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在条件较好的地方 种植 ,那么红薯种植的 方法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红薯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红薯种植技术 一、 苗床育苗: 催芽育苗是整个反季节栽培的重要环节,育苗时间适当提早于2月中旬把种薯,移入保护地苗床育苗。
苗床使用双层薄膜保护,种薯整齐排列,盖一层细土后平铺一层地膜,再拱架盖一层薄膜,以提高苗床地温。
及时在平铺地膜上打孔引苗,以免晴天高温烧坏嫩苗。苗床第1个月每7天喷1次水,l个月后每星期喷2次水肥,(株高达15厘米时)每7-10天剪一批,自第1次剪菌开始每星期喷2次水肥,浓度适当加大,保证再生幼苗养分供给。 二、施足基肥 选择沙壤土地块,早春结合耕翻亩施农家肥2-3吨,尿素15公斤,磷肥20公斤。 三、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可以起到增温保墒作用,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增加土壤的昼夜温差,种植红薯一般可采用高垄覆盖双行交错栽插方式,整距60厘米,覆盖面50厘米,小行40厘米,株间交错,株距33厘米,亩留4000株左右,垄高适中,如栽植期间过于干旱,可采用平盖平栽,以利幼苗生长。
四、适时早栽 适时早插,合理密植: 4月中旬是幼苗插植适期,此时常年早春气温回暖基本稳定,栽秧适期是晚霜结束后10厘米地温达15℃以上时即可开始栽秧,上年冬或当年初提早翻耕晒白,种植时再起垄整畦。畦带为宽50cm,4月上、中旬根据苗床出苗速度陆续剪苗插植,采用线平插方式,增加薯苗入土节数以提高结薯数。每亩插3500-4000株,株距33cm左右。
插植时间不宜超过4月20日,否则收获时间推迟,将影响连作晚稻的插秧季节 适时早栽是红薯增产的关键,在适宜的条件下,栽秧越早,生长期越长,结薯早,结薯多,块根膨大时间长,产量高,品质好;栽秧过晚,生长期缩短,红薯少而小,产量低品质差,栽秧适期是晚霜结束后10厘米地温达15℃以上时,(4月中旬左右)地膜覆盖可适当提早、即可开始栽秧,为提高栽秧质理确保苗旺,栽秧时要剔除“老硬苗”和弱病苗,选用壮苗栽插,栽时最好将大小苗进行分级,分别栽插,使其均衡生长,为防治红薯黑班病,可用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秧苗基部2-3寸、10分钟。红薯应在保证成活的基础上争取浅栽,栽插深度一般以5-6厘米为宜,栽插时要求封土严密,深浅一致,使叶片露出地面,浇水时不沾泥浆,秧苗露头要直,秧不宜露的过长,以防大风甩苗影响成活。 四、田间管理 1、扎根缓苗阶段的管理,扎根缓苗阶段是从栽后长出新根到块根开始形成,历时1个月左右。
红薯定栽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以保证全苗,栽秧后,如遇大旱,应及时浇缓苗水,以利扎根成活。一般在栽插后,要浇一次,以后每隔10-15天中耕一次以松土,提温,消除杂草,促进植株迅速生长利于根形成。 2、分枝结薯阶段管理,栽插后30-40天随着温度升高,茎叶生长加快,块根继续形成膨大应及时加强水肥管理,如遇天旱可随水亩追5-8斤尿素,浇后要及早中耕松土保墒, 3、茎叶盛长块根膨大阶段的管理,7月上半旬至8月下旬此期茎叶盛长块根膨大,叶面积系数达到最大,一般在这一时期,要做到促中有控控中有促。
此期正值雨季,温度高,植株生长快,为防止徒长,可用50PPM的多效唑液在田间均匀喷打,以叶面沾满药液而不流为佳,在此期,地下部块根迅速膨大,如遇伏旱,需浇水,但水量不宜过大,为促进薯块膨大,可亩用膨大素一袋(12)克兑水15公斤隔7-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4、茎叶衰退块根膨大阶段的管理,8月中下旬后,红薯生长后期,茎叶由缓慢生长直至停滞;养分输向块根,生长中心由地上转到地下,管理上要保护茎叶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块根迅速膨大。管理 措施 ,保证土壤含水量,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如天气久旱无雨,土壤干旱,会使茎叶早衰影响碳水化物的形成、积累,造成减产,因此要及时浇小水,但在红薯收刨前20天内不宜浇水,若遇秋涝,要及时排水,以防硬心与腐烂,在 处暑 前后红薯叶进入回秧期。为防止早衰,延长和增强叶中的光合作用,促进薯块肥大,进行叶面喷肥,亩用磷酸二氢钾半斤兑水30-40公斤进行喷打,每隔15天喷一次共喷两次,如配合使用膨大素效果更好。
