸菌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抑制连作障碍产生的致病菌增殖。一般情况下,致病菌如果增加,植物就会衰弱,有害线虫也会急剧增加。乳酸菌抑制了致病菌的活动,有害线虫也逐渐消失。(3) 假单胞菌类本实验从土壤中分离到具有很强抗菌除臭能力的一株荧光假单胞杆菌陕西变种(Pseudomonas fluorescens var shanxigensis)。荧光假单胞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是定殖于植物根际的优势细菌种群。由于此类细菌大量存在于植物根围,又称根际细菌(Rhizobacteria)。此类细菌以其分布广泛、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易于人工培养、对许多病原菌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成为近年来报道最多、最具生防潜力和应用价值的生防菌。

(4) 酸母菌群酸母菌群(好气性)它利用氨基酸、糖类及其它有机物质产生发酵力,产生出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化物质。酵母菌菌群中对于促进其它的有效微生物(如乳酸菌、放线菌)增殖所需要的基质(食物)的生产提供重要的给养保障。此外,酵母菌生产的单细胞蛋白是动物不可缺少的有效养份。(5)放线菌群放线菌(好气性)是细胞和霉菌的中间形态。它从光合细菌中获取氨基酸、氨素等作为基质,产生出各种抗生物质,可以直接抑制病原菌。它提前获取有害霉菌和细菌增殖所需要的基质,从而抑制它们的增殖,并创造出其它有益微生物增殖的生存环境。放线菌和光合细菌组成的混合菌群,其抑菌作用比单一放线菌成倍增加。另外,被放线菌分解的物质容易被动植物吸收,从而增强动植物对各种病害的抵抗性和免疫性。

(6)醋酸菌群醋酸杆菌(好气性)它是氨素合成中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它从光合细菌中摄取糖类固态氮,然后一部分供给植物,另一部分再还给光合细菌,形成好气性和嫌气性细菌结构的共生态。4.3 新型微生物抗菌除臭菌系的发酵工艺研究微生物抗菌除臭菌系是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活性菌群。它由光合菌类、醋酸杆菌类、放线菌类、乳酸菌类、酵母菌类及假单胞菌类六大菌群微生物组成的一个功能群体,如何将上述好气性微生物和嫌气性微生物按一定的比例加以混合培养,形成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落,各微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产生有用物质及其分泌物形成相互生长的基质和原料,通过相互共生、增殖关系形成一个组成复杂、结构稳定、功能广泛的具有多种多样细菌的微生物群落的生物菌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待解决的问题,其本身的生产工艺更表现出世界性的高科技水平。二、益生菌益生菌利用生物高新技术制成的绿色环保、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的微生态制剂。是预防、改善肠道疾病,增强宠物免疫力。含超强活力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放线菌、酵母菌及促进有益菌生长的营养物质。可调整和维持宠物肠道菌群平衡,对肠炎、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免疫力弱等疾病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作用原理1、形成占位,产生抑菌物质:高活性有益菌可在肠道粘膜迅速生长繁殖,形成对肠道保护的菌群屏障,保持有益菌的优势,从而减少病菌的生长机会。有益菌分泌的益生菌素可有效抑制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起到预防、治疗各种肠炎、消化道疾病的作用。 2、提高机体免疫力:有益菌及其代谢物可提高宠物免疫球蛋白的浓度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活化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宠物对病原性物质(细菌、病毒)的抵抗力,因而可减轻宠物因运输、惊吓、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提高抗应激能力。对宠物幼仔可补充母源抗体不足,提高成活率。对老年宠物可提高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健康水平。 3、排毒、除臭:有益菌能有效转化宠物肠内的游离氨(胺)、硫化物,抑制腐败菌的生长,使肠毒素失活。因此,可大大降低宠物排泄物的臭气,减少毒素。从而达到有利宠物健康,优化饲养环境的目的。 4、提供营养促进吸收:有益菌能产生多种消化酶,如:淀粉酶、蛋白酶。能合成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能分泌乳酸。有利于宠物消化吸收,提高动物体对饲料中钙、磷、铁的利用率。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使宠物更健康。 5.产生有机酸,降低发病率:有益菌可发酵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产生有机酸,维持宠物肠道的酸性环境,从而达到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宠物肠道发病率。参考文献: · 微生物除臭评价与分析 – 江苏环境科技 – 韩艳忠,韩梅,吴英春, · 污水微生物除臭技术分析 – 安徽农业科学 – 周春火,邱雪红,眭光华,彭艳玉, · 微生物除臭技术及产品 – 科技开发动态 – 无 · 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 – 今日科技 – 冷云伟

