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麦隆含氨基酸水溶肥料(香蕉的小知识)

肥料专卖网的在线论坛为农业从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肥料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分享与传播。大家好,我是肥料小助手,上述问题将由我为大家进行解答。

水榕生长常识

1.水榕的生长条件

1、照明 虽然低光照部份水榕仍能生长,但是充足的光线能让水草茁壮。

2、水质 水的硬度要稍高,因为在没有石灰质的软水中,会产生根部腐烂呈褐色的病症。硝酸盐含量要低。

因为藻类的产生源自于硝酸盐的沉积,以及鱼的排泄物沉积,因此要注意鱼只的数量及喂食量的多寡。

3、二氧化碳 水榕不添加二氧化碳也能生长,但是若要叶子茂盛茁壮,还是有添加二氧化碳的必要。

4、肥料 底床要有足够的底肥,液肥也需要,因为水榕的根部所吸收的养份占全部的70%,叶片占30%。

5、温度 适合生长的温度22~30℃。

2.如何种植水榕才快长大

要想种植好水榕首先得掌握水榕的生长环境及习性:

1、照明 虽然低光照部份水榕仍能生长,但是充足的光线能让水草茁壮。2、水质 水的硬度要高,因为在没有石灰质的软水中,会产生根部腐烂呈褐色的病症。硝酸盐含量要低。因为藻类的产生源自于硝酸盐的沉积,以及鱼的排泄物沉积,因此要注意鱼只的数量及喂食量的多寡。3、二氧化碳 水榕不添加二氧化碳也能生长,但是若要叶子茂盛茁壮,还是有添加二氧化碳的必要。4、肥料 底床要有足够的底肥,液肥也需要,因为水榕的根部所吸收的养份占全部的70%,叶片占30%。5、温度 适合生长的温度22~30℃。

水榕以喀麦隆为中心,分布在西非一带。水榕的栽培比起其他水草,可说是非常有韧性且易于栽植。但如果任意胡乱栽培,会慢慢出现根茎腐烂、矮小化的现象,最后导致枯萎。

要想水榕长势快,可以适当施点氮肥(尿素)为主的肥料。

3.水榕的生长条件

1、照明 虽然低光照部份水榕仍能生长,但是充足的光线能让水草茁壮。

2、水质 水的硬度要稍高,因为在没有石灰质的软水中,会产生根部腐烂呈褐色的病症。硝酸盐含量要低。

因为藻类的产生源自于硝酸盐的沉积,以及鱼的排泄物沉积,因此要注意鱼只的数量及喂食量的多寡。3、二氧化碳 水榕不添加二氧化碳也能生长,但是若要叶子茂盛茁壮,还是有添加二氧化碳的必要。

4、肥料 底床要有足够的底肥,液肥也需要,因为水榕的根部所吸收的养份占全部的70%,叶片占30%。5、温度 适合生长的温度22~30℃。

4.养水榕需要注意什么

水榕的种类是以喀麦隆为中心,分部在西非一带。水榕的栽培比起其他水草,可说是非常有韧性且易於栽植。但如果任意胡乱栽培,会慢慢出现根茎腐烂、矮小化的现象,最后导致枯萎。

1、照明 虽然低光照部份水榕仍能生长,但是充足的光线能让水草茁壮。

2、水质 水的硬度要高,因为在没有石灰质的软水中,会产生根部腐烂呈褐色的病症。硝酸盐含量要低。

因为藻类的产生源自於硝酸盐的沉积,以及鱼的排泄物沉积,因此要注意鱼只的数量及喂食量的多寡。

3、二氧化碳 水榕不添加二氧化碳也能生长,但是若要叶子茂盛茁壮,还是有添加二氧化碳的必要。

4、肥料 底床要有足够的底肥,液肥也需要,因为水榕的根部所吸收的养份占全部的70%,叶片占30%。

5、温度 适合生长的温度22~30℃。

6、造景 在造景上小榕的绝佳搭档-流木,选择流木时,应选造型美者,将小榕插入流木的间隙,或固定在流木上(不久就会长出细长的根毛附著在流木上)两者组合能有自然的印象。

5.水榕怎么种植栽培

水榕适合生长的环境温度在22-30摄氏度,不需要强光的照射,但是低光照仍有利于水溶的生长,而且需要保持充足的光线,这样才能保证水草茁壮成长。

另外,水榕对水质的硬度要求不较高,硝酸盐含量要低,因为藻类的产生源自于硝酸盐的沉积,以及鱼的排泄物沉积,因此要注意鱼只的数量及喂食量的多寡。而且在没有石灰质的软水中,会产生根部腐烂呈褐色的病症。

栽培水榕需要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可以促进其更好的生长。虽然水榕不添加二氧化碳也能生长,但要想其叶子茁壮茂盛,适量的二氧化碳还是必须的。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水榕的生长也需要肥料的补给。水榕的根部所吸收的养份占全部的70%,叶片占30%。所以,基础的底肥和营养的液肥它们都是需要的哦。

6.怎样种植水榕

水榕的栽培比起其它水草,可说是非常有韧性且易于栽植。

但如果任意胡乱栽培,会慢慢出现根茎腐烂、矮小化的现象,最后导致枯萎。 1.照明:虽然低光照部份水榕仍能生长,但是充足的光线能让水草茁壮。

2.水质:水的硬度要高,因为在没有石灰质的软水中,会产生根部腐烂呈褐色的病症。硝酸盐含量要低。

因为藻类的产生源自于硝酸盐的沉积,以及鱼的排泄物沉积,因此要注意鱼只的数量及喂食量的多寡。 3.二氧化碳:水榕不添加二氧化碳也能生长,但是若要叶子茂盛茁壮,还是有添加二氧化碳的必要。

4.肥料:底床要有足够的底肥,液肥也需要,因为水榕的根部所吸收的养份占全部的70%,叶片占30%。 5.温度:适合生长的温度22~30℃。

6.造景:在造景上小榕的绝佳搭档是流木,选择流木时,应选造型美的,将小榕插入流木的间隙,或固定在流木上(不久就会长出细长的根毛附着在流木上)两者组合能有自然的印象。 7.常见品种:小榕、大榕、三角榕、刚榕…等。

水草的养分吸收 一般的植物吸收养分大多是藉由根部吸收。而水草的养分吸收,除了由根部吸收外,叶片也可吸收养分[除了少数水草外]。

由于水草吸收养分的型态—是根部与叶面的双向吸收,因此在添加肥料时,也分为: 1、根部吸收:基肥——提供水草根部养分,铺设在水草缸底床的肥料。追肥——作为局部加强肥效,或追加肥料之用,使用于重点水草根部的添加。

2、叶面吸收:液肥—为液态的肥料,添加在水草缸水中,以利于水草叶面养分的吸收。基肥的用途基肥是铺设在底床底砂下面,主要是提供水草根部的养分,以利水草生存成长之需市面上常见分为两类, a、天然基肥:肥效持久,易为水草吸收。

b、化学基肥:效果快,但肥效时间较短,使用不慎易导致肥伤。基肥的比较一般基肥可分为两类: 1、化学基肥:目前市售的水草专用基肥,多为化学制品,效果快,有效期限短,约为三个月,底床无自然生态。

2、天然基肥:在制作上采取无污染的原始林地之肥沃土壤,并保有有益微生物及各种元素的基肥,肥效持久,有益于底床的生态。 使用不佳的基肥有何影响不佳基肥使用后最担心会有底砂发黑变臭的现象产生,此会导致水草根部腐烂,若无此现象尚可维持目前你所使用的方式处理。

往后如果有要翻缸或另置新缸,建议改用优质天然基肥。液肥的用途水草除了根部吸收养分外,多数水草也可由叶子吸收养分,因此在缸水中要添加液体的肥料,提供水草的生存成长需求。

液肥的添加时机水草液肥的添加以开灯后一小时后添加为佳。以水草行光合作用茂盛时添加最佳。

水草在白天吸收养分,以光和二氧化碳行光合成作用,晚上虽也会行光合成作用(逆向光合成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但是很少量,吸收的养分也很少,且养分在熄灯后添加未被水草吸收时会因接触氧气而氧化。尤其铁质在添加后很快就氧化了,添加时机的掌握更加重要。

追肥的使用时机下列几点追肥的使用时机: 1.对于局部水草加强养分时的添加,一般使用于根部吸收强的水草如:阳性水草、球茎类水草等,目的为使其生长更良好而使用。 2.基肥肥效不足时,对水草根部的养分追加。

