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大家对日本大米的高价都是比较熟悉的,但很少知道日本其他粮食作物的价格,其实,在日本,除了大米外,其他的粮食作物无一例外,都是靠进口的,以小麦为例,其每年进口量大约是500-600万吨,占其国内小麦消费量的90%。
而近日,每日粮油收到了关于日本调高其小麦销售价格的消息。
据悉,日本农林水产省发布消息称,今年10月到明年3月期间,其进口小麦向国内面粉制造商的政府销售价格将上调19%。调整之后,5种小麦平均每吨的含税价格为6万1820日元,约合人民币3626元。
即,小麦销售价格将达到1.813元/斤,这要较我国当下的小麦市场价格高出39.5%,较今年的国家小麦托市收购价格高出60.4%。
对此,可能有人会说,日本粮食价格高,是因为他们的收入高,消费得起,其实,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收入的高低都是相对,在日本同样有大量的穷人。
而这,也是每日粮油今天要给大家探讨的话题。
在日本,食品的价格是严格和品质相关联的,一般来讲,其生活必须品的价格扣除相关收入差之后,比国内并不贵多少,但如果更高一些的要求,比如水果、肉类,价格则就明显高出很多。
在日本大多数大米价格集中在十几元一斤,牛奶一公升也就是十几元一盒,但水果价格基本都在二三十元以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日本食品卫生标准是相当严格的,超市、便利店等食品零售店中销售的生鲜食品、便当、熟食等商品,当天销售不完都需要作丢弃处理,甚至为了验货而打开包装的食品,也会被丢弃。
因此,在有关数据的统计中,我们会看到日本的食物浪费非常严重——但这种浪费,和我们想象中的浪费不是太一样,特别是近几年。
我们知道,这两年国内炒得很热的临期食品,其实,在日本更多的临期食品会捐赠出去,免费提供给低收入者。
在日本,最出名的就是食物银行,个人和企业均可捐赠,将一些需要丢弃的临期食品、或者包装打错的食品,免费分发给困难户或者福利设施。
目前,这种形式在日本正在变成一种趋势,2022年5月日本还通过了《减少食物浪费促进法案》,有力的促进了食物银行等机构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一些新型的免费超市也开始出现。
这些都是近几年来日本为应对食品涨价对低收入群体造成冲击所做的努力,一方面即保障了种植者的收益,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我国的一些食品商家不同,日本为了避免出现食物浪费,甚至需要专门出台《食品循环法》,用来鼓励企业对尚在保质期内的食品进行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
除了严格的食品卫生监管外,在日本经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日本民众普遍有一种自信,即使自己已经陷入困境,他们也会有是不是还有比我还困难的人之类的想法。
这也是食物银行等免费食品能在日本良好运转的重要条件。
相对而言,今年3月,上海一家肯德基推出食品银行项目,旨在将店内快要过期的食品放在柜子里免费供一些弱势群体来取用,没成想刚一推出即被哄抢,以至于地上有丢下的无人问津的汉堡,后来不得不改成网上预约的方式。
好在前去哄抢的大部分是一些上年纪的大爷大妈们,可能他们经历过那个缺衣少吃的时代,养成了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习惯。
而对于年轻一代而言,他们正处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也正在树立自己的强大,与六七十年代人羡慕欧美不同,他们更喜欢越来越强大的中国。
也许,随着经济的发展,也会给我们更多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空间。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21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