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麂子的养殖技术 中国有黑麂、赤麂和小麂3种。 黑麂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生小麂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赤麂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任何麂子严禁猎捕、买卖、食用,尤其是黑麂,贩卖是违法行为。 黄麂子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00年8月被列入国家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可以人工养殖繁育,但不可以贩卖,只作为濒危动物繁殖育种。 1、赤麂,又名黄猄。为麂类中最大的1种,体长80~150厘米,肩高约55厘米,颜面部棱长;体背棕褐或暗褐色,胸部鲜棕,后腹毛色从淡黄到纯白,腋部有白色块斑,鼠鼷部、臀部、尾下为纯白色。栖息于密林 、草丛、山地丘陵 ,有时也进入居民点和农田周围。白天活动。单独生活。性机警。以种子、嫩草、青草、树枝等为食。春季交配。妊娠期半年左右。每胎1~2仔。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 2、黑麂。为中国特有种类,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型略小于赤麂,体长约120厘米,肩高约50厘米;耳短圆;侧蹄较其他麂发达;体背毛色棕黑,眼周至额部有1束鲜棕色簇状刚毛,前额、耳与两颊间有呈V字形橙栗色暗纹,腰腹部和四肢暗黑色,臀周、尾下部和鼠鼷部纯白色,边缘深栗色。栖于地势较高多岩石的密林和山坡灌丛中。以嫩枝、叶子、果实、蔬菜、豆类为食。主要在春季产仔,每胎1仔,幼仔约6~10个月性成熟。 数量较少,仅见于中国浙江、安徽、福建等省的交界处。 3、小麂。麂类中最小的1种,也是中国特有种类。叫声如犬吠,故又称吠鹿或犬麂。体长70~90厘米,肩高约40厘米;脸短,颜面棱也比赤麂短;体背毛色变异较大,呈黄褐、棕黑色,颈背中央有1黑色条纹,臀周、尾下、鼠鼷部亦呈白色;蹄小于赤麂和黑麂;泪窝深而圆。栖于地势较低的丘陵、小山的低谷、山坡灌丛。以嫩叶 、幼芽、青草 、果实、种子为食。全年繁殖,产后还可受孕,怀孕期约 6~7 个月,每胎1~2仔。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 、福建 、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台湾。3 种麂中以黑麂数量最少,分布区狭窄,已列为国际濒危动物。 2. 麂子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野生麂子需要两个月才能断奶。 麂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必须有三证齐全才可以饲养。分别是特种养殖许可证,特种养殖经营证,特种养殖运输证。 全年都可繁殖。雌麂8个月龄性成熟,妊娠期6-7个月。每胎1仔。产后就可以发情和怀孕。哺乳期内少数雌麂又开始怀孕,但大多数雌麂在断奶后才发情。圈养条件下育龄母麂平均每12个月产一胎,孕期240天左右,哺乳期2-3个月,少数母麂可产后发情,但极少有两年三次产仔现象。圈养条件下麂子多在9-11月交配,4-7月产仔。 3. 麂子 养殖 麂子可以养殖不犯法,人工养殖的种类基本上都是黄麂,有些地方也叫黄猄。是一种新兴的养殖品种,尤其适合南方农户的饲养,既然作为一级保护兽的梅花鹿可以人工饲养,个人饲养黄麂(黄猄)应该不成问题。 黄麂野生种源较多,但四肢健全的很少。目前各地山林的农户手中大部分猎枪已被上缴保管,大多数猎户靠放置各种型号的铁夹子等土办法捕猎。较常用的锯齿型铁夹分大、中、小三个型号,根据当地各种动物分类放置,一旦踩中,被捕黄麂大多前、后肢骨折断裂,尽管治疗后可能康复,但往往留下残疾,行动不便。 要想引好种,最好在征得当地有关部门的许可下,与猎户合作,采取在黄麂经常出没的林地设置陷阱,阱内填草并铺以网袋和食物、饮水,隔3-5天巡查一遍。这样猎取的黄麂会不留伤残。除此以外,还可以到动物园去商议,因为动物园内人工繁殖的黄麂也是可以引种驯化的。 