追肥的添加方法在使用追肥时,正确的添加才可以使水草有效的吸收与利用。在添加时,应插在选定水草的展开叶端与茎的中间插入。

7.养水榕需要注意什么

水榕的种类是以喀麦隆为中心,分部在西非一带。

水榕的栽培比起其他水草,可说是非常有韧性且易於栽植。但如果任意胡乱栽培,会慢慢出现根茎腐烂、矮小化的现象,最后导致枯萎。

1、照明 虽然低光照部份水榕仍能生长,但是充足的光线能让水草茁壮。 2、水质 水的硬度要高,因为在没有石灰质的软水中,会产生根部腐烂呈褐色的病症。

硝酸盐含量要低。 因为藻类的产生源自於硝酸盐的沉积,以及鱼的排泄物沉积,因此要注意鱼只的数量及喂食量的多寡。

3、二氧化碳 水榕不添加二氧化碳也能生长,但是若要叶子茂盛茁壮,还是有添加二氧化碳的必要。 4、肥料 底床要有足够的底肥,液肥也需要,因为水榕的根部所吸收的养份占全部的70%,叶片占30%。

5、温度 适合生长的温度22~30℃。 6、造景 在造景上小榕的绝佳搭档-流木,选择流木时,应选造型美者,将小榕插入流木的间隙,或固定在流木上(不久就会长出细长的根毛附著在流木上)两者组合能有自然的印象。

8.水榕怎么种植栽培

水榕适合生长的环境温度在22-30摄氏度,不需要强光的照射,但是低光照仍有利于水溶的生长,而且需要保持充足的光线,这样才能保证水草茁壮成长。

另外,水榕对水质的硬度要求不较高,硝酸盐含量要低,因为藻类的产生源自于硝酸盐的沉积,以及鱼的排泄物沉积,因此要注意鱼只的数量及喂食量的多寡。而且在没有石灰质的软水中,会产生根部腐烂呈褐色的病症。

栽培水榕需要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可以促进其更好的生长。虽然水榕不添加二氧化碳也能生长,但要想其叶子茁壮茂盛,适量的二氧化碳还是必须的。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水榕的生长也需要肥料的补给。水榕的根部所吸收的养份占全部的70%,叶片占30%。

所以,基础的底肥和营养的液肥它们都是需要的哦。

香蕉和芭蕉的区别

一、外形

香蕉外形弯曲像月牙,果皮有5~6个棱;芭蕉的两端较细,中间略粗,一面略平一面略弯,呈“圆缺状”,果皮只有3个棱;香蕉香甜细软,芭蕉的味道甜但回味带酸。

1、香蕉

2、芭蕉

二、生长环境

水榕怎样繁殖?可以一分为二吗?

其繁殖为从底部生长出新的小嫩芽,然后生长达到繁殖的目的。可以人为将其一分为二。

香蕉的小知识

1. 有关香蕉的知识

香蕉

来自 维客

香蕉

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多年生常绿草本 又名芭蕉 牙蕉 重要的热带果树。原产东南亚 包括中国南部 和印度 汉杨孚著 南裔异物志 公元63~83 中即有记载 早在1500年 中国南方已普遍作商品栽培 b目前以台湾 广东 福建 广西 云南等省 自治区 栽培最多 20世纪以来 南北纬30°以下热带 亚热带地区已有104个国家和地区生产香蕉 成为仅次于葡萄 柑橘的大宗水果 以巴西 印度 印尼 菲律宾 厄瓜多尔 泰国为主要产地 墨西哥 哥伦比 洪都拉斯 哥斯达黎加 巴拿马等国出口也多 年产均在100万吨以上

形态和种类 通常所见的香蕉茎干是黄绿色带有紫褐色斑纹的假茎 一般栽培种高2~5 叶片长约70~130厘米 宽30~50厘米 先端圆钝 叶柄粗短 有叶翼 叶柄基部对称而斜向上 幼叶初抽出时带有紫斑 穗状花序顶生 花淡黄带绿 也有紫色 赤褐色 果梗下垂 小果弯曲 横断面呈五棱形 果皮薄 黄绿 果肉黄白色有浓郁香味 地下茎长出的吸芽 多呈紫绿色 现今的栽培种类大多为原始野生种尖叶蕉 M acuminata 和长梗蕉 M.balbisiana 的杂交后代或经演化而成 多数是三倍体 分类比较复杂 但由于长期采用无性繁 品种数量较少 全世界估计约300个左右的栽培品种 亚洲约有130个 其中40个由体细胞变异而成 中国南方的主要品种有 大种高把 大种短把 齐尾 顿地雷 短香蕉 油蕉 北蕉 天宝蕉 仙人蕉 河口香蕉 等。

此外 生食蕉的栽培种还有大蕉和粉蕉两大类 大蕉植株较高大 假茎绿色叶长而大且较厚 先端尖 基部近心脏形 叶柄较长而无叶翼 果较大 身稍直 果皮厚而韧,肉色杏黄柔软无香气;偶有种子;有高型和矮型两个品系,矮型抗风、抗寒、产量较高。粉蕉假茎植株高而细,淡黄绿色带有紫红色斑;叶狭长而薄,基部左右不对称,叶鞘被白粉;果形较短,横断面为圆形,果皮薄而易裂,肉乳白色,软滑清甜。

生物学特性 香蕉的根系是由地下球茎抽生出的细长肉质不定根,通常2~4条并生,伸展宽度可达1~3米,深可达1米以上;由于根点多滋生于球茎上部,故多水平根。球茎上还着生芽眼,长出吸芽,早期依靠母株供应养分,形成球茎和根系后即成为独立植株。球茎向上伸长的假茎由覆瓦状的叶鞘重叠紧压而成。植株转入花芽形成阶段后,由地下茎的顶生分生组织迅速成长的真茎从假茎中心伸出。大小叶长出30片左右即抽蕾,呈现花序的基部是能结果的雌花,前端是雄花,中性花在中间。香蕉周年可结果。夏秋高温多湿季节从现蕾至收获仅90天左右;而冬春低温干燥季节则要150~180天才能收获。生长最适温度为24~32℃,10~12℃时生长不良,3 ℃时叶片严重冻伤。大蕉和粉蕉较香蕉稍耐寒;由于叶片大,蒸发量大,根浅生,要求有充足水分,但又忌积水。

栽培管理 香蕉用吸芽繁殖。如需大量繁殖种苗,则可用球茎切块育苗。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栽种于能避风、阳光充足、有水源的地方为宜。春植、秋植均可。亩植株数90~110株,矮生种可增加至150株。空旷透光的蕉园部分植穴可留双芽,以增加抽蕾数。肥水充足产区,还可采用2年收3次留芽法,错开收蕉时间,以增加产量。香蕉速生高产,需肥量大;要充分满足花芽分化前的营养需要,以增加小果梳数。宿根蕉以施过冬肥(10~11月)和促花肥(4~5月)为重点,花期再追施薄肥。需钾肥较多。大蕉、粉蕉的施肥次数和数量可略少。对球茎四周抽生的吸芽一般只留一芽继代结果,其余要及早除去,以免延迟花期、降低产量。抽蕾后期常疏除不能结果的花蕾,以减少养分消耗。蕉果达七八成熟度时即可采收,经催熟后食用,过熟不利贮运。在有台风袭击的地区植后要立柱缚固防风,冬春用薄膜盖顶或包扎果轴。香蕉束顶病在中国为害较重,虫害有香蕉象虫和香蕉卷叶蛾等。

用途 香蕉果实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多糖分,并富含钾和维生素A、C。可鲜食,也可炸食或用以做馅饼和布丁等。

2. 谁能告诉我有关香蕉的所有知识

我帮你分一下类别。

有关香蕉的基本知识 香蕉属于芭蕉科、芭蕉属、真蕉亚属。香蕉其实是食用蕉(甘蕉)的俗称。

事实上食用蕉包括有两个类型:一是鲜食蕉,二是煮食蕉。鲜食蕉又包括香蕉、大蕉、粉蕉和龙牙蕉4个类型。

因香蕉(香牙蕉)类型栽培广泛,经济效益好,故常以香蕉作为食用蕉的总称。 香蕉起源于亚洲东南部,即东南亚、马来西亚一带及中国。

中国的云南、广东、海南、福建及 *** 的东南部均发现有野生香蕉的分布。香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远在3000~4000多年前已被发现并在4000多年前希腊已有文字的记载。