火龙果种植技术中的肥料问题

猪粪含有有机质15%、总养分含量不高,氮0.5–0.6%、磷0.45–0.5%、钾0.35–0.45%。

猪粪作肥料需腐熟,直接使用会因发酵对植株造成伤害,腐熟后作为肥料比较合适。猪粪的C/N比在14:1左右,一般C/N比低的肥料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不是十分显著。可在腐熟过程中添加打碎的稻麦秸秆,增加C/N比和有机质含量,这样对土壤的疏松有帮助。

鸡粪的成分十分复杂,因饲料不同,鸡粪的成分也不相同,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类、酶、无机盐以及激素。

牛羊属于食草动物,其粪便中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有机质、尿素、尿酸、马尿酸以及钾、钠、钙、镁等无机盐。

人粪尿的组成很复杂,包括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人粪是食物不消化的部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脂肪、脂肪酸、蛋白质、肽、氨基酸、各种酶、胆汁及各种无机化合物,同时含有病菌和寄生虫卵。人尿是食物经消化吸收后,混入血液循环全身,经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水,主要成分是尿素、食盐,不含微生物。

一般施肥比例为N:P:K为2:1:1。

猪肉的营养

总有人想搞个大新闻。这不,最近就有文章说,“我们一直以来都错怪肥猪肉了,其实它是世界上最有营养的食物之一。”

相关新闻(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引用BBC的报道,介绍了一项最近的营养学研究。研究中,科学家们对常见食物进行评估、为每一种食物打分,分值越高,营养价值越好;而肥猪肉,以73分的成绩,位列第8,傲视群雄。

在BBC网站上,确实可以找到这样一篇报道。

相关报道(图片来源:bbc.com)

报道中提到,食物的得分越高,相遇的可能性就越大。这话什么意思呢?

文章截图(原图出处:bbc.com)

答案要从研究中找。

BBC在报道中列举的数据,来源于2015年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选择了一千余种常见食物,通过查询美国农业部的营养数据库,绘制了一张特殊的图表。[1]

论文图表[1]

每一个点,代表一种食物。点的颜色,标示食物的主要属性。如果两种食物都含有某种营养成分,就用短线把它们连接起来。比如,左上角的柠檬色小点,代表猪肉脂肪(pork fat),它属于富含油脂的动物衍生品,跟附近的牛颈肉,都含有某些营养元素。

从上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食物都存在营养成分上的相似性。那么,有没有一种食物,涵盖了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呢?如果有,事情就方便了以后,只要每天都吃它,就不用担心营养缺乏。

可惜,并没有。

研究人员接着尝试两两组合,从一千余种食物中,任选两种,分析它们的营养分布。

结果,还是没有。

最后,研究人员发现,至少需要四种食物,才能满足人们每日所需。这样的组合有很多种,其中,有些食物出现的频次比较高, “万金油”一般,跟谁都合得来,有些食物则相反,只有在跟固定“伙伴”配合的情况下,才能提供全面营养。营养适应度,表示食物在所有组合中出现的频次。肥猪肉不仅含有丰富的脂肪,而且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比较“百搭”,因而,出现的频次多、得分高。

论文数据[1]

平心而论,这项研究,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一方面,它再次打破了“神奇食物”的传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食物,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坏食物,合理搭配,才是健康饮食的关键。另一方面,如果你的饮食特别单调,吃一点杏仁(0.97分)、番荔枝(0.96分)、海鲈鱼(0.89分)或者猪肉脂肪(0.73分),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营养摄入、免于营养匮乏。

那么,是不是说,以后猪肉可以敞开吃呢?

