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的应用与发展简述
氨基酸是含有碱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至今发现的氨基酸品种有22种,分别是:色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精氨酸,甘氨酸,丝氨酸,酪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瓜氨酸,鸟氨酸,这些氨基酸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 这些氨基酸按照人体需要可分为必须氨基酸和非必须氨基酸。必须氨基酸有八种即:色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必须氨基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须由食物提供。其他属于非必须氨基酸,人体能够自身合成。氨基酸根据侧链基团极性可分为:极性氨基酸和非极性氨基酸。按化学结构可分为:脂肪蔟氨基酸,芳香蔟氨基酸,杂环氨基酸和杂环亚氨基酸。
氨基酸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可用作食品和动物饲料的添加剂,医药制剂,化妆品,合成塑料和洗涤剂。还可在农业上用作除草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和肥料。以及作表面活性剂,马达燃料添加剂,电化学生产等。如谷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用作食品增鲜剂,甜味剂,以及食品保鲜剂。甲硫氨酸(蛋氨酸)等必须氨基酸可用作动物饲料。谷氨酸碱盐,精氨酸碱盐等可用作农用保湿地膜以及作为洗涤剂,废水处理及工业产品。胱氨酸,半胱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等可用于医药制剂。现用于临床的有胱氨酸片可治疗脱发。精氨酸可用于治疗肝性脑病。复方氨基酸188A用于营养不良的患者。此外氨基酸的衍生物治疗癌症也出现了希望。氨基酸中的甘氨酸它可以增加植物叶绿素的含量,促进作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利用。为光合作用增加动力,使光合作用更加旺盛。
最早发现氨基酸的是1806年法国化学家路易斯·尼古拉斯·沃克林(Louis nicolas vauguelin)和皮埃尔·简·罗伯奎特(Pierre jean robiquet)通过从芦笋中分离出一种化合物(后来称为天冬酰胺),发现了第一个氨基酸,而这一发现立即激起了科学界对整个生命构成要素的兴趣。并促使人们寻找其他氨基酸。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化学家陆续在肾结石中发现了胱氨酸(1810年)和单体半胱氨酸(1844年)。又在1820年从肌肉组织中提取到了亮氨酸(最重要的氨基酸之一)与甘氨酸。由于在肌肉中的这一发现,因此亮氨酸与缬氨酸和异亮氨酸一起被认为是肌肉蛋白质合成所必须氨基酸。化学家又分别在1850年发现丙氨酸,1861年发现谷氨酸,1865年发现丝氨酸,又在1879年苯丙氨酸和缬氨酸。1886年发现精氨酸,1896年组氨酸,1901年色氨酸,1921年甲硫氨酸,1935年发现最后一种氨基酸苏氨酸。氨基酸正式命名是1900年化学家通过实验室水解不同蛋白,得到多种不同氨基酸。就是都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和一个侧链结构的物质。即把这些不同时期发现的氨基酸正式命名为氨基酸即至今22种。
最早从事氨基酸工业化生产的是日本味之素公司的创造人菊地重雄,在20世纪40年代从海带中找到谷氨酸的一种钠盐,最后又以小麦粉加工淀粉后剩下的面筋为原料,然后加入纯碱中和即得到食品级的谷氨酸钠,谷氨酸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化生产的氨基酸产品。此后科学家利用水解法将羽毛,人发,猪毛等为原料水解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多为DL混合型氨基酸。在60年代确立的工业微生物发酵法使氨基酸工业开始起飞。