目前香蕉已迅速在世界各地发展,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半球南北纬30°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在北纬30°以外。全世界栽培香蕉的国家和地区达120个,其中主产区为中南美洲和亚洲。

香蕉的水分低、热量高,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胶质及丰富的碳水化合物(高达20%以上)、维生素A、B、B6、C、E、P及矿物质钙、磷、铁、镁、钾等,其中钾的成份为百果之冠,镁的成份亦高,并被证实有防癌之功。 香蕉性寒、无毒、甘甜柔滑,果肉、果皮、花、根皆可入药,能去热毒、润肺、止渴、清肠、降血压、通血脉、补血、止咳等,可用于防治便秘、胃溃疡、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疖肿疙瘩、皮肤病、动脉硬化、冠心病、咳嗽、支气管炎、唇干舌燥等,并可稳定情绪、使心情愉快。

香蕉的种植管理 栽培香蕉是以吸芽无性繁殖的方式繁衍后代。大田生产香蕉,过去多用吸芽繁殖和地下球茎切块繁殖育苗,繁殖率有所提高,但仍满足不了需要,且易带病虫害。

目前这两种常规繁育方式仅有少数地方采用。 1、地下茎切块繁殖 采用地下茎切块育苗一般在11-12月间,将地下茎挖出来,大的可切成7-8块,小的切成两块,每块留一壮芽(图2),块重120克以上,切口涂上草木灰,按株行距15厘米*15厘米的规格,芽眼朝上,平放在畦面上,盖一层薄土,然后再盖些稻草。

翌年1-2月,待蕉苗高40-50厘米时,即可控苗定植。此法育出的种苗可与同期定值的吸芽同时开花结果,产量无差异。

但要注意选择无病健壮的母株,否则很难避免速顶病传播。 2、吸芽繁殖 采用3-4月出土、苗高40-50厘米的剑芽和褛衣芽进行分株繁殖。

剑芽,即当年春、夏季萌发的芽,形似竹笋,叶片细小如剑,此芽定植先长叶,后长根,苗龄幼小。褛衣芽又称过冬芽,是前年秋末从地下茎较低部位萌发的芽,由于冬后叶片干枯下垂,形似破衣衫,故而得名。

此芽定植后是先长根,后长叶,生长迅速,结果较早。分株时要用特制的长柄利铲,从吸芽是母株相连处割离,尽量少伤母株地下茎部(图3)。

吸芽必须带有本身的地下茎,定植后易于成活,切口最好涂以草木灰,并晾干后进行定植。不能选择生长细弱的母株或收果后残株地下茎抽发出的大叶芽,此苗长势弱,结果迟,用其吸芽繁殖容易发生束顶病。

为了减少蕉苗带来的病虫害,蕉苗必须消费处理。方法是:采用石灰少量式波尔多液 (硫酸铜0.5千克,生石灰0.175千克,加水50千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以消灭炭疽病和叶班病病菌,可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消灭带毒蚜虫,预防束顶病的发生。

(1)香蕉的施肥量 据国外研究,香牙蕉每株一年需要氮150.5克,磷40.7克,钾561克。但植株只能吸收肥料的一部分,其中氮占施肥量的50%(也有称仅1/4),钾占施肥量的50%,磷仅占施肥量的20%~30%,即是说,施用的氮、磷、钾肥料有50%~80%流失或被土壤固定。

因此,施肥量应包括植株的吸收量和流失或被固定两项的总的。而要确定本园合理的施肥量,还得考虑本地的气候条件。

本园的土壤结构与肥力,以及水的供应状况,生产目标(即单位面积产量、单造蕉或多造蕉栽培、新植或宿根)、种植密度、品种类型、管理水平等因素。例如,海南省要比广西少施点肥,土壤缺钾的要多施钾肥,要高产优质的施肥水平必须比一般生产的高,打穴深施的比撒施的要少些,等等。

在广东珠江三角洲蕉园。产量要达到每公顷30000~45000千克(亩产2000~3000公斤)时,要求每株一年施肥量氮518~823克,磷186~297克,钾750~1185克。

为了使施肥科学合理,即既满足香蕉生长发育的需要和生产目标的要求,又不致多施浪费肥料,最好是进行香蕉叶片营养分析和土壤养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指导施肥,按其缺乏量多少,合理补充不足的部分。 (2)香蕉的肥料三要素配比 肥料中氮、磷、钾三要素配比不同会影响香蕉对氮、磷、钾的吸收与生长发育。

笔者综合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近年的香蕉配方施肥经验,认为要获得施肥效果良好,氮、磷、钾三要素配比范围应是1:0.2~0.5:1.1~2.0要确定香蕉氮、磷、钾三要素的合理配比,还应做到以下两点: ①必须根据本园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尤其是钾的含量不同而不同,氮、磷、钾的配比;土壤含钾十分丰富(交换性钾达0.06%以上)的应为1:0.3:0.5,含钾较丰富(交换性钾0.025%~0.059%)的应为1:0.3:1,含钾中等(交换性钾0.015%~0.0249%)的应为1:0.3:1.1~1.3,含钾偏低(交换性钾0。.。

3. 关于蔬菜水果类的小常识

1、纤维有益美肤

水果的纤维质为果胶物质,有益排便;纤维成分另外还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功能。因为水果可以增加人体的排泄和代谢,因此有益瘦身。

2、维生素让人美丽

水果主要供给的营养素是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C和维生素A最为重要,水果的维生素C不像烹煮蔬菜时会大量流失,因此是维生素C的天然补充食品。维生素C能延缓老化,是美容不可缺乏的营养素。

3、多吃水果有益健康

水果中含有天然色素,能有效预防癌症,而含有β胡萝卜素的部分水果,在吃进人体内会转变成维生素A,可以防止细胞遭受自由基的伤害。另外,在柑橘类水果中的抗癌物质——类生物黄碱素,可以帮助脂溶性致癌物质转化为水溶性,有利排出体外。

4、水果能帮助塑身

丰富维生素C的水果能促进身体的代谢,是想减重者可以多补充的水果。番石榴、葡萄、柑橘、柳丁、葡萄柚、柠檬等都能够为身体的代谢增添活力,所以也要适量摄取。

(二)吃水果误区:

以为空腹吃水果能助消化

苹果、橘子、葡萄、桃子、梨等水果中含有大量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会 *** 胃壁的黏膜,对胃部健康非常不利。尤其是儿童,饭前空腹吃水果,还会影响正餐的质量。时间一长,不是缺这个营养素,就是缺那个营养,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

以为水果能当饭吃

许多白领女性认为正餐光吃水果,不但可以减肥,还可以起到养颜美容的作用,一举两得。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久而久之,不但会造成毛发干燥断裂、皮肤失去光泽,还可能经常感冒,出现贫血、锌缺乏、工作或学习障碍。正餐光吃水果,不论过与不及,都无法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脂肪及钙、铁、锌等微量营养素。因为水果中并不含有这些营养素或含量甚微。水果的水分占80%,以葡萄糖、果糖、蔗糖为主的糖类占10%。因此,水果不可当饭吃,应以正餐为主,水果为辅。

以为吃水果多多益善

在营养学里,无论什么营养素、什么食物,都要讲究一个“度”。国外研究表明,食用过多的果糖会使人体缺铜,导致血液血胆固醇增高,引起冠心病。含糖较高的水果有苹果、梨、柑橘、柿子、西瓜、桃等。所以,吃水果过多也有害于身体健康。从中医食疗角度来讲也是这样:比如说苹果,性凉,含钾较多,吃多了会引起腹胀。因此,脾胃虚寒、溃疡病人不宜多吃。葡萄性味甘、酸,食用过量容易引起内热、泄泻等症,脾胃虚弱者更不宜多食。桃子、橘子性温辛、酸甘,多吃会令人生热上火,尤其是未成熟的桃子更不能多吃,否则,会腹中膨胀,生疖痛。香蕉性寒,脾胃虚、胃痛和腹泻、胃酸过多者不能多吃。

4. 香蕉的介绍(要详细)

英文名: banana; 拉丁学名:Musa paradisiaca 马来语:pisang 别名: 甘蕉、芎蕉 科 属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 姜目 Zingiberales 科: 芭蕉科 Musaceae 属: 芭蕉属 Musa 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植物,又指其果实,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热带地区广泛栽培食用。