当然不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食物种类,也是越来越丰富。比起匮乏,更应该警惕过剩。所谓过剩,有两层含义。一是总量,二是比例。脂肪的热量比其他食物高得多,所以,猪肉吃多了,很容易引起肥胖;饭量是有限的,猪肉的比例越高,其他食物吃得越少,越有可能出现营养失衡。比如,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脂肪提供的能量,不宜超过30%。[2]有学者对9个省份的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7%的小朋友超标。[3]这个数据是2009年的,现在,问题恐怕更加严重。

所以,猪肉是可以吃的,营养高低,要看搭配、跟什么一起吃。考虑到我们的人均摄入情况,警惕超标比担心不足更为紧迫。

——————————

参考文献

[1]KIM S, SUNG J, FOO M等. Uncovering the Nutritional Landscape of Food[J]. PLOS ONE, 2015, 10(3): e0118697.

[2]Healthy diet[EB/O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8-07-09]. http://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healthy-diet.

[3]苏畅, 王惠君, 王志宏等. 中国9省区1991-2009年7~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脂肪和胆固醇入状况及变化趋势[J].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40918, 33(12): 12081212.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ditor@kedo.gov.cn。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松针粉饲料的营养成分

蛋白质

松树

与苜蓿草粉、青干草粉和槐叶粉比,松针粉的干物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的含量都是最高的,其中粗脂肪中所含的脂肪酸具有不饱和性,能有效提高肉的品质。粗蛋白含量因松树品种不同而略有差异,除油松的(5.64%)较低外,其它松针的粗蛋白含量与苜蓿草粉不相上下。黄山松中的蛋白质含量为11.9%,落叶松中的含量是15.2%,其它品种的含量约在8%左右。松针粉中不仅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且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也较为全面,共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动物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

氨基酸

松针粉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了动物所需的9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54%。因此,松针粉添加到饲料中,可以改善饲料的蛋白质品质,补充动物对氨基酸的需要。

微量元素

松针粉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多达40余种,比苜蓿草含有的微量元素还要丰富。松针粉中微量元素含量分别为(mg/kg):铜56,锰215,铁329,锌38,硒3.6,钴0.58,钼0.87。

无机元素

松针粉中常量元素钾、钙、镁的含量均高于玉米籽实,且钙含量远远高于大豆籽实。其它微量元素多达40余种,且含量丰富。铜、铁、锰、锌的含量都高于玉米籽实和大豆籽实,其中锌含量为大豆和玉米籽实的2倍。重金属和有毒元素含量极少,都在限制量以下,说明松针粉无毒、副作用。

胡萝卜素

各类松针粉中的胡萝卜素含量一般在69~356mg/kg之间。胡萝卜素在畜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能有效防治各种畜禽因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皮肤病。

维生素

在松针所含的成分中最活跃也最重要的是维生素部分,而且以维生素A居首位。松针粉中所含维生素A源——胡萝卜素,是所有可食性植物中(包括蔬菜、果类、饲草和树叶)胡萝卜素含量的10倍以上,是玉米、豆粕类胡萝卜素含量的近100倍。前苏联颁布的松针粉国家标准的质量指标及国内文献提出的质量标准,也是以胡萝卜素含量的高低来定其等级的。另外,松针粉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C等。因此,长期饲用能增加畜禽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松针粉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约为950~2203mg/kg,长期饲用能够促进畜禽的生长,增加其抗应激和免疫力,防治一些常见的畜禽疾病。维生素E的含量一般在201~1266mg/kg之间,经常使用松针粉具有预防和抑制生物体细胞膜过氧化的功能,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脂类物质

