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圆线虫病是由兰氏类圆线虫寄生在猪小肠所引起,多流行于雨季和夏季,猪圈卫生不良且潮湿时更普遍。那么就让小编带领大家了解下仔猪类圆线虫病的防治措施。
仔猪类圆线虫病的防治
仔猪类圆线虫病流行病学
(1)发病年龄主要是仔猪,生后即可引起感染,1月龄左右的仔猪感染严重,感染率可达50%.体弱的成年猪和老年猪也可感染。
(2)虫卵和感染性幼虫的抵抗力。未孵化的虫卵在适宜的环境中保持其发育能力达6个月以上,在低温中虫卵停止发育,温度达到50 ℃时和低温到-9℃时虫卵即可致死。感染性幼虫在潮湿的环境下可生存2个月,对干燥和各种消毒药抵抗力弱,在短时间内便可死亡。
(3)流行季节多在温暖的季节,夏季和阴雨天气,特别是猪舍潮湿,卫生不良的情况下流行普遍。
(4)感染途径经口或经皮肤感染,母猪乳头被感染性幼虫污染时,仔猪吃奶而被感染,人工哺乳可通过未经处理的初乳而感染。在猪圈的土壤中的幼虫可通过仔猪的皮肤感染。
仔猪类圆线虫病的症状
当幼虫经皮肤感染时,可引起仔猪皮肤湿疹,同时可带人副伤寒杆菌,而造成死亡。当虫体移行到肺时,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仔猪表现咳嗽,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如果寄生于肠道的成虫数量多时,可引起仔猪营养障碍,肠黏膜充血,出血和溃疡,仔猪表现消瘦、贫血、呕吐和腹痛,可因极度衰弱而死亡,3-4周的仔猪死亡率可达50%。少量寄生时,临床症状不明显,但也要影响生长发育。
仔猪类圆线虫病的预防
(1)保持猪圈舍及运动场清洁卫生,经常用草木灰水,生石灰水消毒地面,用热碱水消毒饲槽。猪床宜用木板或水泥地面,便于清洗消毒,并保持干燥,要勤换垫草。
(2)对猪只特别是怀孕和哺乳母猪及仔猪要经常检查,发现病猪及时治疗,病猪与健康猪分开饲养,防止扩大感染。
仔猪类圆线虫病的治疗
1.龙胆紫(甲紫) 25kg体重以下仔猪每天0.6g,分早、中、晚3次,与牛奶混服,连用2天。
2.四咪唑(噻咪唑,驱虫净) 7.5mg/kg体重,转阴率73.3%;10mg/kg体重,转阴率82.5%。
3.噻苯唑(噻苯咪唑) 50mg/kg体重,拌于料中喂给,有很高疗效。按饲料量的0.01%,连用14d。对严重感染的仔猪有良效。也可按100mg/kg体重配成水剂肌肉注射,对移行的幼虫有效。
4.左噻咪唑(左咪唑) 10mg/kg体重。溶水灌服,混料喂服或温水饮服。
由于该病多发于卫生不良,潮湿的环境下,所以一定要保持猪舍的整洁卫生。以上就是对仔猪类圆线虫病的防治的具体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22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