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用纸层析法对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
2、有机酸代谢异常是什么意思?
3、在酶促转氨基作用及其鉴定实验中,点样点直径不应大于2mm为什么
4、293细胞的形态特点
5、doctorcos氨基酸核糖睡眠面膜 怎么样
如何用纸层析法对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
1、在滤纸条上端边缘约1厘米的中央剪一小孔。
2、将滤纸条平放于洁净的纸上,在距离滤纸下端25px处用铅笔轻画一横线,并在横线的中央画一直径为2mm的小圆圈。
3、用毛细管吸取氨基酸混合液,在滤纸条下端的小圆圈内点样。
4、取干燥大试管,加入被水饱和的酚溶液10ml,注意勿使溶液沾到试管壁上,将试管垂直固定在距滤纸条下端12.5px处穿大头针。从滤纸条上端小孔处穿棉线并左右分开,调节线的高度使滤纸垂直悬于试管内且下湍浸入溶液12.5px,注意勿使点样点浸入溶液中,亦勿使滤纸条接触试管壁。
5、此时即可看到溶剂向上移动,溶剂升到一定高度时,小心将纸条取出,以铅笔标出溶剂上升的前沿。
6、将滤纸条两端,用大头针钉在小木框上,吹干后用喷雾器均匀地喷一层0.2%茚三酮乙醇溶液,然后再将滤纸条吹干,即可看到纸上显出三色点,每个色点代表一种氨基酸。
在层析时,将样品点在距滤纸一端约2~3cm的某一处,该点称为原点;然后在密闭容器中层析溶剂沿滤纸的一个方向进行展层,这样混合氨基酸在两相中不断分配,由于分配系数不同,结果它们分布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其中滤纸纤维素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展层用的有机溶溶剂是流动。
扩展资料:
在滤纸纤维上吸附着一层水保持成为固定相,另一部分是能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苯酚或正丁醇作为流动相,它沿着滤纸长的方向向上或向下流动。
氨基酸的亲脂性愈强,则与有机溶剂一起移动的倾向愈大; 氨基酸的亲水性愈强,则被保留在固定相中的趋势愈大。
以纸为载体的色谱法。固定相一般为纸纤维上吸附的水分,流动相为不与水相溶的有机溶剂;也可使纸吸留其他物质作为固定相,如缓冲液,甲酰胺等。将试样点在纸条的一端,然后在密闭的槽中用适宜溶剂进行展开。
当组分移动一定距离后,各组分移动距离不同,最后形成互相分离的斑点。将纸取出,待溶剂挥发后,用显色剂或其他适宜方法确定斑点位置。根据组分移动距离(Rf值)与已知样比较,进行定性。
用斑点扫描仪或将组分点取下,以溶剂溶出组分,用适宜方法定量(如光度法、比色法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氨基酸纸层析法
百度百科-纸层析法
有机酸代谢异常是什么意思?
有机酸代谢异常也就是氨基酸代谢异常典型的氨基酸代谢异常是那些分解异常。肾小管或胃肠道粘膜(如Hartnup病)氨基酸转运异常也由酶的缺陷引起,也是代谢性的。血浆中各种升高的代谢产物多是分解产物,没有转移产物。这些异常是遗传决定的。
典型的苯丙酮尿症(苯丙氨酸血症;苯丙酮性精神发育不良)
一种先天性氨基酸代谢障碍,以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缺乏,致血浆苯丙氨酸浓度升高为特征,常造成严重智能迟缓。
流行病学和病理生理学
大多数人群中发现有典型的苯丙酮尿症(PKU),但在德系犹太人和黑人中少见。在美国发病率为1/16000活产婴儿。典型的苯丙酮尿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苯丙氨酸是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正常条件下,若体内过量则羟化成酪氨酸而排除,该反应需要苯丙氨酸羟化酶参与。若该酶无活性,则苯丙氨酸堆积在血中,并主要经尿以原型排出;部分苯丙氨酸经转氨基作用转变为苯丙酮酸,后者进一步代谢为苯乙酸,苯乳酸和正羟苯乙酸,这些都从尿中排出。
症状和体征
新生儿期常无症状,偶尔,婴儿有嗜睡或喂养困难。智能迟缓是最重要的表现,一般程度较重,主要发生在未经治疗的患者中。患儿的头发,皮肤和眼睛的颜色比他的家庭成员浅。某些患儿可出现婴儿湿疹样皮疹。
患儿可出现许多神经症状和体征,特别是影响反射。年长儿可有癫痫小发作和大发作,异常脑电图发生率约为75%~90%。患儿表现出过度的活动和精神病状态,由于尿和汗液有苯乙酸存在,出现令人极不愉快的鼠尿味。
诊断
