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专卖网提供安全可靠的肥料产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认证,确保对农作物的施肥效果和环境友好。大家好,我是肥料小助手,上述问题将由我为大家进行解答。
氨基酸复合肥有什么样的施用技术?
氨基酸复合肥可作基肥和追肥,适用于多种土壤和各种作物,一般用作基肥,施肥深度应在不同作物的根系密集层,一般8~16厘米,施后覆土。施肥量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目标产量特因素确定,对普通肥力的土壤,一般每亩基施氮磷钾含量为35%的氨基酸复混肥30~50千克,配合有机肥和化肥施用,可使果树获得优质高产。
氨基酸复混肥忌撒施在土壤表面,避免养分损失,降低肥效,增产效果差。
肥料使用不当会烧苗,是如何引起的?如何正确应对?
在作物栽培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肥料施用不当,使得肥料成分(包含养分或其它成分及分解产物)对作物造成伤害,作物出现受害症状的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统称为烧苗。肥料烧苗后,对作物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损害作物根系,进而影响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使得作物的幼根变褐枯死,进而影响植株地上部分叶片和嫩梢的生长。
如果烧苗比较严重,还会导致植株枯死,因此,在实际的作物栽培管理中,需要们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必须要注意的是,烧苗现象是施肥不当所引起的,而不仅仅是化学肥料会烧苗,有机肥也会引起作物烧苗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家畜尿制成的未腐熟的堆肥时最容易引起烧苗现象的发生。
图1:给作物施肥
一、肥料烧苗的症状
由于肥料烧苗发生后,许多农民朋友容易将其和病害、养分缺乏症状、农药药害混淆,因此,需要正确的判断和区分。在实际的作物栽培过程中,肥料烧苗按照发生部位和症状可分为以下 4 大类型。
1、 脱水型烧苗
脱水型的肥料烧苗症状是施肥数日后,地上部的叶片像被霜打过一样出现萎蔫,并且逐渐干枯的现象(图2)。引起的主要原因是速效性的水溶性肥料施用量过多,施肥位置过于靠近根部,施肥后土壤过分干燥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严重时植株全体干枯死亡。
脱水型的肥料烧苗症状与土壤干燥缺水以及耕地长期浇水导致土壤缺氧引起的根系生理机能低下的症状非常相似,鉴别要点是数日前有无大量施肥,是耕地全体还是只有部分植株出现脱水症状。若数日前有过大量施肥的记录,加上只是部分植株出现脱水症状的话,大致上可以确定是肥料烧苗。
图2:过剩施肥引起的葡萄脱水烧苗症状
2、 烧叶型烧苗
烧叶型的肥料烧苗症状是叶片从边缘开始变成淡黄色,再逐渐变成白色或黄色。变色范围局限在叶缘,基本上不会扩张到整个叶面。变色了的叶片不会恢复原状,随着叶片的老化而最终干枯落叶(图:3)。烧叶型的肥料烧苗多发生在叶面施肥的肥料种类有误或浓度过高的情况下,或大量施用了家畜粪尿的未腐熟堆肥作底肥的大棚栽培,覆膜栽培和温室栽培里。
烧叶型的肥料烧苗症状与某些养分缺乏症状相似,但肥料烧苗的烧叶症状多发生在日照强的高温季节里,叶面施用了高浓度氮肥之后或施用了大量的未腐熟有机堆肥作基肥的情况下。该现象集中发生在幼苗和嫩叶上,出现后受害范围扩展快,多扩展到整个栽培田块。
图3:氨气中毒引起的黄瓜烧叶现象
3、烧根型烧苗
烧根型的肥料烧苗症状是指施肥后作物根的一部分,特别是幼根变褐枯死的现象(图4)。若不能及时进行适当的处理,受害症状有可能扩展到整个根系,使得植株死亡。该症状主要发生在速效性肥料的一次性施肥过多,施用了大量的未腐熟有机肥,施肥集中在小区域内直接与根接触等施肥不当的情况下。