香蕉味香、富於营养,终年可收获,在温带地区也很受重视。植株为大型草本,从根状茎发出,由叶鞘下部形成高3~6公尺(10~20呎)的假杆;叶长圆形至椭圆形,有的长达3~3.5公尺(10~11.5呎),宽65公分(26吋),10~20枚簇生茎顶。

穗状花序大,由假杆顶端抽出,花多数,淡黄色;果序弯垂,结果10~20串,约50~150个。植株结果后枯死,由根状茎长出的吸根继续繁殖,每一根株可活多年。

破土而出的较弱根出条被修剪去除,留下较强壮的生长成能结果的植株。栽培品种数百个,世界各地因同品种异名而出现一些混乱。

食用香蕉的记载很早就见于希腊文、拉丁文和 *** 文著作。也许最重要的种类就是普通香蕉(M. sapientum, 圣者香蕉),该种有多个品种,最常种的是「大米歇尔」 (Gros Michel)。

食用香蕉的记载很早就见於希腊文、拉丁文和 *** 文著作。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印度时就见过香蕉。

发现美洲后,香蕉从加那利群岛引入新大陆,先在伊斯帕尼奥拉(Hispaniola)岛栽培,不久扩展到其他岛屿和大陆。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在许多地区成为主食。

19世纪香蕉出现於美国的市场上。 香蕉喜湿热气候,在土层深、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长旺盛。

在类似牙买加南部的半干旱地区灌溉栽培也已成功。可用吸根和假鳞茎分株栽培;第一次收获需10~15个月,之后几乎连续采收。

香蕉—层层开花,层层结果. 需要频繁修剪以除去生长过多的新株,预防植株的拥挤。商业上理想的香蕉每束至少9串,重22~65公斤(49~143磅)。

1公顷土地年产300多束,成熟果实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22%,主要是糖分;含丰富的钾及维生素A、C,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低。含水分75%。

香蕉可鲜食,也可炸食或捣碎做馅饼或布丁。也可用於松饼、糕点、面包的调味。

大蕉是烹食品种,与其他香蕉不同之处是成熟果主要含淀粉而不甜,在热带广泛栽培食用并外销於大城市。美国进口香蕉最多,其次是英国及西欧国家。

香蕉一般不到成熟就采收,即使在产地销售也是如此。供出口的香蕉,采收前的成熟度取决於市场的距离和运输方式。

运达后用乙烯催熟。出口国与北美和欧洲的消费地之间有专用冷藏船运输。

世界主要生产基地有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巴拿马、多米尼加共和国、瓜德罗普(Guadeloupe)、牙买加和马提尼克(Martinique),南美的巴西、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非洲的加那利群岛、埃塞俄比亚、喀麦隆、几内亚和尼日利亚,中国的台湾岛、海南岛。 香蕉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实。

原产亚洲东南部,我国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也均有栽培,以台湾、广东最多。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经处理脱涩后,洗净鲜用。

我国栽培的有甘蕉,粉蕉两个品种。甘蕉果形短而稍圆,粉蕉果形小而微弯。

其果肉香甜,除供生食外,还可制作多种加工品。 香蕉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欧洲人因它能解除忧郁而称它为“快乐水果”,而且香蕉还是女孩子们钟爱的减肥佳果。

香蕉又被称为“智慧之果”,传说是因为佛祖释迦牟尼吃了香蕉而获得智慧。香蕉营养高、热量低,含有称为“智慧之盐”的磷,又有丰富的蛋白质、糖、钾、维生素A和C,同时膳食纤维也多,是相当好的营养食品。

[编辑本段]营养分析 香蕉几乎含有所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一根净重约100克左右的香蕉的卡路里仅约87千卡,大约相当是一餐白饭(150克-220千卡)的一半或以下而已。

香蕉含有相当多的钾(一条中等大小的香蕉含有451mg的钾)和镁。钾能防止血压上升及肌肉痉挛,而镁则具有消除疲劳的效果。

香蕉也是一种天然的制酸剂。由于香蕉对消化、吸收相当好,因此从小孩、到老年人,都能安心地食用,并补给均衡的营养。

[编辑本段]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尤其适合口干烦躁、咽干喉痛者,大便干燥、痔疮、大便带血者,上消化道溃疡者,饮酒过量而宿醉未解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者; 2. 脾胃虚寒、便溏腹泻者不宜多食、生食,急慢性肾炎及肾功能不全者忌食。 没熟透的香蕉会加重便秘 一般人都有这样的常识,香蕉是润肠的,大便不好的时候吃香蕉就能润肠通便。

其实并非所有的香蕉都具有润肠作用,只有熟透的香蕉才能有上述功能,如果多吃了生的香蕉不仅不能通便,反而会加重便秘。因为,没有熟透的香蕉含较多鞣酸,对消化道有收敛作用,会抑制胃肠液分泌并抑制胃肠蠕动。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卫飞博士表示,香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很大一部分不会被消化和吸收,但能令粪便的容积量增大,并促进肠蠕动。同时,香蕉的含糖量超过15%,且含在大量水溶性的植物纤维,能引起高渗性的胃肠液分泌,从而将水分。

5. 香蕉有哪些食疗作用

食疗作用 香蕉味甘、性寒,入肺、大肠经; 具有清热,生津止渴,润肺滑肠的功效; 主治温热病、口烦渴、大便秘结、痔疮出血等症。

没熟透的香蕉会加重便秘 一般人都有这样的常识,香蕉是润肠的,大便不好的时候吃香蕉就能润肠通便。其实并非所有的香蕉都具有润肠作用,只有熟透的香蕉才能有上述功能,如果多吃了生的香蕉不仅不能通便,反而会加重便秘。

因为,没有熟透的香蕉含较多鞣酸,对消化道有收敛作用,会抑制胃肠液分泌并抑制胃肠蠕动。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卫飞博士表示,香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很大一部分不会被消化和吸收,但能令粪便的容积量增大,并促进肠蠕动。

同时,香蕉的含糖量超过15%,且含在大量水溶性的植物纤维,能引起高渗性的胃肠液分泌,从而将水分吸附到固体部分,使粪便变软而易排出。 不过,这些作用只是熟透的香蕉才具有的,生香蕉可能会起相反作用。

除了那些青绿色的香蕉不熟外,有的香蕉外表很黄,但吃起来却肉质发硬,甚至有些发涩。这样的香蕉也没有熟透,它含有较多的鞣酸,鞣酸相当于 *** 造影中使用的钡剂,比较难溶,且对于消化道有收敛作用,会抑制胃肠液分泌并抑制其蠕动,如摄入过多就会引起便秘或加重便秘病情。

所以,如果香蕉没有熟透,是不能用于润肠通便的。

有机成因的物质基础

( 一) 沉积有机质

1. 物质组成和来源

有机说的核心是指油气起源于有机质即生物物质。通过沉积作用进入沉积物中并被埋藏下来的那部分有机质叫沉积有机质。概括地说,沉积有机质的生物物质最重要的是浮游植物、细菌和高等植物。

地史上,从前寒武纪到泥盆纪,沉积有机质的惟一来源是海洋浮游植物(藻类)和细菌,在泥盆纪以后,高等植物也开始重要起来。尤其是在成煤方面起特别重要的作用。但就对沉积有机质的贡献而言,高等植物远不及海洋浮游植物和细菌。这主要基于下列原因:①地史上高等植物的出现明显晚于浮游植物;②无论在现今或地史上,海域面积明显大于陆地;③浮游植物和细菌具有高得多的产率。因此,海洋浮游植物和细菌提供的沉积有机质的总量要比陆生高等植物大得多。以植物为例,现今陆地上年产量不及总产量的1/7。

浮游植物是食物链的基础,在浮游植物高产率的地区,浮游动物明显增高,异养细菌也很丰富。在潮湿的高等植物繁盛的陆地环境,也可造成大量的细菌生长和活动。因此,从数量上看,沉积有机质的生物物质最重要的是浮游植物、细菌和高等植物。浮游动物(如有孔虫、放射虫)和底栖生物也有一定意义,而高等动物(如鱼类)是微不足道的。

从生物物质的发源地来说,沉积有机质一方面来源于水盆地本身的所谓原地有机质,这是普遍存在的部分,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另一方面来自河流和径流从周围陆地携来的异地有机质,包括再沉积的有机质。

2.化学组成

人们普遍认为,沉积有机质组成和结构与现代有机体相当。沉积有机质源于生命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其生物化学组成除水以外,主要由油脂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木质素等4类生物化学聚合物组成。其组成和分布特征如下。

