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热亦称母猪产褥热,即母猪产后1到3天,因子宫感染引起高热。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常会导致病猪久卧不食,极易继发乳房炎,严重的还会导致乳房化脓性破溃。以下详细介绍母猪产后热症状,如何防治母猪产后热:
对于能繁猪场来说,母猪产后热可以说是生产过程中始终无法回避的课题。它多发生于母猪产仔后1~3天之内,也有产仔后一周内发病的,但均以高温为主要临诊症状表现。
如果这时兽医能及时发展,立即用药进行有效治疗的话,通常是可以的。但是,若母猪一旦得过这个病,常会在下次产仔时再次发生。并且,由于该病常造成母猪产奶量急剧下降,便会母病及子,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仔猪死亡,给养猪户带来比较大的损失。
临床症状
通常母猪发病,体温会升高,呼吸急促,畏寒颤栗;这时候,它几乎不食,粪便呈球形、较硬;拒绝仔猪哺乳,乳房呈红色,触诊乳房肿胀;阴道有臭味、脓性分泌物流出等。
若是仔细的兽医,会发现母猪在产后第二天采食量减少,耳尖有点热等非正常状况。特别是母猪分娩时,再有难产过程,并且该母猪上次产仔之后有过发热、不食的症状和用药康复的历史。这基本可以初步判定病情。
病因分析
动物得病,中医角度,无非是机体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而生。母猪产仔之后处于”气血耗损,正气不支,极易外感六邪”之时,尤以早春季节,气温咋暖还寒,尤其夜间,温度骤然降低,春寒之气侵袭,外感引发伏邪,邪气侵害太阳经致使母猪出现畏寒颤栗之症;粪便呈较硬球形说明母猪阳明经亦有损伤。
若再遇到猪舍污秽不洁,结合母猪拒绝仔猪哺乳、乳房呈红色、肿胀,母猪躲避触诊检查,阴道有臭味、脓性分泌物流出等症状,通常判断在分娩过程中受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感染,造成乳房炎、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等病症。
治疗措施
首先,要清洁卫生、全舍消毒、人工保温。让养殖户立即清理母猪舍内粪便,清理卫生,用碘制剂全舍消毒,猪舍外围消毒,每日一次,连续五天。若是冬天,再增加保温设施,为母猪人工取暖。
其次要清洗子宫。用0.1%高锰酸钾温水溶液冲洗子宫,冲洗后肌注垂体后叶素20万单位,20min后,用20ml注射用水稀释青链霉素各200万注入子宫,连续2日。
再次,就是要使用敏感抗生素,杀菌消炎。肌注头孢喹肟注射液、并配伍解热镇痛药使用,连用5d。
,辅助中药进行调理。可以用三黄汤加减:大黄、黄芩、栀子、黄芪、石膏、桂枝、葛根、柴胡、甘草等,水煎,放至室温,加入葡萄糖适量灌服,连用5d。
预防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母猪的营养和环境管理。给母猪日粮中有充足、搭配合理的营养供给,保证饲料质量。适当通风保温,冬季保温、夏季防暑,避免寒热等外邪侵袭。
其次要搞好猪舍卫生。母猪产仔前15d将猪舍彻底清理干净,用、低毒类可以带猪使用的消毒剂进行全舍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以防生产过程中母猪被感染。
就是药物预防。由于母猪产后热具有复发性,所以对患过该病的母猪要进行药物预防,可以预防本病发生。
以上就是母猪产后热症状,如何防治母猪产后热的具体内容,母猪产后热属六经病,病势较快,与母猪病史、体质,气候变化,圈舍保温、散热、通风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故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杜绝本病的发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23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