松针粉中的脂类物质含量也较高。据粗略估算:松针粉中的粗脂肪含量约在3.8%~13.1%之间,其中粗脂肪中所含的脂肪酸具有不饱和性,能有效提高肉的品质。

其它物质

松针粉中含有挥发油、树脂、叶绿素,还含有植物激素、植物杀菌素、未知生长因子(UGF)等生物活性物质,可解毒杀虫,抑制机体内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消除食积气滞,促进畜禽生长。对马尾松松针粉的平板抑菌试验表明:马尾松松针叶对6种微生物抑菌圈直径在8~16mm,显示中等程度的抑菌能力,对微生物具有抑菌活性。其中对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可筛选作为抗菌药物来源。

微生物的发展前景

微生物学前景

一、微生物学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中的作用

人所共知,当前人类正面临着多种危机,诸如粮食危机、能源匮乏、资源紧缺、生态恶化和人口爆炸等。人类进入21世纪后,将遇到从利用有限的矿物资源时代过渡到利用无限的生物资源时代而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由于微生物细胞不仅是一个比面值(specificsurface)大、生化转化能力强、能进行快速自我复制的生命系统,而且它们还具有物种、遗传、代谢和生态类型的多样性,使得它们能够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现分述如下。

(一)微生物与粮食

粮食生产是全人类生存中至关重要的大事。微生物在提高土壤肥力、改进作物特性(如构建固氮植物)、促进粮食增产、防治粮食作物的病虫害、防止粮食霉腐变质以及把多余粮食转化为糖、单细胞蛋白、各种饮料和调味品等方面,都可大显身手。

(二)微生物与能源

当前,化石能源日益枯竭问题正在严重地困扰着世界各国。微生物在能源生产上有其独特的优点:①把自然界蕴藏量极其丰富的纤维素转化成乙醇。据估计,我国年产植物秸秆多达5~6亿吨,如将其中的10%进行水解和发酵,就可生产燃料酒精700~800万吨,余下的糟粕仍可作饲料和肥料,以保证土壤中钾、磷元素的正常供应。目前已发现有高温厌氧菌例如Closiridiumthermocellum(热纤梭菌)等能直接分解纤维素产生乙醇。②利用产甲烷菌把自然界蕴藏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生物量”(biomass)转化成甲烷。这是一项利国、利民、利生态、利子孙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措施。③利用光合细菌、蓝细菌或厌氧梭菌类等微生物生产“清洁能源”——氢气。④通过微生物发酵产气或其代谢产物来提高石油采收率。⑤研究微生物电池并使之实用化。

(三)微生物与资源

微生物能将地球上永无枯竭之虞的纤维素等可再生资源转化成各种化工、轻工和制药等工业原料。这些产品除了传统的乙醇、丙酮、丁醇、乙酸、甘油、异丙醇、甲乙酮、柠檬酸、乳酸、苹果酸、反丁烯二酸和甲叉丁二酸等外,还可生产水杨酸、乌头酸、丙烯酸、己二酸、丙烯酰胺、癸二酸、长链脂肪酸、长链二元醇、2,3-丁二醇、γ-亚麻酸油和聚羟基丁酸酯(PHB),等等。由于发酵工程具有代谢产物种类多、原料来源广、能源消耗低、经济效益高和环境污染少等优点,故必将逐步取代目前需高温、高压、能耗大和“三废”严重的化学工业。

微生物在金属矿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也有独特的作用。第九章中已述及的细菌沥滤技术,就可把长期以来废弃的低品位矿石、尾矿、矿渣中所含的铜、镍、铀等十余种金属不断溶解和提取出来,变成新的重要资源。

(四)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在环境保护方面可利用微生物的地方甚多:①利用微生物肥料、微生物杀虫剂或农用抗生素来取代会造成环境恶化的各种化学肥料或化学农药;②利用微生物生产的PHB制造易降解的医用塑料制品以减少环境污染;③利用微生物来净化生活污水和有毒工业污水;④利用微生物技术来监察环境的污染度,例如用艾姆氏法检测环境中的“三致”物质,利用EMB培养基来检查饮水中的肠道病原菌等。