大多数的苯丙酮尿症都有可能在产前得到诊断。诊断包括家族史;以及从培养的羊水细胞或绒毛膜标本中分离出DNA,而后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双亲或先证者的片段特性进行比较。对某些家庭,也可以进行直接的基因突变的分析。
由于通常在新生儿中缺乏症状,实验室筛查是强制性的。早期诊断是根据检测血浆苯丙氨酸浓度升高而酪氨浓度正常或降低。虽然有人提出以血浆苯丙尿酸浓度20mg/dl(1。2mM/L)作为标准,用以区分典型的苯丙酮尿症和其他的高苯丙氨酸血症,但确切的血浆浓度标准还没有确定。不能单用血浆苯丙氨酸浓度作为区分典型的苯丙酮尿症与其他严重的高苯丙氨酸血症的指标。准确地区分需要分析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的活性,在典型的苯丙酮尿症中这种酶活性完全缺失,而在高苯丙氨酸血症中还有正常的5%~15%的活性。正常情况下,肝脏是唯一可以测得苯丙氨酸的脏器。需要寻找更好的区分方法。
在摄入中等量奶(苯丙氨酸的来源)以后至少48小时,所有新生儿都应进行苯丙酮尿症筛查。一般用Guthrie抑制试验。在苯丙氨酸依赖的草杆菌培养基中,放入滴有新生儿血的滤纸片,用另几张含有不同量苯丙氨酸的滤纸作为对照,围绕滤纸片的草杆菌生长范围的大小与苯丙氨酸含量成比例。另一种筛选方法是在尿标本中或湿尿布上滴几滴10%的氯化铁(有市售的测试纸),呈现深蓝绿色表示有苯丙酮酸存在。
如果婴儿有PKU家族史,尿的检查在新生儿期后即可进行。应在1岁内定期检查,一般每周一次。4~6周龄后,异常高水平的苯丙氨酸的代谢产物可能在尿中出现,包括苯丙酮酸,苯乳酸,苯乙酸以及正羟苯乙酸。
筛查结果必须通过更精确的试验加以证实,例如荧光法或离子交换柱色谱法。
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限制患儿苯丙酮酸的摄入,使必需氨基酸的摄入既能满足需求而又不过量,这样就可以使患儿既能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又防止了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蓄。由于所有天然的蛋白质都含有4%左右的苯丙氨酸,所以既要满足蛋白质的需要而又不超过苯丙氨酸的需要量是不可能的。因而应该以酪蛋白水解产物(已处理去除苯丙氨酸)或氨基酸的混和产物组成食谱中主要的蛋白部分。Lofenalac已在美国广泛使用,它是不含有苯丙氨酸的完全食物,可用以代替牛奶。低蛋白的天然食物,如水果,蔬菜,某些谷类等是可以进食的。通过测定自然蛋白质中的苯丙氨酸含量和Lofenalac中残余的苯丙氨酸含量(75mg/100g干粉)来确定达到苯丙氨酸需要量的补充量。苯丙氨酸需要量随体重,年龄而变化,从出生第一个月的每天40~70mg/kg,降到第一年末的20~40mg/kg。不含苯丙氨酸的饮食是有效的,它们既可以有效地控制血苯丙氨酸的水平又允许在选择天然食品时有更大的余地。XP类似物,PhenexⅠ,PhenexⅡ,Pheny-Free是其他一些不含苯丙氨酸的完全食物;PKU-1,PKU-2,PKU-3以及Maxamum不含脂肪,提供的能量比其他配方少。必须检测患儿的血浆苯丙氨酸水平。
治疗必须在出生后第一天就开始,以免发生智能发育迟缓。早期的和达到良好平衡状态的治疗可以使发育正常,并防止中枢神经系统受影响。在2~3岁后开始的治疗,可能仅对控制极端的好动和顽固的癫痫有效。治疗时间的长短还没有完全解决。虽然以前认为当脑髓鞘完全形成以后停止治疗是安全的,然而有关智商(IQ)下降以及学习和行为问题发生的报道导致对这一建议的重新考虑。目前的资料提议,饮食控制应该是终生的。
母亲苯丙酮尿症,如果未经治疗,对胎儿有严重的影响。这种妊娠的结果是绝大部分的婴儿有智能和体格发育延迟,小头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也高。在妊娠前控制母亲的苯丙酮酸水平可以预防这些后遗症,经验也表明这种治疗是有效的。
其他形式的高苯丙氨酸血症
新生儿(发育中的)酪氨酸血症可引起苯丙氨酸水平升高。根据异常的血浆酪氨酸水平可以区分。
轻度和重度型的高苯丙氨酸血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各型的苯丙氨酸羟化酶的活性虽然降低但仍比典型的PKU高。轻型在正常饮食情况下,血浆产物浓度<8~10mg/dl;重型则有极大的增高。与典型的苯丙酮尿症的区分参见上文。目前的资料提议通过饮食治疗将苯丙氨酸的浓度控制在<6mg/dl。治疗与典型的PKU相同。