烧根型症状多与地上部的脱水型肥料烧苗症状同时出现。烧根型的肥料烧苗症状可能会与某些除草剂引起的药害混淆,可按照有无使用除草剂的记录来判别。
图4:过量施肥引起的葡萄烧根症状
4、 发芽障害型烧苗
发芽障害型的肥料烧苗症状是播种后的种子发芽率非常低,从种子萌发出的幼根脱水干枯导致不能出芽或发出的幼芽异常畸形,无法伸展开叶等现象(图5)。播种前施用了石灰氮(氰氧化钙)的土壤,播种时掺拌了劣质过磷酸钙和未腐熟有机肥料做种肥,或施用了过量的尿素为种肥,使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该症状。
图5:因种子与种肥直接接触引起的玉米发芽障害
二、肥料烧苗的发生原因
引起作物肥料烧苗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种:
1. 土壤中肥料浓度大影响根的吸收功能
植物在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是依靠根细胞内外的溶液中的溶质浓度差产生的渗透压来进行的。简单地说植物的根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在正常的情况下根细胞内的离子和有机酸等的浓度高于根外土壤溶液,使得根细胞保持有较低的水势,在根与土壤溶液之间产生了渗透压。
土壤溶液中的水分受渗透压的压力通过细胞膜进入到根细胞里,再被送到地上部供应给茎叶。但是,若一次性施肥过量,特别是水溶性高的肥料施用过多的话,土壤溶液中的肥料成分浓度会快速增高。如果土壤溶液中的溶质浓度超过了根细胞内的浓度,则会使土壤溶液的渗透压高于根细胞的渗透压,根细胞不但不能吸收到水分,细胞内的水分反而会流出到土壤里(图6)。其结果是不仅不能吸收水分来供给地上部的茎叶,根的生理机能还会受到损害,持续时间较长的话,根会脱水枯死。这是肥料烧苗的最主要的发生原因,其表现出的症状是脱水型,部分的烧根型和发芽障害型。
图6:土壤溶液和根细胞之间的渗透压和水分移动的关系
2. 肥料产生的氨气给叶片造成损害
在施用了硫酸铵、尿素等氮肥和家畜粪尿为主成分的有机肥料后,在高温日照强的天气条件下,这些肥料里含有的氨或因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生成的氨会气化挥发。在温室大棚栽培、覆膜栽培中,由于生产环境比较密闭,通风换气不良的情况下,从土壤挥发出的氨气滞留在密闭空间里,高浓度的氨气从叶面的气孔侵入到叶片中破坏叶绿素,使得叶片呈现出白化现象(图2)。烧叶型的肥料烧苗大部分是由这个原因引起的。
另外,由于温室大棚栽培和覆膜栽培等会导致土温上升,从土壤蒸发的水分增多。水蒸气受到覆盖的塑料薄膜阻挡不能散发到大气里,而是附在塑料薄膜和叶片上形成冷凝水。这些冷凝水含有氨等有害物质,与叶片接触后会破坏叶组织,形成白色或黄褐色的斑点(图7)。
必须注意的是,冬季大棚栽培和温室栽培出现的作物叶片上的黄褐色的斑点不一定是肥料中的氨气造成的,加温用的重油或天然气等燃烧时发生的亚硫酸气体也会造成同样的现象,需要与肥料烧苗进行区别。
图7:塑料薄膜大棚的冷凝水对小白菜叶面造成的斑点
3. 肥料中含有的有害成分或分解产物给作物造成的损害
石灰氮(氰氨化钙)是一种氮肥,施用后加水分解生成的氰胺是强力的除草剂和杀虫/杀菌剂。若使用不当的话,土壤中残留的氰胺会杀死种子和幼苗,导致缺苗断垄。尿素中含有的双缩脲会阻害作物发芽和新叶展开,用于叶面喷施的话则会阻碍叶片伸展和诱发白化症状(图8)。过磷酸钙含有强酸性的游离酸,未腐熟的有机肥在分解腐熟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和有机酸等,若与根接触了的话会引起根的脱水死亡。使用这些含有有害成分或分解产物的肥料作为基肥,播种时的种肥,移植时的根肥的话,就会成为烧根型,发芽障害型肥料烧苗的原因。
图8:尿素的桑树叶面散布造成的双缩脲烧叶现象
有些场合有可能是上述原因综合引起的肥料烧苗症状,需要分别判断。
三、 肥料烧苗的预防应急措施
1、肥料烧苗的预防措施
肥料烧苗的预防措施很简单,只要施肥时遵守以下事项就能有效防止出现肥料烧苗的现象。