(五)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是因为各种传染病构成了人类的主要疾病,而防治这类疾病的主要手段又是各种微生物产生的药物,尤其是抗生素。自从遗传工程开创以来,进一步扩大了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范围和品种,使昔日只由动物才能产生的胰岛素、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等高效药物纷纷转向由“工程菌”来生产。与人类生殖、避孕等密切相关的甾体激素类药物也早已从化工生产方式转向微生物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或bioconver-sion)的生产方式。此外,一大批与人类健康、长寿有关的生物制品,例如疫苗、菌苗和类毒素等均是微生物的产品。无怪乎有人估计,自从发明种痘以来,人类平均寿命提高了10岁,而自从发现抗生素以来,平均寿命又提高了10岁以上。当然,要制止人口的过度增长就不光是微生物学范围内的事了。

二、现代微生物学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当前,由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各种新方法、新技术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各学科间的积极渗透和交叉,以及生产实践中大量有关问题的提出,为微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总的看来,现代微生物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研究工作向着纵深方向和分子水平发展

由于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使整个生命科学都推进到分子水平上来了。微生物学也不例外。当前,在微生物领域中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深入到分子水平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诸如细胞构造和功能,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生长、繁殖和分化,代谢类型、途径和调控,遗传、变异和进化,传染和免疫,以及分类和鉴定,等等。

(二)在基础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一批新的学科(或潜学科)正在形成

例如真菌毒素(学),细菌质粒(学),微生物分子育种(学),重组微生物生理学,原生质体融合遗传学,极端环境微生物学,菌种保藏(学),混菌发酵生理学,甲烷菌生物学,厌氧菌生物学,古细菌(学),亚病毒(学),微生物酶学,固氮生物化学,固氮遗传学,微生物分子遗传学,微生物生态遗传学,微生物生物转化(学),等等。

(三)微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交叉和融合,形成了新的边缘学科

在学科的发展中,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往往起着生长点和带头的作用,其结果不仅产生了一系列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技术,而且会形成一系列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的边缘学科。这或许就是学科间的“互补”、“共生”或“杂种优势”效应的一种体现。这类例子很多,例如分析微生物学、化学分类学、微生物数值分类学和微生物地球化学,等等。

(四)新技术、新方法在微生物学中的广泛应用

在现代的数、理、化和多门工程技术学科的推动下,为微生物学的发展创造了空前的有利条件,它主要体现在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新装备和新试剂的提供上。例如同位素标记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超离心技术,电泳技术,层析技术,离子交换技术,质谱技术,分光光度计技术,细胞破碎技术,免疫学技术,氨基酸自动分析技术,核酸自动合成技术,蛋白质或核酸的顺序测定技术,低温技术,新型微生物培养技术,微生物计数技术,微生物快速鉴定技术,固定化生物催化剂技术,微量物质的分离、纯化和测定技术,等等。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对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把原来以静态、描述、定性为主的研究逐步提高到以动态、定量、定序和定位的新的研究水平上。

(五)向着复合生态系统和宏观范围拓宽

在生物圈中,微生物的生存范围是最广、最立体化的。当人们对身边的常见微生物作了一定的研究后,其兴趣便逐步转向更广、更不易触及的空间和各种复合生态系统,接踵而来的就是又一批新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例如极端环境微生物学,资源微生物学,热带真菌学,地下生态学,土壤微生物生态学,陆地微生物生态学,海洋微生物生态学,大气微生物生态学以及宇航微生物生态学,等等。