5、摘顶。当红薯主茎长至50厘米时,选晴好天气上午摘去顶芽;分枝长至35厘米时继续把顶芽摘除。此法可抑制茎蔓徒长,避免养分消耗,促进根块膨大,可增产20%~30%。 6、裂缝灌肥。
红薯进入块根膨大期,表土层会出现裂缝。此时,每亩用清水粪肥750~1000公斤,对磷酸二氢钾500克(也可用过磷酸钙5公斤、草木灰50公斤,分别用水浸泡过滤),混合在粪肥中,早晨或傍晚沿裂缝灌施,灌后用土填塞裂缝,可增产20%~30%。 四、喷缩节胺。当红薯秧长至50~60厘米长时,每亩喷缩节胺10毫升或助壮素20~25毫升,能起到控上部促下部、促使块根迅速生长作用,可增产15%~20%。
五、适时收获 红薯的块根是无性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标准和收获期,但收获的早晚对红薯产量、留种、贮藏、加工利用,轮作倒茬都有密切的关系,收获过早会降低产量,收获过晚会受低温冷害的影响,红薯的收获适期,一般是在气温下降到15℃时开始收刨,气温在10℃以上或地温在 12℃以上即在枯霜前收刨完毕,一般在 寒露 前后收刨完毕。 红薯种植要点 苗床育苗 催芽育苗是整个反季节栽培的重要环节,育苗时间适当提早于2月中旬把种薯,移入保护地苗床育苗。苗床使用双层薄膜保护,种薯整齐排列,盖一层细土后平铺一层地膜,再拱架盖一层薄膜,以提高苗床地温。
及时在平铺地膜上打孔引苗,以免晴天高温烧坏嫩苗。苗床第1个月每7天喷1次水,l个月后每星期喷2次水肥加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染,保护幼苗茁壮成长。(株高达15厘米时)每7-10天剪一批,自第1次剪菌开始每星期喷2次水肥,浓度适当加大,保证再生幼苗养分供给。
施足基肥 选壤土择沙地块,早春结合耕翻亩施农家肥2-3吨,尿素15公斤,磷肥20公斤。 红薯栽培技术 一、选用良种 红薯除部分食用外,大部分用作饲料加工和加工淀粉。因此,宜选择高淀粉型红薯良种豫薯868、YS86、湘幅1号、SL—19、湘薯17号等品种,这些品种出粉率高,产量稳定,抗性强,种植效益比普通品种高。 二、培育壮苗 育苗要求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育苗方法主要有温床育苗、薄膜育苗和露地育苗三种,高产栽培一般选用温床育苗。 (一)温床育苗 1、苗床选择 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方便、避风向阳、3—5年未种过红薯的疏松土壤作苗床,育苗前耕翻、耙平、整细。 2、苗床制作 苗床一般做成宽1.3m左右,便于盖膜,长度视地形和需要而定(一般每亩大田需苗床10m2左右),深度40—50cm(以厩肥、农作物、秸秆为酿热材料),床底挖成龟背形。
3、填放酿热物 床坑挖好后,将新鲜猪牛粪、作物秸秆等酿热物分层垫放,厚度50cm左右,如秸秆比例过大,可泼一些新鲜人粪尿,促发酵。然后在酿热物上铺5—8cm厚的肥土。如不挖坑,在平地做堆床的,四周要用稀泥封闭,防止散热。 4、适时排种 温床育苗可选择栽插前1个半月左右排种,露地育苗要求土温在14℃以上才能排种,根据以往 经验 ,我市温床育苗一般3月上旬进行,露地育苗推迟10—15天。
要选择中等大小(150—220克),皮色鲜明无病斑的健壮薯块,亩(大田)用种量75—90公斤,排种密度13cm×16cm,每平方米排种量22.5—25公斤。排种前先消毒,将种薯用70%甲基托布津700倍或25%多菌灵粉剂500倍液浸10分钟即可。排种时薯块头部朝上,底部朝下,大薯排深小薯排浅。
排种后复土,复土不宜过厚,只要种薯不外露,就可盖土后用地膜低拱覆盖保温。 5、苗床管理 (一)要坚持前期高温催芽,中期适温长苗,后期低温炼苗?。
番薯种植方法如下:1.育苗:早熟品种宜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三层保温育苗,提早出苗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早供应市场;常规栽培可采用小拱棚+地膜两层保温育苗。2.栽插:平均气温15℃以上时,可剪苗栽到大田,由于前期气温较低(4月下旬-5月中旬),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种植密度4000株/667平方米,株距20cm。