我国氨基酸工业化生产只有近50年的开展历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步开展起来。1965年发酵法生产味精的成功,带动了氨基酸的研究开发。目前我国已能工业化生产的氨基酸品种有谷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丙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等。我国氨基酸产品中谷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等低值大宗氨基酸占主导地位。大宗氨基酸产品产量大,附加值低,节能减排压力大。分支链氨基酸色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谷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等高附加值小品种氨基酸产品开发加快。除了参与蛋白质组织成的氨基酸外,瓜氨酸,鸟氨酸,茶氨酸等非蛋白氨基酸和D型氨基酸,多聚氨基酸,短肽酸脱氨脱羧产物,氮化物等氨基酸衍生物需求旺盛。
我国经过近几十年的开展。氨基酸产业规模生产厂家已达近百家。年产值近500亿元。其中谷氨酸与赖氨酸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虽然产量已居世界前列,生产工艺,技术水品和节能环保都已比似成熟,有氨基酸“世界工厂”的称号。但主导产品种类并没有明显改变。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氨基酸产品相对较少,新产品产业化能力较弱。由于技术水平的不足,对于纯度要求较高的医药类氨基酸还需要国外进口。
氨基酸虽然能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保健品,饲料,肥料,化学品等领域,而氨基酸生产在我国尚未进行准确的行业定位。仅处于一般工业品或者化学品的产业归类中,极大限制了氨基酸企业的发展。氨基酸要进入食品,医药,保健品领域,在国内外获得高端市场的认可必须获得相应的资质和认可。但由于国内目前没有完善的行业标准对其进行规定,国内众多氨基酸生产企业不得将单一的氨基酸原料以饲料级出口到国外。在国外被加工成各种氨基酸产品。因此我国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建立行业标准,增加高端氨基酸产品的种类和产量。
虽然目前我国氨基酸行业的压力和问题并存,但整个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契机。针对我国氨基酸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完善技术体系,使菌种高产稳定、工艺高效清洁、装备节能环保、产品高端优质,从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水耗、物耗,减少废水排放量和降低废水中污染物含量,实现氨基酸清洁生产,开源节流,促进产业链可持续和谐发展。
相信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引下,在全行业建设者共同努力下。中国氨基酸产业发展的道路会越来越顺畅,前景越来越宽广。
编辑:鸿雁
2022年5月18日于天门。
氨基酸肥料的功效与作用,氨基酸肥料和腐殖酸肥料有什么区别
1、功效: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抑制或灭杀土壤中的有害细菌,让作物有效吸收利用土壤中的养分,满足作物在不同时期对养分的需求,促使作物快速发根,多生次生根,增强其光合作用,促进生长。2、作用:增加有益菌在土壤中的数量,加快有机物的矿化速度,促进营养元素的释放,提高氮、磷、钾等化肥的利用率。
一、氨基酸肥料的功效与作用
1、功效
(1)增强抗性
①施用氨基酸肥料后,大量的有益微生物会在作物的根系形成有效的保护层,而且还会分泌出抗性因子,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②氨基酸肥料中含有的微生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或灭杀土壤中的有害细菌,对于抗重茬具有一定效果。
(2)均衡营养
①氨基酸肥料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有益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其中的铁、锰、锌、钼、铜、硼等微量元素以螯合态存在,可让作物有效吸收利用。
②氨基酸肥料养分均衡,配方合理,能满足作物在不同时期对养分的需求。
(3)解除药害
氨基酸肥料中含有的多肽、生物酶等物质对于残留的农药具有氧化还原作用,通过脱烷基、脱氧、脱卤后可让农药转化成无毒物质。
(4)促进生长
氨基酸肥料中含有的生物活性肽可促进作物的根系生长,促使幼苗快速发根,多生次生根,从而增强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能让植株生长健壮。
(5)增产保质