(六)一大批应用性高技术微生物学分科正在孕育和形成

微生物学是一门高度扎根于生产实践的学科。当代应用微生物学所包括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它们具有交叉性强、自觉度高和覆盖面广等特点:①交叉性强。例如发酵工程学、细菌冶金(学)、水处理微生物学、真菌遗传工程学、微生物生态工程学、农业微生物学以及生物工业等。②自觉度高。当前,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践的带动下,很多应用性的生物学科都在朝着目的性强、自觉度高、可控性强和工效高的方向发展。一批标以“工程”名称的学科就是其中的代表,例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最新的代谢途径工程(pathwayengineering)等。③覆盖面广。从大的方面来看,微生物的应用范围主要联系着工业、农业、医药、环保和国防等领域;从细的方面来看,每个大领域又可分出若干个分支领域,例如细菌冶金(学),污水处理微生物学,沼气发酵微生物学,应用土壤微生物学,微生物生物防治(学),农用抗生素学,食用蕈菌学,药用真菌学,药用微生物学,以及人畜共患微生物学,等等。

三、微生物在“生物学世纪”中的作用

当前,不少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都同意“21世纪将是生物学世纪”的见解,其主要原因有四方面:①由物质运动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物质运动一般由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方向发展,复杂的运动规律必须建立在简单运动规律基础上。目前,人类对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的客观规律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因此,为人类进一步认识生命运动规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提出了迫切的任务。②由生物界的多样性及对其认识的长期性所决定。生物界的多样性正是它有别于非生物界的主要特点之一,人类对生物界多样性的认识还处在低级阶段,而生物界的多样性恰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③由当代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及其解决的迫切性所决定。④由其他学科对生命科学的促进和生命科学对其“反馈”或“回敬”的规律所决定。

在“生物学世纪”中,微生物学将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自然科学中,如果说生命科学还是一个“朝阳科学”的话,则微生物学只能认为是一门“晨曦科学”;如果说微生物学是一个“富矿”的话,则目前它还是一个“刚剥去一层表土的富矿”。这是因为在微生物中存在着高度的物种、遗传、代谢和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微生物的多样性构成了微生物资源的丰富性,而微生物资源的丰富性则决定了对它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的长期性。

人类对丰富的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工作,还只能说刚开了一个头。不管如何估计,微生物界(包括病毒在内)的物种总数应大大超过动、植物界物种总数之和(目前约知道有150万种),可是目前前者至多还只有后者的1/10。而据科学估计,在自然界真正存在的动、植物物种数至少还要比现今知道的数字大好几倍。

从以下几个事实就可充分证明微生物资源将是多么丰富:①微生物的新种数每年正在急剧地增长着,仅形态较大的真菌每年即有1500种新种记载;②在土壤中约有90%的微生物还无法在实验室中加以培养,其中有不少被称作“活的不可培养状态的细菌”(viablebutuncultur-ablestatebacteria);③由于几乎在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中都找到了相应的病毒,因此可以想象,在微生物中,仅病毒的种数即有可能接近甚至超过其他动、植物和微生物种数之总和,更何况有的一种宿主可同时有多种病毒寄生呢(例如仅人类病毒目前就发现300多种!);④人类真正研究微生物的历史还只有130年左右,可以想象,今后的微生物资源该可发现和利用多少!

在曾描述的微生物中,被人类利用的种数大约还未超过1%。例如,在约1万种大型蕈菌中,有30多属即2000种左右是可食用的,但至今只有80种在实验室作过栽培试验,约有20种作了商业性栽培,而市场上常见的仅5、6种而已。

至于对微生物特种代谢类型,例如极端环境下微生物的开发,还停留在起跑线上呢!

四、大力开展我国微生物学研究

由于历史等的原因,目前我国微生物学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有义务为使我国科技水平赶超国际水平而努力,微生物学工作者自然责无旁贷。

要发展我国的微生物学,必须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在有限的条件下,集中主要人力物力,攻占一些具有我国特色,又有一定基础,在学术上和经济、社会效益上较明显的少数项目作为突破口。做到突破一点,带动一片,再逐步扩大战果。因此现阶段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应用性理论的研究上。