(1)脂类

狭义的理解主要是指动植物的油脂,广义的理解则泛指所有不溶于水但溶于脂溶剂(如乙醚、氯仿、苯等)的脂状物质,既包括油脂,也包括固醇类、萜类、烃类和色素等。

最普通的脂类就是油脂。油脂是动植物的重要组成。动物油脂常呈固态和半固态,称为脂肪;植物油脂常呈液态,称为油。油脂易水解成脂肪酸和醇,所以地质体中并不存在它们的原型,也正如不存在蛋白质等生物聚合物一样。有人采用类脂(Lipoid)一词作为广义的脂类同义语,而把脂类(Lipid)视为前者的一部分。它们的共同特性是不溶于水,但溶于低极性的有机溶剂(氯仿、四氯化碳、乙醚和苯等)。

表5-2 天然有机质与石油的平均元素组成

(2)碳水化合物

亦称糖类,是植物的主要组成,包括有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动物中也有(如无脊椎动物的几丁质),但数量较少。碳水化合物的通式可写成Cn(H2O)m,呈单糖或单糖的聚合体而存在。作为成油母质,碳水化合物以其数量之丰富而引人注意。有些实验还证明,碳水化合物被氢还原后可以得到烃类。但是另一方面,碳水化合物大多容易被喜氧菌所消耗或者被分解成水溶物质,因而难以保存下来,这就严重贬低了它的价值。其中,纤维素较为稳定,是煤的重要母质之一。

(3)蛋白质

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成分,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可占动物干重的50%以上。蛋白质是不同氨基酸的聚合物。氨基酸是一种羧酸,但其一个氢原子已被NH4所取代。由此可见,蛋白质只要经过去羧基和去氨基后便可形成烃类。实验室中曾从丙氨酸等十一种氨基酸中获得到C1~C5七种烷烃异构体。另外,从苯丙氨酸中还可获得乙苯。蛋白质是生物体中氮的主要载体,氮约占蛋白质重量的16%。所以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可能与之有关。蛋白质容易受喜氧细菌的破坏,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不利保存。

(4)木质素

仅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具有比纤维素还强的抗腐蚀能力,还有丰富的芳环结构。它们都是成煤的重要母质,也可生成天然气。有的研究者认为石油中的某些芳烃和沥青烯或许与之有成因联系。

各种生物所含的生物化学组分是不同的,因而其成矿意义也有差异。一般情况下,植物主要含碳水化合物而动物主要含蛋白质。脂类在生物体中的含量变化较大,一般在动物、低等植物以及高等植物的某些组织中有较丰富的含量。高等植物富含木质素和纤维素,主要对成煤有重要意义。

3.形成过程

生物物质产生油气,必然要经历极其深刻的转化。而这个转化就是从生物有机质进入到沉积有机质时开始的。沉积有机质是随无机质点一起沉积并保存下来的生物残留物质。其中既包括生物的遗体,也包括生物生命过程中的排泄物和分泌物。生物死后其遗体将受到化学分解和细菌分解,大部分成为气态或水溶成分而逸散;还有些要受到生物的吞食。所以,真正能进入沉积物中去的只是一小部分。

进入到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一部分是生物物质中的稳定成分,它们清晰地甚至完全地保存了原有物的生物化学结构,如胞粉、几丁质、树脂、蜡质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它们将作为化石被沉积有机质继承;更主要的部分则是新生成的复杂分子,它们在生物体中找不到对应物。

4.丰度和分布

沉积有机质的丰度用有机碳含量来表示。由于碳元素在有机质乃至有机矿产中含量最多,也最稳定,通常采用有机碳乘以系数1.6和1.22的方法分别代表现代和古代沉积中的有机质含量,因为有机质的类型和演化阶段不同,通常此系数很难取准。沉积有机质形成过程中逐渐有一部分将转化为气态物质、可溶物质或流动物质,进而脱离母岩,因此,从岩石中测出的有机碳含量是残余的有机碳含量。

沉积岩中有机质丰度变化很大,可由几乎均质堆积的有机矿层到几乎不含有机质的红层沉积。98%以上的沉积有机质呈分散状态,含量一般小于10%,暗色泥岩中以0.8%~2%为最多。据Hunt(1962)对世界各地60个沉积盆地、200个地层单元的1000多块岩样的分析统计,有机碳平均含量:泥质岩为2.1%,碳酸盐岩为0.29%,砂岩为0.05%。另据Weeks(1958)估算,沉积岩,总体积约为12288×104km3,其中页岩占50%,碳酸岩占16%,砂岩占34%,据此,Dickins算出沉积岩中有机碳总量为3.8×1015t(Welte估算为6.4×1015t,Hunt估算为1.3×1016t),其中3.6×1015t为页岩所拥有,约占有机质总量的95%以上。这说明绝大部分沉积有机质呈分散状态与泥质沉积物相伴生。而作为有机质集中出现的煤和石油有机碳总量各为6×1012t和0.2×1012t,分别仅占沉积有机质总量的1/630和1/19000。

沉积岩中有机质分布的另一特点是,在不同地质时代是不均衡分布的(图5-1)。就世界范围来看,在三叠纪和志留纪有2个低峰,这可能与全球性气候变冷或大规模海退有关。值得提到的是这2个时代的地层也正是含油气最少的。

碳酸盐岩的有机碳含量随其不溶残渣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不溶残渣常为粘土,由图5-2可看出有机质常与泥质成分相共生,代表有机质含量高的大圆点集中在灰质泥区。

图5-1 地史中有机碳的丰度(据Tissot,1973)

图5-2 碳酸盐岩有机质含量与灰泥质的关系(据Hunt,1979)

不同沉积环境或者不同岩性岩相条件下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含量差别很大。据Hunt(1972)统计(表5-3),大洋沉积物有机质含量普遍贫乏,大陆及其边缘海则是有机质赋存的主要场所,尤以泥质沉积最为丰富。

表5-3 沉积物中的有机碳

沉积有机质的分布是相当广泛的,但其丰度又是极不均衡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下列4个方面。

1)生物物质的产量:主要取决于阳光、温度、湿度、含盐度和营养。在海洋,温湿带的浅海区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营养条件,集中了海洋生物的绝大部分;在大陆以湿热带最重要。

2)原始有机质的保存条件:指生物死亡后的沉降、沉积和埋藏过程中的氧化还原条件。在大陆地表通氧条件下,生物遗体大部分因受到氧化和微生物降解转变为CO2和H2O而遭破坏,只剩下骨路、孢粉、树脂、蜡质、纤维素和本质素等抗腐成分。水下情况较为复杂,一般在浅水及深水上层,由于光合作用和大气的入侵,常为氧化环境。光线的透入深度与水体浑浊度有关,其在开阔海约为200m,沿岸海约为50m,潟湖仅为数米。而大气入侵深度又与波浪作用有关,有效浪底深度一般为波长的1/2。因此,氧化还原界面的具体位置视情况不同可在水体的某个深度上,也可在沉积物顶面以下某个深度上。值得一提的是,有机分解过程中要消耗氧,所以只要有机质补给速度超过氧的补给速度,就可出现还原环境。

3)沉降、沉积速率: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有机、无机质点的绝对沉降速率,沉降、沉积越快,有机质保存下来的越多;二是有机、无机质点的相对沉降速率,若无机物沉积速率快或供给量大,将会稀释有机质。只有在长期持续下沉过程中伴随适当的升降,沉降速率与沉积速率相近或前者稍大时,才能持久保持还原环境。在这种条件下,不仅可以长期保持适于生物大量繁殖和有机质免遭氧化的有利水体深度,保证丰富的原始有机质沉积下来;而且可以造成沉积厚度大、埋藏深度大、地温梯度大,生、储集层频繁相间广泛接触,有助于原始有机质迅速向油气转化并广泛排烃的优越环境。

4)沉积物的粒度:Trask(1932)首先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发现粒径<5μm的粘土有机质含量是5~50μm粉砂的2倍,是50~250μm细砂的4倍。Corskaya(1950)对近代沉积的研究发现,砂的有机质含量为0.77%,粉砂为1.2%,粘土为1.8%。国内学者罗斌杰等(1981)对我国青海湖的调查发现,低能带淤泥中的有机碳平均含量比高能带的砂和粉砂高出1倍以上。类似的调查还有许多,尽管地点不同,结果也有出入,但都说明粒度越细所含有机质越多,原因是:①从沉积分异角度看,呈胶体或悬浮态的有机质点同粘土质点有很大的一致性,可同步降落;②粘土比表面积大,吸附有机质的能力较强;③形成泥质沉积的环境往往具有有利的保存条件。