氨基酸肥料中含有较丰富的中微量元素以及生物活性因子,使用后可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促进生长,还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6)抑制盐碱
氨基酸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比如多肽、酶、有机酸等活性成分)能够和土壤中的盐碱结合在一起,降低盐碱度,并生成对作物有益的营养成分。
2、作用
(1)增加有益菌的数量
施用氨基酸肥料可以增加放线菌、纤维分解菌、好气性细菌的数量,从而加快有机物的矿化速度,利于促进释放营养元素。
(2)增强化肥的使用效果
①能够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方法较多,其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为添加氨基酸,增强吸附、螯合、化合、微生物繁殖等化学活性以及生物活性,从而提升肥料的利用率。
②氨基酸对土壤中潜在的氮素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由于氨基酸具有刺激作用,可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流行性,加快有机氮的矿化速度,而且盐基交换量较高,因此可减少氮素的挥发、流失,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中的速效氮的含量。
③氨基酸对于磷矿的分解具有显著的作用,而对速效磷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土壤固定速效磷的情况,促进作物根部对磷元素的吸收,从而增加磷肥的利用和吸收率。
④氨基酸的酸性功能团可以吸收、存储钾离子,避免钾离子在淋溶性较强的土壤和沙土中随水流失,同时还能避免粘性土壤固定钾离子。除此之外,氨基酸对于含钾的钾长石、硅酸盐等矿物具有溶蚀效果,可将其逐渐分解增加钾元素的释放量,从而增加速效钾在土壤中的含量。
二、氨基酸肥料和腐殖酸肥料有什么区别
1、类型不同
(1)氨基酸肥料
①氨基酸叶面肥属于有机无机复合(螯合)型水溶肥料,多采用螯合生产工艺进行制造,含有的微量元素较多,螯合值越高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越好,比如高效摩尔叶面肥的吸收利用率一般可超过95%。
②对中后期需肥量为高峰期、需肥较多的作物使用氨基酸叶面肥之后,经过1周左右便可明显达到膨果、上色、促早熟、改善品质等效果。
(2)腐殖酸肥料
①腐殖酸肥料属于有机无机复合(螯合)型水溶肥料,对于长期使用化肥的农田而言,使用腐殖酸肥料可改善因此造成的土壤板结、肥力下降、追肥量较多但产量却一直不高的情况。
②使用腐殖酸肥料还可以快速调节土壤的结构,疏松土壤,让植物更好的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2、特点不同
(1)氨基酸肥料
氨基酸叶面肥为含氮的脂肪酸,分子量较小。
(2)腐殖酸肥料
腐殖酸叶面肥为大分子芳香族中的有机羧酸。
3、作用不同
(1)氨基酸肥料
氨基酸叶面肥能够显著提高作物对于养分的吸收和转化利用率,而且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抗病性。
(2)腐殖酸肥料
①腐殖酸叶面肥可以快速活化土壤,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促进作物的新陈代谢,增强光合作用,增加坐果率和单果重。
②施用腐殖酸肥料后还可以防止发生落花落果的情况,避免作物受到病虫害的侵染。除此之外,还能延长农产品的采摘期、保鲜期,缓解因施用除草剂而带来的某些病害。
水溶性肥料市场研究报告
水溶性肥料是一种可以完全溶于水的多元复合肥料,下面是我整理的水溶性肥料市场研究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1.水溶肥现状
国内目前有800多家化肥生产企业在农业部备案生产水溶肥,规模较大的有:上海永通、四川什邡德美、新都化工、四川好时吉、江苏龙灯、北京新禾丰、青岛苏贝尔公司、四川什邡安达和深圳芭田。在中国进行水溶肥业务的外国公司主要有:挪威雅苒(YARA)、德国康朴(COMPO)、智力SQM、美国施可得(Scotts)、以色列海法(Haifa)、以色列化工集团(ICL)、比利时利玛(LemagroNV)等公司。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登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1月30日,在中国登记的水溶肥料总计4639个,登记数量最多的是微量元素水溶肥(1392个),占登记总数的30%,其次是含氨基酸类和含腐殖酸类水溶肥,分别占26%和24%,大量元素水溶肥有732个,占16%。