四氢生物蝶呤缺乏也可以引起血浆苯丙氨酸水平的升高。四氢生物蝶呤缺乏是由于生物蝶呤合成障碍或由于缺乏二氢蝶呤还原酶,使二氢蝶呤转变为活性形式的四氢生物蝶呤减少。四氢生物蝶呤是合成多巴胺,5-羟色胺的辅助因子,这些神经递质的缺乏可导致神经症状。饮食治疗可以纠正异常的血浆苯丙氨酸水平,但是由于神经递质缺乏仍然存在,严重的神经退化也继续存在。除了饮食治疗,在出生早期开始用左旋多巴,碳化多巴,5-OH色氨酸以及四氢生物蝶呤替代治疗可能是有益的。
在酶促转氨基作用及其鉴定实验中,点样点直径不应大于2mm为什么
转氨基作用 指的是一种α-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一种α-酮酸上的过程。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一种途径。其实可以看成是氨基酸的氨基与α-酮酸的酮基进行了交换。
结果是生成了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和一种新的α-酮酸。反应由转氨酶和其辅基磷酸吡哆醛催化。磷酸吡哆醛是维生素B6的衍生物。人体内最重要的转氨酶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它们是肝炎诊断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293细胞的形态特点
上皮细胞
致瘤性 +
产物或抗原 大T抗原
染色体核型 亚三倍体人细胞系。染色体众数为64,30%的细胞有64 条染色体。4.2%的细胞染色体数目更多。多数细胞der⑴t(1;15) (q42;q13),der⒆t(3;19) (q12;q13),der⑿t(8;12) (q22;p13),还有四条标记染色体,有的细胞另有5条标记染色体。der⑴与M8 (or Xq+)常常成对出现。N17 与 N22各有四条。值得注意的是多数细胞有三条X染色体,两条Xq+,一条Xp+。 细胞名称 293 和 293T 种属 人 组织来源 形态特点 上皮细胞 致瘤性 + 产物或抗原 大T抗原 染色体核型 亚三倍体人细胞系。染色体众数为64,30%的细胞有64 条染色体。4.2%的细胞染色体数目更多。多数细胞der⑴t(1;15) (q42;q13),der⒆t(3;19) (q12;q13),der⑿t(8;12) (q22;p13),还有四条标记染色体,有的细胞另有5条标记染色体。der⑴与M8 (or Xq+)常常成对出现。N17 与 N22各有四条。值得注意的是多数细胞有三条X染色体,两条Xq+,一条Xp+。 生长特性 粘附 文献评价 293细胞系是原代人胚肾细胞转染5型腺病毒(Ad 5) DNA的永生化细胞。[RF32725]
表达转染的腺病毒5的基因。[RF32725]
早期报道认为此细胞含有Ad 5基因组左端和右端[RF32764],现已清楚仅含有左端序列。[RF50113]
此细胞系人腺病毒滴度高。
室温不贴壁,37℃几日后重新贴壁。
表达由整合素beta-1 亚基与玻基结合素受体 alpha-v 亚基组成的玻基结合素细胞表面受体. [RF33793]
The Ad5 insert was cloned and sequenced,and it was determined that a colinear seqment from nts 1 to 4344 is integrated into chromosome 19 (19q13.2). 传代 293:弃培养基,含0.25% 胰酶,0.03% EDTA 消化液洗涤,弃去,加1-2ml消化液室温或37℃消化。
加入新鲜培养基,吸出,分到新培养皿中。一传二至一传四。
293T:生长快,通常倍增时间不到一天。每3~4 天1:10至1:20稀释,5% CO2条件下培养。细胞贴壁疏松,可只用EDTA消化,不要用胰蛋白酶过度消化。 培养基更换 每2-3天一次 冻存液 95%培养基;5%,DMSO;culture medium 95%; DMSO,5%;50%培养液,10%DMSO, 40%血清。 培养条件 ATCC培养基:90%的MEM Eagle,加入2mM L-谷氨酰胺,1.5g/L碳酸氢钠,0.1 mM必需氨基酸,1.0 mM 丙酮酸钠;10%加热灭活的马血清
37℃培养
doctorcos氨基酸核糖睡眠面膜 怎么样
还行
改善细纹、美白、补水、收缩毛孔、修护肌肤、改善敏感、保湿、紧致皮肤
使用方法
把1-2mm面膜涂在面部、眼部及颈部位置,轻轻按摩15分钟,让肌肤瞬间吸收营养,无需清洗。
而且可以和BB霜、粉底一起使用,增加水分
标签: 2mM氨基酸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3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