(二)干酪根

沉积物(岩)中的沉积有机质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及化学变化,通过腐泥化及腐殖化过程形成干酪根,成为生成大量石油及天然气的先驱。古代沉积岩中的原始物质主要以干酪根形式存在,并部分为可溶烃类和沥青(图5-3)。

1.干酪根的概念和物质组成

干酪根(Kerogen)最初是指苏格兰油页岩中蒸馏出的油状物质,后转意为油母质、有机质,并加以限定。现今干酪根的定义为: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Hunt,1979)。而沉积物中未固结的有机质以腐殖酸为主,它是沉积岩中干酪根的前身。

干酪根是有机碳存在的最重要的形式,占沉积岩中分散有机质总量的80%~90%,甚至更高。其余可溶于有机溶剂的部分叫沥青,通常指氯仿抽提物,包括烃类、胶质和沥青质。抽提时温度常低于80℃。亨特认为80%~95%的石油烃是由干酪根转化而成。杜朗(Duran,1980)估计在沉积岩中,干酪根总量约比化石燃料资源总量大1000倍(图5-4)。

图5-3 古代沉积物中的分散有机质组分

图5-4 干酪根数量与化石燃料最大资源的比较(据Duran,1980)

岩石中的干酪根是最重要的成烃母质,以巴黎盆地的典型研究看 ( 图 5 -5) ,随着埋深加大和地温升高,有机质中的干酪根含量不断下降,而烃类、胶质和沥青质的含量则相应上升。另外,甲醇 -丙酮 -苯三元混合溶剂抽提物 ( MAB 抽提物) 的含量也逐渐减少。MAB抽提物是极性很强的富含 N、S、O 的重质化合物,元素组成最接近于干酪根,可代表干酪根向沥青和烃类转化过程的中间产物。当然,也有部分的烃类是直接从生物烃继承而来的。

从岩石中提纯出来的干酪根呈黑色或褐色粉末,是复杂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从干酪根的显微组成已确定的有机残体有藻类、细菌和高等植物的组织。这些高等植物的组织包括壳质组的孢粉、树脂体和角质体以及镜质组和丝质组的碎片。

图 5 -5 巴黎盆地托尔页岩有机质各组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据 Tissot,1971)

图 5 -6 干酪根及天然有机物的组成( 据 McIver,1967)

2. 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

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以 C 为主,其次为 H 和 O,还有 N、S 等。按元素的质量百分比计算,它们一般分布范围为: C: 70% ~ 90% ,H: 3% ~ 10% ,O: 3% ~ 19% ,N: 0. 4% ~4% ,S: 0. 2% ~ 5% ( 据 Tissot,1984) 。从图 5 - 6 也可看出,干酪根的元素组成跨有很大范围,这正是干酪根原始物质来源复杂而广泛的反映。不难想像,它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会因原始物质类型不同及演化程度而变化。

图 5 -7 绿河页岩干酪根结构图解( 据 B. P. Tissot 等,1978)

图 5 -8 干酪根的典型红外光谱图( 据 Tissot,1984)

一般地说,无定形干酪根的化学结构是不确定的,常以许多带有各种官能团的芳香环、饱和环和杂环为核心,彼此被脂肪链或杂原子桥键所交联形成三维立体大分子(图5-7)。它的化合物组成可根据红外光谱分析概略地了解。因为,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和化学键的一系列化合物在红外光谱分析中具有特征的吸收谱带。通过红外光谱技术还可评价羧基或碳基等含氧基团与脂肪链加饱和环的相对重要性,如图5-8所示。重要的谱带有:①在2920cm-1和2860cm-1的2个强吸收峰主要与CH2和CH3脂肪基伸缩振动有关;②最大值位于1710cm-1左右的宽谱带由CO基(酮类、酸类、脂类)造成;③吸收峰在1600cm-1的一个宽谱带,主要与芳烃的CC有关;④在1450cm-1处的吸收谱带与CH3的直链或环状的CH2的弯曲振动有关。而在1370cm-1处形成的谱带仅与CH3的弯曲振动有关;⑤在1040~1400cm-1处很宽的谱带包括C-O的伸缩振动和由OH形成的弯曲振动;⑥在700~930cm-1处的强度较弱的连续谱带与各种芳香烃的CH的面外弯曲振动有关;⑦在720cm-1的吸收谱带是(CH2)n,n≥4的脂肪链形成的谱带。

3.类型和演化

干酪根是分散有机质的主体,它的类型基本可代表岩石中分散有机质的类型。干酪根的类型与原始物质的类型和化学结构密切相关,类型不同其成烃潜力亦不同。Tissot(1974)根据干酪根的元素分析采用H/C和O/C原子比绘制相关图即范氏图(VanKrev-elen图),将其主要分为3大类,如图5-9所示。

图5-9 干酪根类型及其演化图(据Tissot,1974)

图5-10 4种类型干酪根的红外光谱图(据Tissot,1979)

Ⅰ型是分散有机质干酪根中经细菌改造的极端类型,或藻质型,它富含脂肪族结构,富氢和贫氧,原始H/C原子比高,一般为1.5~1.7,而O/C原子比低,一般小于0.1,是高产石油的干酪根,其热失重为65%,生烃潜力为0.4~0.7。

Ⅱ型是烃源岩中常见的干酪根,又称腐泥型,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盆地中浮游生物和细菌。有较高的原始H/C原子比,约1.3~3.5;较低的O/C原子,约0.1~0.2。其生烃潜力较高,热失重为50%~80%,生烃潜力为0.3~0.5。

Ⅲ型是由陆生植物组成的干酪根,又称腐殖型。富含多芳香核和含氧基团。原始H/C原子比低,通常小于1.0,而O/C原子比高,可达0.2~0.3,这类干酪根以成气为主,其热失重为30%~50%,生烃潜力为0.1~0.2。

另外,还有一种干酪根称残余型或Ⅵ型,具异常低的原始H/C原子比,比值低至0.5~0.6,而O/C原子比却高达0.25~0.3,这类干酪根中有大量的芳香核和含氧基团,显微组分观察表明其有机质主要为惰性组的氧化有机质和丝质碎片,能生成少量的气,此干酪根的热失重<30%,生烃潜力<0.2。

Tissot等(1979)利用红外光谱曲线图(图5-10),表明了北大西洋白垩系黑色页岩中的4种类型干酪根化学组成的明显差别。在国内有学者研究,我国陆相湖盆干酪根的类型主要是腐泥型和腐殖型及它们之间的中间型和过渡类型。

图5-11 干酪根演化图(据Tissot,1978)

干酪根是在成岩作用过程中适度的地温和压力条件下形成的缩聚物,在埋深不增加的情况下,性质比较稳定。随着盆地的沉降和地温的增加,干酪根将发生重排和有序化,首先其重杂原子基团断裂,然后依次脱去烷基链,形成中到低分子量的烃类以及CO2、H2S和H2O等,其后只形成甲烷。干酪根成烃的这一地球化学过程世界各国的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们以巴黎盆地侏罗系下托尔统页岩、北非撒哈拉的志留系页岩、西非喀麦隆杜阿拉盆地的上白垩统、美国犹塔盆地始新统绿河页岩、洛杉矶和文图拉盆地的中新统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有关干酪根在地质条件下热演化成烃过程的研究与实验室的成烃转化热模拟实验加以对比分析,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我国学者也对国内各主要陆相盆地开展了详细全面的研究。

干酪根的元素组成在不同的演化和成熟阶段其变化趋势是不同的(图5-11),不同类型的干酪根演化途径也不同。但所有干酪根的主要演化阶段和总趋势是相同的。

Tissot等(1971,1974)对巴黎盆地侏罗系下托尔统页岩的干酪根热演化成烃的研究是最典型和详细的实例之一。下托尔统页岩距今180Ma,厚度10~30m,富含有机质,干酪根类型为Ⅱ型,在区域上相当稳定,盆地构造发展史简单,有利于重建埋藏史和计算地层最大埋深。从盆地不同深度所取得的岩心,其干酪根成烃转化主要是埋深和地温的函数,而其他地质和地球化学参数都基本保持稳定,是非常理想的地质情况。另因下托尔统页岩地史上的最大埋深为2500m左右,所以,为得到完整的演化剖面,Tissot等研究补充了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相似的联邦德国的同类页岩和撒哈拉下志留统页岩的资料(图5-12、图5-13)。