中国化肥xx称20xx年国产水溶肥的年产量为30万吨,20xx年为60万吨,20xx年国产水溶肥的年产量为159万吨。20xx年底,我国水溶肥的产量与使用量为195万吨。
中国农资传媒对90家水溶肥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调查(中国农资报2012.6.8)显示:有45%的企业认为今后的水溶肥市场容量会在几十万吨,27%的企业认为可能会达到千万吨的以上,还有23%的企业认为会代替复合肥。
2.水溶肥行业的发展环境
2.1相关政策
水肥一体化已被正式纳入“国家农业十二五规划”,20xx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水肥一体化定为全国重点推广的“一号技术”。2012年初农业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田节水工作的意见》,20xx年年底农业部办公厅印发《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中央财政也进一步加大了农田节水技术的补贴力度,拟从今年开始到2015年的4年中投资380亿元,完成3800万亩的节水增粮面积。
“十二五”期间将是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下的水溶性肥料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主导市场发展的新阶段,水溶肥市场前景广阔。由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制定的水溶肥料化工行业标准有望出台,届时水溶肥产品将出现现行农业行业标准之外的第二套标准,质检中心(上海)相关负责人表示化工行业标准属推荐性标准,企业可以选择执行。业界呼吁有关部门出台考虑全面的水溶肥料国家标准,以推动水溶肥行业的健康发展。
3.各方对水溶肥的看法
3.1厂商观点
据中国农资传媒的调查(中国农资报20xx.6.8)显示:厂家对水溶肥发展前景普遍看好,但是我国的分散种植现状阻碍了水溶肥的发展,设施配套问题是水溶肥行业快速发展的最大“拦路虎”。业内企业认为水溶肥企业应该更深入地研究如何实现肥料和设备的’对接以及产品技术质量方面的提升。被调查者表示水溶肥的大范围推广,需要政府大力支持,比如依托农技推广部门进行理念和设施的推广,同时希望能够在研发方面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
3.2消费者观点
总体来说,农民的用肥料观念仍难改变。农民用惯了复合肥有了经验,一下子很难改变去接受水溶肥,尤其是对于高价更难接受。农民在选肥料时,会把水溶肥成本和传统复合肥进行对比,如果价钱高得太多,农民还是宁愿买传统肥料而不买水溶肥。滴灌喷灌设施齐全的合作社、大户接受水溶肥的程度要比散户高。
4.水溶肥发展前景
目前,水溶肥消费区域主要集中在大棚蔬菜生产基地、果树生产基地以及一些花卉等种植区,辽宁、河北、山东、新疆、四川、广西、云南和海南等地区是水溶肥的重点消费区域。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将逐步采用微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这意味着现在用肥总量的近一半都将通过微灌系统施用,适用于微灌系统的水溶肥市场前景广阔。
水肥一体化已被正式纳入“国家农业十二五规划”,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土地集约化扩大,水溶肥使用范围也将逐渐由经济作物向大田作物扩展。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表示:“当下,水肥一体化不仅应用在经济作物,还要应用于大田作物上。据统计,目前我国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达3100万亩,其中2600万亩都是大田种植,预计到20xx年,应用总面积可能达到1亿亩,其中大概8000万亩主要是大田作物。”据专家分析,虽然目前水溶肥只占国内化肥市场份额的1.6%~2.5%,但预计未来水溶肥市场份额将增至10%左右,这将给水溶肥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业内人士对其前景普遍看好。
5.建议
水溶性肥料仍处于前期预研阶段,技术还不成熟,距离产业化生产还有较大距离。因此,新型肥料的研制、生产与推广需要稳步发展,不能急于求成。
5.1开发大量元素水溶肥产品