(一)资源调查与分类鉴定

我国土地广袤,地形复杂,地跨寒、温、热三带,生态环境多样,是一个难得的微生物资源大国。可是,目前资源调查与分类鉴定队伍薄弱,技术较落后,发表的成果较少。据统计,我国目前研究过的细菌和真菌数均仅占全世界已知数的5~10%。在这一领域内,我们要努力调查有我国特色的、近期有应用前景的菌种资源,并借此来带动形态、分类和鉴定(尤其是新的鉴定手段)工作的开展。

例如,固氮微生物资源的调查,根瘤菌的分类、鉴定;新型拮抗性放线菌的筛选与化学分类学的研究;菌根资源的调查;食用与药用真菌资源的调查和真菌分类系统的研究;虫生微生物和昆虫杆状病毒资源的调查;主要作物病毒病原的分离、检测及其病害防治的研究;单细胞蛋白(SCP)资源的开发;极端微生物(尤其是嗜盐、嗜碱和嗜热菌)资源的调查和菌种分类鉴定的研究;等等。

(二)生理代谢与发酵工程

生理代谢研究的成果可促进发酵工程、农业和医学微生物等多个应用领域的发展。在这方面应开展的研究项目甚多,例如重组微生物生理学,固定化微生物生理学,混菌培养微生物生理学,极端微生物生理学,光合细菌生理学,厌氧菌生理学;固氮生物化学,次生代谢产物(例如抗生素)合成途径与代谢调控;多级连续培养动力学;胞外酶分泌机制,酶抑制剂与激活剂;高密度菌体的生长规律;非粮食发酵原料的研究;发酵生产中提高产物浓度、转化率和生产率(g/L·h)等参数的研究;液体发酵中氧载体的研究;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微生物分解机制,微生物产氢机制;生物传感器(biosensor)的研究,电子计算机在线控制发酵的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对病毒的抑制;工业产品的霉腐机制;厌氧菌代谢产物的调查和利用;等等。

(三)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

微生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及其改良是微生物学中一项长期的不可缺少的工作。自从遗传工程问世以来,使微生物遗传育种工作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领域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下:

微生物分子育种原理与技术,原生质体育种的原理与技术;重组菌的遗传稳定性;放线菌遗传学;与发酵工程有关的各种新型受体-载体系统的建立(如芽孢杆菌,棒杆菌,酵母菌,放线菌,丝状真菌,若干极端微生物);根瘤菌遗传学,固氮基因导入非豆科植物;分解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工程菌的组建;致病菌耐药性的遗传学原理;以及传统菌种筛选技术的突破,等等。

(四)生态学理论与环保实践

在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内,深入的工作还较罕见,有大量的工作等待着人们去研究。例如土壤中微生物新类群的调查,土壤微生物的群体结构与功能;共生和致病微生物与宿主相互识别的分子基础;用微生物防治病虫害的理论基础;我国传统酿造中的微生物生态问题;微生态学的研究;霉腐微生物的种类、霉腐机制和防治方法;重要致病菌在自然界的生存状态;瘤胃、盲肠(马等)、蟑螂肠道的微生物区系及其分解纤维素的机制;厌氧降解生态学,顽固性有机物降解菌,“三废”的综合利用;海洋微生物生态学;以及产毒真菌与真菌毒素;等等。

(四)生态学理论与环保实践

在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内,深入的工作还较罕见,有大量的工作等待着人们去研究。例如土壤中微生物新类群的调查,土壤微生物的群体结构与功能;共生和致病微生物与宿主相互识别的分子基础;用微生物防治病虫害的理论基础;我国传统酿造中的微生物生态问题;微生态学的研究;霉腐微生物的种类、霉腐机制和防治方法;重要致病菌在自然界的生存状态;瘤胃、盲肠(马等)、蟑螂肠道的微生物区系及其分解纤维素的机制;厌氧降解生态学,顽固性有机物降解菌,“三废”的综合利用;海洋微生物生态学;以及产毒真菌与真菌毒素;等等。

(五)传染和免疫的机制及实践

在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有:病原菌致病的分子机制;病原性厌氧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反生物战;新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新疫苗,新型生物制品,基因工程与菌苗、疫苗生产,多价基因工程疫苗;单克隆抗体的研究;等等。