不过量施肥:特别要避免一次性地大量施用含氮量高,水溶性高的肥料。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绝对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特别是以家畜粪尿为主的未腐熟堆肥。注意施肥位置:特别是施用基肥和种肥时应避免肥料直接与种子或幼苗发生接触。注意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浓度来配制溶液,严格遵守喷施注意事项。不使用双缩脲超标的尿素进行叶面喷施。注意施肥与浇水结合:直接施用氯化铵和氯化钾或含有多量氯化铵的复合肥后,必须适时适量进行灌溉,冲洗掉多余的氯离子。注意通风换气:温室大棚栽培和覆膜栽培等需要适宜地进行换气。特别是日照强,地温高的时期要适当增加换气次数。
2、肥料烧苗的应急措施
若发现了肥料烧苗症状,需要尽快采取适宜的措施将受害降低到最小范围内,以减轻损失。通常可以采用以下的应急措施。
施肥后,发现地上部叶片出现脱水现象和发芽障害时,马上进行灌水,降低土壤溶液中的肥料成分浓度。可能的话进行垄间翻耕,尽量将肥料分散到土壤中。在密闭的栽培设施内发现烧叶现象时,增加换气次数。有可能的话进行中耕,以刨开表土将积累在土壤中的氨气散发出去。控制了肥料烧苗症状的蔓延后,可以使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上喷施,帮助衰弱了的根修复水分养分吸收机能,促进作物恢复生长。出现严重的发芽障害和幼苗生育障害时,迅速将其放弃,再次进行播种或补植,或者转换栽植其他农作物,以减少损失。
图9:生长健康的黄瓜
在作物的实际栽培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合理的施肥措施,避免引起肥料烧苗现象的发生;其次,如果不慎已经引起肥料烧苗,也要根据引起烧苗的原因,寻求最佳的应急措施。通过预防和应急处理相结合,有效预防肥料烧苗或在烧苗后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茶树小苗施复合物过多,引起伤根,该如何补救?
茶树小苗施复合物过多,引起伤根,一般可通过药物灌根,挖坑冲水,叶面喷药剂来补救。
表现:
生长停止,或明显减慢;
叶片发黄,质地变软,边缘卷曲,叶片尖端逐渐枯黄;
茎发黄,节间缩短。
解决方法:
一般处理方法是挖坑浇水,药物灌根,页面喷洒等。
有条件的话建议移植,但可能会造成死苗现象。
浇水冲根后建议做好日常管理,观察,不行的话进行补苗处理。
如果大面积的话建议请农技人员实地考察后给出详细的解决方法。
正确的施肥方法:
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产量水平,适当调减氮肥用量,加强磷、钾、镁肥及金宝贝微生物菌肥的配合施用,同时要注意硫、硼等养分的补充。
原则上,有机肥和氮、磷、钾、镁肥等应以秋冬季基肥为主,氮肥分次施用,每次追施氮肥的同时配合金宝贝微生物菌肥,可明显减少氮肥的挥发、淋失,增加氮肥利用率20%以上。
基肥施肥最适宜的时期在茶季结束后的9月底到10月底之间,基肥可结合深耕施用,施用深度在20厘米左右。追肥一般以氮肥为主,追肥时期依据茶树生长及采茶状况来确定。
茶树小苗移栽要点:
移栽植物时,根部要带较多的土,是为了保护被移栽植物的原有根系。
移栽后由原有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促使植株尽快成活。
复合氨基酸原粉对农作物危害
1、减少营养物质吸收:过量使用复合氨基酸原粉会导致植物吸收过多氮元素,使其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减少,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2、导致植株生长不均匀:过量使用复合氨基酸原粉会导致植株生长不均匀,生长点过多,根系发育不良。
3、促进落花落果:复合氨基酸原粉能促进植物开花结果,但如果使用过量,会导致花期延长,花蕾增多,花粉结实率降低,从而导致落花落果。
4、产生抗性:长期频繁使用复合氨基酸原粉会导致作物产生抗性,失去对该生长调节剂的敏感度,从而使其效果降低或失去作用。
氨基酸叶面肥果树涂杆枝术怎么操作?
