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5部门联合印发《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促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就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和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打造等方面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其中明确提出,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实行与农机作业量挂钩的分年度兑付补贴资金的操作方式。
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广节水节料饲喂、节水清粪等实用技术装备,实现源头减量。支持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建设粪肥还田利用种养结合基地,加强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管理。因地制宜推广堆沤肥、沼气发酵、异位发酵床等粪污处理技术,建设田间贮存和输送管网设施,推进管网式、拖管式等施肥方式,加快推进畜禽粪肥机械化还田利用,开展畜禽养殖业氨排放控制,协同推动氨气等恶臭物质治理。打造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推动畜禽粪污由“治” 向“用”转变。
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在秸秆资源丰富的县(市、区、旗)全域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行动,以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为主攻方向,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建立秸秆资源台账数据平台,进一步摸清资源底数。因地制宜推广秸秆深翻粉碎还田、腐熟有机肥还田等技术,加大秸秆腐熟菌剂和复合菌剂等配套产品开发应用,提高秸秆科学还田水平。鼓励养殖场和企业利用秸秆青贮、黄贮、微贮等饲料化利用技术,打捆直燃、成型燃料等能源化利用技术,食用菌基质、栽培基质等基料化利用技术,以及纸浆、人造板材、可降解器具等原料化利用技术,促进秸秆产业化、高值化利用。建设一批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推广应用可操作可落地的秸秆利用模式。按照合理运输半径,建设县有龙头企业、乡镇有收储组织、村有收储网点的秸秆收储运体系。
推广农业减排固碳技术。指导先行区和示范区制定农业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稻田水分管理、农田氮肥减量增效、牛羊精准饲喂、渔船渔机节能等减排技术,推动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农业散煤清洁能源替代。选育推广高产、优质低碳农作物品种和高产低排放畜禽品种,降低单位产品甲烷排放强度。加快改造农业机械设备,淘汰老旧农机装备,推广新型节油节能农机装备。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旗)建设规模化沼气(生物天然气)工程,利用设施棚顶等发展光伏农业,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
落实绿色生态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聚焦耕地资源保护、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等重点任务,制定针对性扶持政策,加快构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持政策体系。探索耕地地力 保护补贴与保护行为相挂钩的补贴发放方式, 鼓励农民采取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和生物可降解地膜 使用等措施,提高补贴精准性。 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实行与农机作业量挂钩的分年度兑付补贴资金的操作方式,指导开展报废更新补贴,加快耗能高、污染重的老旧农机淘汰。开展土壤健康等绿色指数保险试点。
来源:第一农机财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2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