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到10月,粮食端玉米、小麦迎来上涨,但市场出现震荡后,出现下跌的状态,从整体来看,两者之间的差价也逐渐拉大,小麦在玉米替代中的作用也逐渐减少,相关性也逐渐减弱,但步入到10月中旬后,两者价格纷纷下跌值得大家的关注,出现下跌,何时上涨成为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
玉米端下跌分析
此轮玉米价格的下跌主要集中于山东、东北地区。除个别区域价格上涨外,其它区域的市场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之前分析到玉米价格可能出现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是质量端,特别是作为潮粮与干粮的质量差异导致价格的分化;另一方面来说是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区域之间的联动受到气候天气的影响,关联性逐渐减弱。作为玉米价格风向标的山东及东北区域价格走势较往年有所不同,形成一定区域市场。
作为玉米价格风向标的山东、东北地区的玉米出现下跌,也受到了市场的关注,对于后续市场来说,是否意味着接下来会处于低迷状态。
从山东市场来看,随着秋后玉米上量加之陈粮的走量,市场到货车辆也逐渐增加,对于企业收购来说,压价成为了必然,正处于新旧玉米更替阶段,新玉米价格不稳情况下,整体玉米大跌的概率较小。
与此同时,当季玉米刚刚上市,集中上量较少,基本不会出现大跌,而东北地区来说,当前的玉米上量逐渐增多,整体的报价要低于市场价格。针对当前来说,后续还要看玉米整体的收获数量是否增产或减产,特别是近期的天气变化,导致价格出现一定的震荡起伏。
小麦止步1.6元/斤大关
从整体来看,小麦涨至1.6元/斤大关后,市场涨势逐渐转弱,甚至出现价格回调现象。一方面当前的小麦及玉米之间的价格差逐渐拉大,之前作为饲料加工源的小麦逐渐退出市场,当前的小麦主要用于面粉加工企业,而此次面粉企业补库量基本达到满足,需求降低导致将下降。与此同时,当季玉米的上量,不少的粮食商集中关注玉米变化,对于小麦的市场价格关注度降低,市场博弈降低。
从玉米端来讲,针对2大主粮能否继续上涨来说,玉米端基本状况尚不确定,毕竟随着秋粮收购的逐渐增多,下跌的空间依然较大但是整体的市场还是有一定的支撑力度。
一方面,今年的粮食种植成本偏高,另一方面国际与国内之间的玉米差价缩小。再有,随着养殖端利好情况下,养殖积极性提高,饲料加工端的需求也再次提高,因此,整体来说,后续的玉米价格出现利好的情况较为明显。
从小麦端来讲,伴随着玉米的逐渐上量,小麦掀起风浪的可能性较小,但在年底及春节期间的消费增多,小麦上涨机会较大,但是想要突破1.7元/斤的概率较小。
综合以上分析来说,小麦玉米两大主粮纷纷下跌,但是整体后续的价格会处于一定的稳定状态,对于后市的变化希望大家持续关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21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