国内水溶肥行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生产水溶肥的企业有很多,但是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水溶肥先锋。在目前政策利,国内尚未出现水溶肥霸主的形式下,我们可以与四川、湖北、云南等地具有原料优势的厂家合作,借助自身营销网络开发销售大量元素水溶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水溶肥具有用量大,使用范围广的优势;并且按照现行大量元素水溶肥标准《NY1107-20xx》在大量元素水溶肥水溶肥中可以适量添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使用得当的话效果显著,农民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作为开发水溶肥产品的新手,可以通过学习品质管理手法,推动全面质量管理等方法来确保产品质量。但是在现阶段水溶肥标准不完善,市场混乱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过分追求产品品质,导致质量水平大于价格水平,造成价值过剩和浪费。产品质量的标准应有市场决定而不是工厂决定,做到满足市场需求即可。随着水溶肥行业的逐渐规范,我们也应当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在产品包装规格上,我们可以学习康朴的水溶肥产品模式,做到包装齐全,大中小包装都有,满足种植园和小户的不同需求。但应将包装规格放在大包装上,随着土地流转和种植基地的发展,以及水肥一体化的发展,全水溶性的大包装水溶肥应有比较大的市场前景。
其他种类水溶肥不应成为我们目前发展的方向。1.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工艺复杂,技术水平与国外厂家有一定差距,没有竞争优势。2.含氨基酸、腐殖酸和有机水溶肥从种类数量上来说占据了水溶肥总数的48%,但需求量最大的还是大量元素水溶肥,并且这3类水溶肥厂家众多,产品良莠不齐,市场认可度低。
5.2销售
水溶肥作为高价格的新型肥料,为在市场上推广开,首先要打破基层销售人员及农民形成的传统肥料的束缚,灌输水溶肥的先进理念,让农民自觉意识到其真正优势,通过试验示范将水溶肥的优势直观的展示给农民。
在销售渠道方面,可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终端零售商要控制好,防止零售商过多导致的价格混乱,影响零售商积极性。
5.3技术推广
我们的肥料从生产、技术、产品方面会有同质化,最后竞争就在服务。现有推广服务人员和销售人员对水溶肥产品及其使用方法并不精通,尤其是如何使用滴灌、喷灌设施进行科学施肥,技术力量相当欠缺。我们应加大对销售及农化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为产品的推广打好基础。
由于农民对新型的水溶性肥料缺乏认识,在选择肥料时往往依赖于零售商的推荐。因此,我们要重视对零售商和农民的培训,致力于改变农民的传统施肥习惯,提高农民的用肥水平和使用技术,最好能为农民提供施肥生命周期内的整体解决方案。我们要从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出发,实实在在地做好农化服务,给老百姓把问题解决了他们才会认可,水溶肥才会有市场。
氨基酸在肥料中有什么作用呢?
氨基酸在植物生长中作用有三:
1)有机氮养分的补充来源;
2)金属离子的螯合剂。氨基酸具有络合(螯合)金属离子的作用,容易将植物所需的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钙、镁、铁、锰、锌、铜、钼、硼、硒等)携带到植物体内,提高植物对各种养分的利用率;
3)酶促制剂。氨基酸是植物体内合成各种酶的促进剂和催化剂,对植物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氨基酸在土壤中容易被细菌同化、分解,因此不宜作为基肥在土壤中施用,而是制成叶面肥料,喷在叶片上让植物直接通过叶面吸收氨基酸和其他元素。
氨基酸(amino acid):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
什么样的肥料含氨基酸氨基酸肥有什么作用
1、氨基酸肥是指含有氨基酸类物质的肥料,尚无国家标准。
2、氨基酸肥料是以植物氨基酸作为基质,利用其巨大的表面活性和吸附保持能力,加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营养物质(氮、磷、钾、铁、铜、锰、锌、铝、硼等),经过赘合和络合形成的有机、无机复合物。这种肥料既能保持大量元素的缓慢释放和充分利用,也能保证微量元素的稳效和长效。具有增强植物呼吸作用,改善植物氧化还原过程,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的良好作用。
农用氨基酸相关知识?