(六)其他

微生物学方法的研究;现代化菌种保藏技术;微生物数据库的建立;实验室试剂的标准化;商品化的菌种简便、快速鉴定盒;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微生物是生物界中一支数量无比庞大的队伍。它们所起作用的大小,对人们有利或有害,主要还是取决于人们对其活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的程度。无数事实生动地证明,自从人类认识微生物并逐步掌握其活动规律后,就可能做到使原来无利的微生物变为有利,小利者变大利,有害者变小害、无害甚至有利,从而大大地推动人类的进步。这就是我们学习微生物学的根本目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40069.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9月5日 上午12:25
下一篇 2023年9月5日 上午12:33

相关推荐

  • 羽叶洋葵什么时候休眠

    羽叶洋葵什么时候休眠 羽叶洋葵休眠时间 炎热的夏季羽叶洋葵进入休眠期,此时羽叶洋葵的生长会变得很缓慢,而且枝叶都会枯萎,观赏性也会大大降低。 一般羽叶洋葵休眠1个月左右,进入休眠期的羽叶洋葵,会变得发蔫、而且枝叶会变软,此时应该多加照顾,如果没有照顾好很可能出现死亡的危险。 羽叶洋葵休眠期怎么养护 1、停止施肥 羽叶洋葵休眠期的时候对于肥料的需求不高,这个时…

    种植问答 2024年5月28日
    00
  • 仙人掌开花是什么颜色

    仙人掌开花是什么颜色 仙人掌开花颜色仙人掌开花的颜色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没有蓝色以及黑色之外,其余的颜色可以说都有,常见的颜色也不少。 例如白色、红色、紫色、黄色、橙色、绿色、淡紫色、粉黄色、粉红色等,其中黄色、粉红色的花较多,仙人掌的颜色还是千变万化的,比如同样是红色的花朵,品种不同色彩就会有一定的区别。 1、黄色 黄色仙人掌一般会在夏季开花,花朵为淡…

    种植问答 2024年5月2日
    00
  • 洋紫荆花的果实有毒吗

    洋紫荆花的果实有毒吗 洋紫荆花果实有毒吗 洋紫荆花是豆科的一种半常绿乔木,这种植物有的果实为长长的荚果,这种荚果是有毒的,各大医院都曾经接诊过由于误食而中毒的病例,所以在没有弄清楚植物的属性之前,千万不要随意食用它们的果实。 洋紫荆花果实样子 洋紫荆花这种植物的寿命是很长的,而且植株有着总状花序,多在春季开花,花后会有荚果长出,这种荚果又长又硬,长度在18-…

    种植问答 2024年4月22日
    00
  • 梅花的花是什么颜色

    梅花的花是什么颜色 梅花开花颜色 梅花非常耐寒,一般会在每年的冬春季节开花,但气候不相同的地区开花时间会有些差异,一般的梅花栽种养护3年左右就能开花。 梅花的花是什么颜色 梅花的花一般是白色、粉色,红色等,花萼为绿色,花瓣蝶形,花色洁白。 梅花开花颜色有几种 梅花开花的颜色有很多种,有红、白纯色,又有红、白杂色或变色,还有淡黄色,而且,红色又分为黑红、淡红、…

    种植问答 2024年3月27日
    00
  • 酸枣汁、桑葚汁、沙棘汁的加工

      酸枣汁、桑葚汁、沙棘汁   (1)酸枣汁生产工艺。酸枣是北方山区分布很广的野生果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尤以维生素C含量高,其含量是苹果的166倍,是橘子的20倍,是山楂的1O倍。酸枣汁具有颜色悦人、果香幽雅、酸甜适口等特点,应大力开发。   酸枣原汁是加工各种酸枣饮料的半成品,采用全枣中温提汁工艺,可使酸枣原汁容易分离些。工艺流程如下:   酸枣去杂质…

    种植问答 2025年2月3日
    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