3.追肥:提苗肥:在插后15天左右结合第一次中耕每667m2追施稀薄人畜粪750—1000kg或尿素2.5kg。结薯肥:在分枝结薯阶段追肥,一般在插后一个月内结合第二次中耕进行,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4.病虫害防治:甘薯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软腐病;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选择疏松的新开红、黄壤或实行水旱轮作,可有效避开病害和地下害虫。
地上害虫主要有斜纹夜蛾、甘薯麦蛾,7-9月为害,在害虫1-2龄期,叶面喷施5%抑太保1000-1500倍液防治。
如果你开始打算在院子里种点东西,红薯是个不错的选择。相对于其它水果和蔬菜,红薯产量高且容易管理。
如果你有一小块地,种上这些古铜色的块茎,过一段时间晚餐就可以吃上自家地里种出的红薯了。
按以下步骤种植你的红薯并从育苗开始吧。
怎么样种植红薯,是种植红薯系列教程的一部分,教程还包括培育幼苗、准备好你的园子、种植你的红薯。
1、在院子选一块地。?红薯主要生长在地下,不需要太多地上空间。
然而,他们喜欢温暖的环境,所以尽量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特别是如果你生活在北方)排水良好的地点。
2、松土。?红薯是块茎植物,在土里生长。
要让它们长得好,必须深耕土地约30厘米,并把土壤弄松散,如有必要,加入园艺土壤。
3、处理土壤。?要想有好的收成,肥沃的土壤很重要。
在表层覆盖一层营养土,把大块的石头捡走。测一下土壤的Ph值。通过添加泥炭土或草木灰,调节酸度或碱度,达到中性的pH值。
这叫做土壤改良。你可以在园艺中心或商店买到pH测试套装。土壤调理增加养分,可以选择沃叶微生物菌剂。
4、确定种植时间。
因为红薯喜热,它们需要有温暖的土壤,才能蓬勃生长。所以最早要到春天,最后一次霜冻后一个月,才能种植幼苗。
5、覆盖薄膜。?在地面覆盖薄膜保持热量,帮助红薯生长。
如果你在特别寒冷的地区,在红薯种植后覆盖上黑色地膜或类似的保温材料。
1、整地
整地要在晴天进行,土要打碎、打细。整平后,肥料条施在垄底,垄距80厘米,垄高20厘米左右。
肥料可使用专用有机复合肥。
2、育苗
选择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无病虫害的种薯,薯块100-250克。排种密度为薯块间隔3厘米左右,种薯排好之后覆土,厚度2-3厘米,不能超过5厘米,以免影响出苗。
3、栽种
薯苗长20-25厘米,有6-8张完整叶片时,可以剪苗栽种大田。栽种时,将4个节位水平插或斜插入土中,干旱时将两叶一心露出地面,其余叶片埋入土中,以利薯苗成活和结薯分散均匀,提高商品率和产量,种植密度4000株/667平方米,株距20厘米。
4、田间管理
番薯耐旱适应性强,土壤持水量宜控制在60-70%,遇雨天要加强管理,注意减少田间积水现象。在插后15天左右结合第一次中耕施提苗肥。结薯肥在分枝结薯阶段追肥,一般在插后一个月内结合第二次中耕进行,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
5、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黑斑病、紫纹羽病;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番薯叶甲。发现病虫害及时对症防治。
扩展资料
红薯生长条件:
1、温度:红薯喜温、怕冷、不耐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30℃,温度低于15℃时停止生长。
2、光照:红薯喜光,是短日照作物。植株生长过程中对光能要求高,属不耐阴的作物,从茎叶期开始光能时间长生长期就长、光合效率就越高,反之则会降低光合效率,影响植株生长。
3、水分:红薯耐旱适应性强,土壤持水量宜控制在60-70%,适宜的水分条件可以满足不同生长期的需求。
芽期、苗期、茎叶期、分枝结薯期等阶段土壤持水量宜在60-80%。
4、土壤:红薯耐酸碱性好,土壤环境适应性强。其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宜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土质良好、灌排能力强、pH值在4.2-8.3之间的地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2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