按原材料来分的话,氨基酸水溶肥料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大豆、豆粕、玉米麸、花生麸的发酵产物以及豆制品、味精、木材加工的下脚料等植物源蛋白;另一类则为动物毛发(羽毛、猪鬃等)、动物血液、内脏、皮骨、低脂鱼粉、蚕蛹、以及屠宰场废弃物等动物源蛋白。
氨基酸肥料的优势
1、氨基酸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氨基酸中的甘氨酸它可以增加植物叶绿素的含量,促进作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利用,为光合作用增加动力,使光合作用更加旺盛。
2、多种氨基酸混合营养效果好。
氨基酸混合肥效作用高于等氮量的单种氨基酸,也高于等氮量的无机氮肥。大量氨基酸以它的叠加效应提高了养分的利用率。
3、肥效快。
氨基酸肥料中的氨基酸可以为植物的各个器官直接吸收,在光合作用下被动吸收或渗透吸收,使用后短期内即可观察到明显效果同时可促进作物的早熟、缩短生长周期。
4、改善作物品质。
丰富的氨基酸种类可以提高农作物品质。如粮食蛋白质含量增加3%,棉花花绒质好,纤维长;蔬菜适口性好,味道纯正鲜美粗纤维减少花卉花期长花色鲜艳香气浓郁瓜果类果大色好糖份增加可食部分多耐贮性好而且转换效益显着。
5、清洁无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氨基酸肥料施在地里的肥料无残留,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保水保肥力和透气性能,起到养护、熟化、改良土壤的作用。
6、代谢功能增强,抗逆能力提高。
氨基酸被作物吸收后,可强化其生理生化功能。作物茎杆粗壮,叶片增厚,叶面积扩大,干物质形成和积累加快作物能够提早成熟也由于自身活力增强抗寒抗旱、抗干热风、抗病虫害抗倒伏性能提高,从而实现稳产高产。
7.根系发达,吸收力强
氨基酸对作物的根系发育有特殊的促进作用,许多农科人员称氨基酸为“根系肥料”,对根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刺激根端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与增长,使幼苗发根快,次生根增多,根量增加,根系伸长,终导致作物吸收水份和养份的能力大大增强。
8.对地上部分营养体生长的影响
在养份供应充足的基础上,氨基酸的刺激作用可使植株地上部分营养体生长旺盛,表现在株高、茎粗、叶片数、干物质积累等方面。
9.对产量和构成因素的影响
氨基酸对不同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是不同的,对粮食作物,穗多、粒多、千粒重等起到增产作用,前期对分蘖、减少空秕率均有良好的效果。氨基酸对作物生理代谢及酶活动的影响
氨基酸进入植物体内后,对植物起到刺激作用,主要表现在,呼吸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增加,各种酶的活动增强,从而使果实提前着色成熟,取得高产、提高产值。
腐植酸、氨基酸、海藻素和鱼蛋白
目前,我国腐植酸肥料生产企业有1000多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腐植酸肥料生产国。腐植酸肥料是利用泥炭、褐煤等原料,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制取含有大量腐植酸和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氮、磷、钾及某些微量元素的产品。相当于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肥,属于典型的绿色环保型肥料,能起到改良土壤、增加有效养分、刺激作物生长等作用。
腐植酸的功能特性:
1、对氮肥的增效作用。氮肥多以碳酸和尿素为主,铵态氮性质不稳定,极易挥发,与腐植酸肥料混合后,因腐植酸含有羧基、酚羧基等官能团,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可以减少铵态氮的损失。
2、对磷肥的增效作用。速效磷肥施入土壤,可溶性磷很容易被土壤固定。增施腐植酸类肥料后,能抑制土壤对水溶性磷的固定,减缓速效磷向迟效、无效态转化,降解的硝基腐植酸增加磷在土壤中的移动距离,促使根系对磷的吸收。
3、对钾肥的增效作用。腐植酸含有官能团可以吸收储存钾离子,既可防止其在沙土及淋溶性土壤中随水流失,又可防止粘性土壤的钾的固定。腐植酸的某些部分为黄腐酸等低分子腐植酸,对含钾硅酸盐、钾长石等矿物有溶蚀作用,可以使其缓慢分解,增加钾的释放量,提高速效钾的含量。
