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鸡养殖技术
珍珠鸡的生物学特性
珍珠鸡喜温暖、怕寒冷,在我国气候炎热的南方地区能顺利度过盛夏且不影响产蛋,但对低温的适应性较差。珍珠鸡两翅较发达,喜短距离飞翔,平时爱活动,能整天不停地走动,并喜攀于高处栖息。珍珠鸡性情温顺、喜群居,但对异性有较强的选择性,且母鸡有较强的就巢性。珍珠鸡的食性较广,且特别喜欢采食青绿饲料。珍珠鸡胆小、机敏,易受惊吓,平时喜欢发出有节奏的呜叫声,如发生异常情况时,则叫声更加响亮。
珍珠鸡养殖技术
珍珠鸡的经济价值
珍珠鸡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特种禽类,其肉质细嫩,脂肪含量低,且味道鲜美,适口性好,具有特种风味。其肉还具有特殊的对人的神经衰弱、高血压、妇科病等营养滋补的功能。珍珠鸡骨骼纤细,头颈细小,但胸、腿肌肉发达,屠宰率高,可食用部分多。珍珠鸡的生产性能较高,母鸡开产较早,商品珍珠鸡的料肉比较低。另外,珍珠鸡对饲养条件和设备要求不高,进一步提升了饲养珍珠鸡的经济效益。
珍珠鸡的品种
珍珠鸡的育成品种较多,除了目前我国饲养量较大、由法国育成的嘉乐和伊莎两个育成品种外,还有由前苏联育成的银斑珍珠鸡、西伯利亚白珍珠鸡和萨高尔斯白胸珍珠鸡以及美国育成的优良品种(品系)。
法国嘉乐珍珠鸡是目前世界上饲养量最大的一个品种,其头部清秀,头顶无冠,只有尖端向后呈红色的肉锥,酷似古代武夫的头盔,俗称盔顶珍珠鸡。该珍珠鸡面部淡青带紫、脸颊下部两侧各长一心状肉垂。喙大,坚硬且端尖,根部有软骨性小突起。喉部有软骨性的肉瓣,色淡青呈三角形。颈细长,中央有针状羽毛。全身羽毛黑中带灰,并布满大小如珍珠的白点。珍珠鸡公母同色,母鸡肉垂小,色淡无弹性,反应较迟钝;公鸡肉垂较为发达,颜色鲜红并富有弹性,但较为粗糙,反应较母鸡灵活。
珍珠鸡养殖技术
环境条件与设备
珍珠鸡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因此珍珠鸡的饲养场应建在地势高燥、通风良好、利于排水的地方。鸡舍应坐北朝南,远离闹市和居民点。鸡舍要求保温隔离性能良好,冬暖夏凉、通风排水顺畅,其他要求与家鸡饲养条件相同。
选种与繁殖
1.选种
珍珠鸡的选种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形态特征应符合品种的要求。其次是体重及生长速度应符合各种群要求:如国内普遍饲养的嘉乐珍珠鸡,其体重要求在9-12周龄时达到1.4千克,18周龄1.6千克,成年体重则为2.2-2.5千克,体重过重或过轻者,均不宜作种用。
第三是繁殖能力应符合种群特征:一般要求种珍珠鸡28-32周龄性成熟,32周龄开产,每只母珍珠鸡从开产到淘汰的52周时间内应产蛋210-220枚。
2.配种
野生珍珠鸡喜欢公母配对生活,而且目前仍保持有这种野性。人工饲养条件下,如采用地面平养、自然交配的饲养模式,公母比例应为1:(4-6),但自然交配时种蛋的受精率很低,一般只有40%左有,最高也不超过60%。因此,采用自然交配时,种珍珠鸡应在22周龄时组群,且最好采用小间组群,每小间饲养母珍珠鸡60-80只,但种蛋的受精率仍会受到影响。因此,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可使种蛋受精率达到85%以上,同时可将公母比例提高至1:(6-8)。
珍珠鸡的人工授精技术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技术,为使种珍珠鸡尽早适应人工授精的操作,当种珍珠鸡在25周龄时,应转人种鸡笼内饲养。由于种鸡在育成期一般采用地面平养的模式,为缓解应激反应,转群应在夜间进行,且转群前应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等抗应激药物,并尽量减少生人及其他异常动静的刺激。
待珍珠鸡基本适应笼养生活环境时,应马上开始对公母鸡进行人工授精的训练和调教,其内容主要是对种公鸡的采精训练和对种母鸡的翻肛训练。开始时,实施人工授精的人员每天应穿着固定的服装,尽可能多地进入鸡舍接触和抚摸种珍珠鸡,使其习惯人的接近,然后进行抓鸡训练,待种鸡熟悉这些动作后,即可正式开始采精和翻肛训练。但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专人负责,动作应轻稳、迅速、准确,切不可急躁、粗鲁,同时还应避开上午产蛋时间。
在实施珍珠鸡人工授精时,公珍珠鸡一般每周采精2次或5天采精一次,精液的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40分钟;母珍珠鸡则每5天输精一次,每只母珍珠鸡每次的输精量为0.013-0.015毫升纯精液,而且母珍珠鸡的输精一般在傍晚进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24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