图5-12 在埋藏过程中Ⅱ型干酪根元素组成的演化(据Tissot&Welte,1984,有修改)

图5-13 巴黎盆地下托尔统及撒哈拉下志留统

干酪根随埋深所经历的热动力平衡和降解作用是连续的,但又可以区分为3个阶段。

(1)第一阶段

下托尔统页岩中干酪根开始大量消耗氧,导致O/C原子比迅速下降,而H/C原子比则轻微减少(图5-12A、B)。

红外光谱图(图5-13①、②)表明,氧的减少基本以CO基团峰(1710cm-1)迅速下降为特征,而CH3、CH2基团峰则稍有减少。

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分布在0.4%~0.6%之间。

该阶段巴黎盆地下托尔统页岩的干酪根相当于成岩阶段后期,相应的最大埋深为800~1200m,对应未成熟阶段,干酪根仅生成少量的烃,而与氧消失有关的CO2、H2O及一些重杂原子则大量生成。

(2)第二阶段

干酪根除O/C原子比继续减少至稳定外,以H/C原子比迅速减小为特征,演化途径为图5-12B、C、D。

红外光谱(图5-13②、③、④)说明,残余的含氧基团(CO)1710cm-1谱带继续下降直至消除。与CH3和CH2等脂肪族有关的谱带(2920、2860、1450、1370cm-1)快速下降,与芳烃有关的CC(1600cm-1)和C—H面外弯曲振动(700~930cm-1)谱带逐渐突出和出现。

镜质体反射率开始缓慢增加,然后比较快速地增加到2%。

该阶段撒哈拉志留系埋深约3000m,地温约130℃,干酪根处于深成作用阶段即成熟阶段。前期为成油主带,另有部分重杂原子化合物生成;后期为干酪根热裂解生成轻质油和湿气带。

(3)第三阶段

撒哈拉志留系Ⅱ型干酪根H/C原子比仅为0.4(图5-12E),碳含量可达总量的91%~93%。

红外光谱(图5-13⑤)说明,脂肪族谱带继续下降趋于消失,含氧基团谱带已消失,而芳烃吸收谱带继续增强。

镜质体反射率>2%。

此阶段,撒哈拉下志留统干酪根埋深约为4000m,地温较高,处于准变质作用阶段即过成熟阶段,干酪根中的烷基链趋于耗尽,芳环大量重排缩合,只能生成热裂解干气。

图5-14 在热模拟实验中Ⅱ型干酪根元素组成的变化(据Tissot,1978)

图5-15 Ⅱ型干酪根演化人工模拟红外光谱图(据Tissot,1978)

在实验室中,各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热模拟实验研究,但因地质时间是无法再现的,这样就需要增加温度、加快反应速度来补偿时间的不足。Tissot(1974)对巴黎盆地下托尔统页岩浅层未成熟Ⅱ型干酪根样品以4℃/min的恒定速度加热进行了热模拟实验,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热失重分析记录了模拟过程(图5-14和图5-15)。

热模拟结果表明,当对样品加热到350℃时,相当于成岩作用晚期,失重<10%,元素组成H/C和O/C原子比与埋深为1000~1500m的天然样品相近,红外光谱中CO吸收谱带明显减弱,主要生成H2O、CO2和一些重杂原子。

当热模拟实验温度约从350℃升至470~500℃时,干酪根进入成熟和大量降解成烃阶段,热失重约达70%,产物主要是脂肪族化合物,元素组成快速改变,H/C原子比降到0.5左右。红外光谱图上,CH3、CH2吸收峰明显减弱,CO吸收峰逐渐消失,芳烃的吸收峰逐渐加强。该阶段对应深成作用阶段,其底界实验温度为470~500℃时的干酪根组成与撒哈拉的下志留统自然温度超过130℃时的干酪根相当。巴黎盆地下托尔统页岩最深(2500m、100℃)的天然干酪根样品的组成和结构与实验中加热到400℃时的样品相当。

当加热超过470~500℃,至600℃时,干酪根失重缓慢且很少,红外光谱上主要保留了芳烃吸收谱带,干酪根重排缩合,该阶段人工加热模拟结果与天然准变质作用阶段相当。

请列出10个可做昆虫食品的昆虫目(每目列一种为例)感谢!

请列出10个可做昆虫食品的昆虫目(每目列一种为例)感谢!

鞘翅目 龙蝨

鳞翅目 蚕蛹

膜翅目 蚂蚁

双翅目 肉芽(蛆)

蜚蠊目 土元(土鳖)

直翅目 蝗虫

同翅目 白蜡虫(虫蜡)

半翅目 九香虫

蜻蜓目 水生幼虫可食用

螳螂目 螵蛸是一种中药

写了这么多可不容易啊!多给些分啊!

什么是昆虫食品啊

昆虫食品是一种以昆虫为主要营养物质的食品,虫体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是一顶潜力巨大的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因而,利用昆虫生产新型的营养保健食品、药品,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求昆虫食品的完整定义 谢谢

昆虫食品

昆虫食品将成为第三大蛋白源——昆虫:动物蛋白的微型营养库

世界上的昆虫约有100多万种,目前已知可食用的昆虫就达3650余种。研究发现,几乎每一种可食昆虫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一个微型营养库。如蜜蜂干体蛋白质含量高达81%,苍蝇为79%,蟋蟀76%,蝴蝶为71%,白蚁干物质竟有80%是蛋白质和脂肪,其热价比牛肉还高两倍。

专家们认为,昆虫之所以是人类可以依赖的蛋白质资源,不仅仅是因为昆虫的蛋白质含量高,还因为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种群,据生物学家估计,全球昆虫总重量可能超过其它所有动物重量的总和,是人类生物量的10倍以上。因为,随着世界人口愈来愈多和蛋白质供应日益短缺,昆虫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在非洲南部的一些地区,居民摄入的动物蛋白质中就有2/3来自昆虫。

据专家们预测,到21世纪,昆虫将成为仅次于微生物和细胞生物的第三大类蛋白质来源,因为昆虫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繁殖快、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营养结构合理,肉质纤维少,又易于吸收,优点突出,并优于植物蛋白,为世界各国所关注。

(一)、昆虫食品的发展概况

(二)、昆虫食品的优点

①昆虫的蛋白质含量,比牛肉、猪肉、鸡、鱼都要高。例如,干的黄蜂含蛋白质约81%,蜜蜂43%,蝉72%,草蜢70%,蟋蟀65%,稻蝗60.08%,柞蚕蛹52.14%,蝇蛆60.88%,黄粉虫63.19%,鼎突多刺蚁64.50%,红胸多刺蚁58.60%,蚯蚓72%;②含人体必需氨基酸高:蚂蚁含有多种游离酸、酶、维生素、磷酯、矿物质等。蚕蛹所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③具有保健功能:如蝎子、蝉入药古已有之。蝎子有祛风、镇痉、止痛、攻毒等功能,主治惊风、抽搐、风溼等症,有助于缓解衰老过程,对神经系统、脑血管系统疾病有一定预防和抑制作用;④比哺乳动物长得快,它们常常吃家禽无法消化的东西:如木头和粪便等,蟋蟀把植物转化成生物量的速度是牛的5倍;⑤繁殖率高:一头雌虫可产几百上千粒卵;⑥出产品快:26口29℃时30天左右就一代;⑦投入少:平均3.2kg饲料,可以得lkg昆虫;⑧用途广:卵、幼虫、蛹、成虫都可作为食品。卵还可以繁殖寄生蜂、防治农林害虫、幼虫可作为虫种,供专业户大量繁殖生产;成虫可作为标本观赏。可加工成高阶酱油、罐头、酒、保健饮料等。

(三)、发展昆虫食品和药品前景广阔

2l世纪的主导食品是功能性食品,而昆虫食品正是典型的功能性食品,昆虫生物量超过其它生物总量的10倍之多,是一顶潜力巨大的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昆虫虫体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微量元素丰富等特点,并且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昆虫血液中所含的游离氨基酸量是人体血液的数十倍,种类达20种左右,尤其以赖氨酸最为丰富。

利用昆虫生产新型的营养保健食品、药品,已经展现出了广泛的发展前景。

昆虫目的特性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有三对足,两对翅膀。注意:蜘蛛是节肢动物,不是昆虫