4、对微肥的增效作用。土壤中有相当数量的微量元素储备,但可被植物吸收的有效部分太少。腐植酸与难溶性的微量元素可以发生络合反应,生成溶解性好、易被植物吸收的腐植酸微量元素络合物,有利于根部吸收或叶面吸收,促进植物将吸收的微量元素从根部向地上部分转移,从部分叶片向其他叶片扩散。
5、对土壤的间接作用。腐植酸还可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裂化和土壤被侵蚀。在物理方面,它可以增加土壤持水量,提高其抗旱能力,同时使土壤颜色变暗,有利于太阳能量的吸收;在化学方面,它具有调节土壤的pH值,改善和优化植物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在碱性条件下作为一种天然螯合剂与金属离子促进其根部吸收等作用。
鱼蛋白是将低值鱼虾纹碎或磨碎后,利用自身酶或微生物的分解消化作用,将蛋白质降解成低分子肽类和氨基酸等。
鱼蛋白肥是一种新型高效肥料,包括冲施肥、叶面肥、水溶肥等多种类型。该肥料利用现代生化成型技术,以深海鱼类提取的鱼蛋白为主要原料
鱼蛋白肥料特点:
1、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
2、改善长期使用化肥引起的土壤板结问题。
3、促进土壤微生物迅速繁殖,活化了土壤养分,增加土壤肥力。
氨基酸是土壤中主要的有机氮化合物,占土壤全氮的15%~60%。土壤中的氨基酸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动植物及其代谢产物等。
氨基酸是土壤有机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微生物的重要营养源,土壤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可以利用氨基酸为前体,通过生物途径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刺激植物的生长,调节植物的生理过程。
氨基酸类肥料主要是氨基酸螯合多元微肥
氨基酸作为肥料使用时,主要是有机氮的补充来源,金属离子的螯合剂。氨基酸具有络合(螯合)金属离子旳作用,容易将植物所需的中微量元素(钙、镁、硅、硫、硼、锰、锌、铁、铜、钼、硒)携带到植物体内,提高植物对各种养分的利用。
氨基酸肥料的功能特点:
1、多种氨基酸的混合使用营养效果较好,多数氨基酸单施的肥效作用低于等氮量的无机氮肥,多种氨基酸混合肥效作用高于等氮量的单种氨基酸,也高于等氮量的无机氮肥。
2、肥效快,氧基酸有机肥中的氨基酸可以为植物的各个器官直接吸收,使用后短期内即可观察到明显效果,而无机肥、有机肥需降解,在光合作用下被动吸收或渗透吸收。
3、氨基酸是植物体内合成各种酶的促进剂和催化剂,对植物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4、施用氨基酸螯合微肥容易将植物所需的中微量元素携带到植物体内,提高植物对各种养分的利用率,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并改善农产品品质。
海藻素是经过生物技术从海藻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富含植物生长调节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调节剂和海藻酸、维生素、低聚糖等植物活性因子以及矿质元素、鳌合金属离子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海藻提取物还富含大量的非含氮有机物,陆生植物无法比拟的海藻从海水中吸收并富集的钾、钙、镁、铁、锌等矿物质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能被植物快速吸收和利用,刺激或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海藻肥便是海藻经过特殊的生理生化工艺将海藻中的精华物质提取出来制成的一种粗粉、液体或脱水干粉,富含易被作物吸收的以有机态存在的营养元素和调节植物生长的活性物质,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肥料。
海藻肥料特点:
1、可促使植物细胞快速分裂生长。
2、增加植物所需要的营养,提高作物抗逆性。
3、促进根系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并改善农产品品质。
4、含丰富的海藻活性物质和有机质,可激活土壤有益菌群,提高肥料利用率。
5、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破除土壤板结,培肥地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31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