使用方法:本产品兑水比例为1000倍液喷施,按产品说明比例配兑。
1、第一次喷施为花蕾期,如果人工喷施用叶面肥两盖兑水一背壶(三十斤水)。
2、第二次喷施为开花后十五天左右的小果期,以后每间隔15天左右喷施一次,直至采收前15天为最后一次。
使用效果
1、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减少落果和裂果。
2、提高抗寒、抗旱、抗涝、抗病能力。
3、有效抑制和减少病虫害。
4、增加光合作用,提早成熟并延长生长期。
5、提高产量25%左右。
6、提高果实品质,一级果率提高20%左右。
注意事项:
1、本产品可与农药(杀虫、杀菌剂)混合使用,本产品含中草药杀虫、杀菌成份,可减少农药使用量20—30%。
2、必须喷施在叶背面效果才好。
3、喷施时间为早9:00前,下午5:00后。
4、如喷施后遇雨,晴天后及时补喷。
氨基酸肥料的使用方法
我不知道你说的氨基酸肥料是不是我说的这种氨基酸叶面肥,如果是氨基酸叶面肥可以参考下面这种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1、 准备容器:首先准备好发酵所需的水泥池或大缸。
2、 准备原料:称量好发酵用大豆粉重量,并测定其含水量,一般含水量为12%。
3、 菌剂用量:按1:100比例,即100公斤大豆粉,拌1公斤金宝贝发酵菌剂,一定要搅拌均匀,此过程可称为菌剂接种。
4、 物料加水:往接种完菌剂的大豆粉中加入糖醋水,将大豆粉物料的含水量调到55-60%。调整方法:因含水率12%的100公斤大豆粉本身自带水分约12公斤,再外加48公斤的糖醋水,总计含水约50公斤。糖醋水的制作方法:将5%的红糖水和3%米醋兑成所需加水量即可。
5、 放置座菌:将调好含水量的大豆粉物料,自然放置12小时,这一过程可称为“座菌”。
6、 开始发酵:将自然放置的待发酵物料及时移到水泥池或大缸堆积发酵。为确保通气,堆积厚度一般不超过50㎝为好,堆积完毕后,上面盖上纱布或塑料布(注意留有通气孔),并注意做到保温、保湿、保洁。
氨基酸复混肥的性质和生产方法是什么?
氨基酸复混肥是一种新型高效肥料,产品中所含的复合氨基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也是微量元素的螯合剂,对于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有良好的作用。
1.产品为棕褐色颗粒,有效养分溶于水,pH5.5~8,吸湿性较小,施入土壤后养分不易流失,肥效期较长。产品含有复合氨基酸4%~8%,氮、磷、钾25%~40%,钙、镁、硫10%~30%,微量元素0.5%~2%。
2.氨基酸复混肥主要原料有硫酸铵、尿素、磷酸一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硫酸钾、氨基酸锌、氨基酸铜、硼络合物、复合氨基酸、生物制剂、沸石粉、凹凸棒粉等。
3.生产前先按果树测土配方施肥要求确定生产配方,然后按配方备料,并对原料进行预处理,按工艺要求进行粉碎。经预处理后的原料按配方要求的量输送到混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采喷浆造粒工艺时,将混合料送入到浆机中,然后将料浆用泵打入喷浆造粒装置进行喷浆造粒。若采用圆盘造粒时,则进行两级成粒工艺,并经干燥、冷却、筛分、涂膜、包装等工序即得产品。其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5-1。
图5-1氨基酸复混肥料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32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