昆虫目前有1000000种,蜻蜓种数占昆虫的0.45%,蜻蜓有多少种

1000000*0.0045=4500种 (这不是脑筋急转弯吧)

昆虫食品与常规食品相比有哪些优越性

从总体上来说,昆虫食品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营养结构合理,肉质纤维少,又易于消化与吸收,其蛋白质优于植物蛋白。昆虫食品被誉为“动物蛋白的微型营养库”。

世界上的昆虫约有100多万种,目前已知可食用的昆虫就达3650余种。昆虫食品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①昆虫的蛋白质含量,比牛肉、猪肉、鸡、鱼都要高。例如,干的黄蜂含蛋白质约81%,蜜蜂43%,蝉72%,草蜢70%,蟋蟀65%,稻蝗60.08%,柞蚕蛹52.14%,蝇蛆60.88%,黄粉虫63.19%,鼎突多刺蚁64.50%,红胸多刺蚁58.60%,蚯蚓72%;

②含人体必需氨基酸高:蚂蚁含有多种游离酸、酶、维生素、磷酯、矿物质等。蚕蛹所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

③具有保健功能:如蝎子、蝉入药古已有之。蝎子有祛风、镇痉、止痛、攻毒等功能,主治惊风、抽搐、风溼等症,有助于缓解衰老过程,对神经系统、脑血管系统疾病有一定预防和抑制作用

2l世纪的主导食品是功能性食品,而昆虫食品正是典型的功能性食品,昆虫生物量超过其它生物总量的10倍之多,是一项潜力巨大的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昆虫虫体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微量元素丰富等特点,并且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昆虫血液中所含的游离氨基酸量是人体血液的数十倍,种类达20种左右,尤其以赖氨酸最为丰富。

利用昆虫生产新型的营养保健食品、药品,已经展现出了广泛的发展前景

昆虫食品具有什么舍量低的特点 由1个昆虫X和10个昆虫Y,每秒1个昆虫X吃掉2个昆虫Y,同时一个昆虫X和昆虫Y裂变成2个,问X全部吃完Y需要?秒

傻瓜题目

1秒时候 X=2

Y=16 一个X还有8个要吃才能完

2秒的时候X=4

Y=24 一个X还有6个要吃才能完

。。。。。。。。。。。。。。。。。。。

。。。。。。。。。。。。。。。。

可以总结单个X昆虫分配的Y的数量是以2减少的

所以 10/2=5秒可以吃完

找一些昆虫节目 如昆虫互相猎杀等等 谢谢

建议你去看看BBC新出的非洲,里面有一些涉及到你要的方面,还有一些别的内容。

昆虫记的每个昆虫特点

昆虫种类这么多,因此,它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场所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有些昆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本能的表现很有研究价值。可以说,从天涯到海角,从高山到深渊,从赤道到两极,从海洋、河流到沙漠,从草地到森林,从野外到室内,从天空到土壤,到处都有昆虫的身影。不过,要按主要虫态的最适宜的活动场所来区分,大致可分为五类。

⑴在空中生活的昆虫:这些昆虫大多是白天活动,成虫期具有发达的翅膀,通常有发达的口器,成虫寿命比较长。如蜜蜂、马蜂、蜻蜓、苍蝇、蚊子、牛虻、蝴蝶等。昆虫在空中活动阶段主要是进行迁移扩散,寻捕食物,婚配求偶和选择产卵场所。

⑵在地表生活的昆虫:这类昆虫无翅,或有翅但已不善飞翔,或只能爬行和跳跃。有些善飞的昆虫,其幼虫期和蛹期也都是在地面生活。一些寄生性昆虫和专以腐败动植物为食的昆虫(包括与人类共同在室内生活的昆虫),也大部分在地表活动。在地表活动的昆虫占所有昆虫种类的绝大多数,因为地面是昆虫食物的所在地和栖息处。这类昆虫常见的有步行虫(放屁虫)、蟑螂等。

⑶在土壤中生活的昆虫:这些昆虫都以植物的根和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料。由于它们在土壤中的活动和对植物根的啃食而成为农业、果树和苗木的一大害。这些昆虫最害怕光线,大多数种类的活动与迁移能力都比较差,白天很少钻到地面活动,晚上和阴雨天是它们最适宜的活动时间。这类昆虫常见的有蝼蛄、地老虎(夜蛾的幼虫)、蝉的幼虫等。

⑷在水中生活的昆虫:有的昆虫终生生活在水中,如半翅目的负子蝽、田鳖、龟蝽、划蝽等,鞘翅目的龙蝨、水龟虫等。有些昆虫只是幼虫(特称它们为稚虫)生活在水中,如蜻蜓、石蛾、蜉蝣等。水生昆虫的共同特点是:体侧的气门退化,而位于身体两端的气门发达或以特殊的气管鳃代替气门进行呼吸作用;大部分种类有扁平而多毛的游泳足,起划水的作用。

⑸寄生性昆虫:这类昆虫的体型比较小,活动能力比较差,大部分种类的幼虫都没有足或足已不再能行走,眼睛的视力也减弱了。有些寄生性昆虫终生寄生在哺乳动物的体表,依靠吸血为生,如跳蚤、蝨子等。有的则寄生在动物体内,如马胃蝇。另一些昆虫寄生在其它昆虫体内,对人类有益,可利用它们来防治害虫,称为生物防治。这些昆虫主要有小蜂、姬蜂、茧蜂、寄蝇等。在寄生性昆虫中,还有一种叫做重寄生的现象。就是当一种寄生蜂或寄生蝇寄生在植食性昆虫身上后,又有另一种寄生性昆虫再寄生于前一种寄生昆虫身上。有些种类还可以进行二重,或三重寄生。这些现象对昆虫来说,只是为了生存竞争的一种本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34021.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7月3日 下午4:41
下一篇 2023年7月3日 下午4:44

相关推荐

  • 氨基酸肥料加尿素好吗视频(天基盖氨基酸水溶肥能于尿素混用吗?)

    氨基酸水溶肥和金太龙和尿素一起使用行吗?可以和尿素一起使用。 尿素,又称脲、碳酰胺,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 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也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工业上用…

    种植问答 2023年6月2日
    00
  • 烂树叶堆积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有哪些)

    烂树叶怎样发酵做肥料在家种花草,要想花草长得更好,肥料绝对少不了,没有好肥料,很难养出好花来。 但多数人使用的肥料多数都是化肥,如果能使用有机肥,效果会好很多。但有机肥怎么得到了,除了买别人发酵好的,有时间的人,也可以自己动手发酵肥料。冬季到处都能找到枯树叶,其实它们就可以做成有机肥料,枯树叶怎样发酵成肥料? 方法一:和农家肥一起沤制。树落叶后,将落叶连同园…

    种植问答 2023年9月29日
    00
  • 粉色风车茉莉有香味吗

    粉色风车茉莉有香味吗 粉色风车茉莉开花时间 粉色风车茉莉一般会在每年的五月到六月开花,如果是在南方温暖的地方养护,那么它的开花时间可能会早一些,而在气温较低的北方它的开花时间可能会晚一些。 粉色风车茉莉有香味吗 粉色风车茉莉有香味,但是它的香味很淡,它通常是在五六月份的时候开花,花朵形态就像风车一样,观赏性较高。 粉色风车茉莉的香味是非常淡的,一般来说比普通…

    种植问答 2024年4月11日
    00
  • 紫薯是碳水化合物吗

    紫薯是碳水化合物吗 紫薯属于碳水化合物吗 紫薯属于碳水化合物,它是一种块根类的食物,营养丰富全面,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并不低。食物的热量并不高,既可以当做蔬菜也可以当做主食,非常适合减肥的人当做食用,而且这种食物不仅饱腹感很强,还有着美容养颜的功效。 紫薯碳水含量 紫薯是属于碳水物的,这种食物中的碳水含量比较高,大概每一百克的紫薯中就有十七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

    种植问答 2024年2月10日
    00
  • 天麻种植前景如何?附天麻的种植现状

      目前天麻市场稳定,种植前景较好。农户的零星栽培中,部分有收购合同,相当一部分作为民间消化或待价而售。天麻已经走进了保健品行列,目前保健品的开发潜力大,天麻茶、天麻饮品市场热销,开拓了天麻深加工途径,消化了大量商品麻。人工种植天麻,技术难度并不大,种植期间不用施肥、除草、打农药,适当洒水保湿即可。      一、天麻的种植前景   天麻市场价格稳定,具有较…

    种植问答 2023年5月20日
    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