种麂的运输是引种时必须重视的问题,由于黄麂胆怯、怕光,运输笼设计时要考虑遮光与通气,一般箱体大小应略大于其体型的1/3为宜。常用木制的长方形箱,一端封住,另一端可以上下开启,笨体两侧和顶部各留有3-4个通气孔(Φ=2厘米),箱体顶部、两旁还可留有把手便于提携、搬运。 4. 麂子养殖基地 答:没有区别。野生麂子与养殖的麂子是同类同科属,其实是一样的,只是野外自养和人类圈养的不同,从品种角度没有区别。 麂子是哺乳纲偶蹄目鹿科动物。麂俗称麂子,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成体体重16~25千克,体长75~115厘米。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皮很软可以制革。通称”麂子”。中国分布有三种,分别是黑麂,赤麂和小麂,其中以黑麂数量最少,分布区狭窄,已列为国际一级濒危动物。 5. 麂子的养殖技术难点 獐怎么人工养殖?有哪些养殖方法技术和注意事项? 獐属哺乳纲偶蹄鹿科动物,其皮骨、肉都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尤其从哺乳期幼獐腺胃中取出的乳积块“獐宝”的提取物不仅能治疗消化不良,还有御寒、提高抗病能力的功效。近年来獐的养殖市场也越来越紧俏,那么獐怎么人工养殖?有哪些养殖方法技术和注意事项? 一、獐吃什么饲料? 獐是一个杂食性动物,这为人工养殖獐提供了方便。野生獐以灌木嫩叶及杂草的嫩茎、叶、花、果实、种子为食,常至附近农田吃蔬菜、豆科作物及薯叶、小麦叶等。可供獐食用的野生植物有100多种,单子叶(窄叶类)和双子叶(宽叶类)植物都要吃,但如果青饲料充足,它要挑食。饲养中,黑麦草、苦荬菜,蕃薯藤,莴苣叶、桑树叶、构树叶都要吃。山上的葛藤叶、盐肤木等宽叶类植物的叶獐子最为喜欢。养殖獐的时候可以选用当地易于栽种或野生资源丰富便于收藏的品种灵活加以运用。饲料搭配可以多样化,营养不良时也可以定期补充一定量的动物性饲料如:鱼粉、骨粉(但不能多用,尤其是幼獐,因为幼獐食用这些粘性精料容易发生肠梗阻,营养补充一般以豆饼为好);矿物性饲料如:贝壳粉、食盐;有时也给点维生素。通常情况下,一般最多也就给点食盐,平时都以草料为主。 成年獐的食量每昼夜约1.5到3千克不等,以新鲜饲料为主,冬季新鲜饲料较少时,可添加精料,豆渣(要晒一下,让豆渣干些)、麸皮、米糠、大麦粉(配合使用,少量)、豆饼等都可以作为精料供给。同时,冬季也可以用夏季风干储藏的青料,夏秋季节储存干料时要注意:叶类青料必须在晴天采回,随即摊开晒干,必须防置于干燥通风处,避免受潮霉烂,可以垒垛储藏。备用的干饲料要保管好,注意清洁卫生,定期翻动检查,严防虫蛀、鼠咬。 二、獐饲料怎么种植? 一般饲料的准备:九月初种下黑麦草、十一月下旬开始供应,立春时,即二月份种下苦荬菜,五月初供应,五月种蕃薯,七月开始供应。每样草料都可多茬提食。五月中旬母獐产仔,应提前增加一些营养,以便母獐奶水充足。 当然也可以采取多种模式,如下一种方法也可以: 一年四季饲料:(以獐产下时间为起点)5—6月,以莴苣叶为主,兼喂胡萝卜。莴苣叶都食,胡萝卜也是根,叶都食。7—9月山芋茎;10—11月,山芋根;豆渣,11月下旬一直到4月,以豆渣、麸皮为主,兼喂黑麦草和草料。一年四季,都可喂豆渣和麸皮,其它食物随着季节的改变和獐的喜好而改变。以此食谱准备饲料。 如果种花生或大豆较多,则这二种植物既可作为平时的青饲料,也可晒干作为冬天的饲料。因不知你处植物分布情况,无法一一告知,一般说,宽叶植物都能吃,但一般蚕豆叶它不喜欢吃。具体建议你以后养殖时可以多试试。 三、獐的饲养模式 饲养可采取多种方式,一般采用以下2种。 1、厩养 一般一只獐提供三平方米(如长二米,宽一米半)的地方就可,可以单养,也可以多只一起养,一组獐一雄三雌提供十平方米的地方就可以,如果地方充足,多一点也行。厩底一般需要垫些草料或稻草(铡断),从保证健康方面考虑,厩养的獐还应考虑定期放出獐到活动场地活动、晒太阳。 2、散养 根据养獐的数量,决定圈地大小,四周建围墙,沿围墙适当建一些供獐躲风避雨的小间,以及工作间。 采取哪种方式饲养,要看我们的需要,取獐奶,还是其他用途则饲养方法上可以略有不同 6. 麂子饲养技术 麂子可以养殖,人工养殖的种类基本上都是黄麂,有些地方也叫黄猄。是一种新兴的养殖品种,尤其适合南方农户的饲养,既然作为一级保护兽的梅花鹿可以人工饲养,个人饲养黄麂(黄猄)应该不成问题。 黄麂野生种源较多,但四肢健全的很少。目前各地山林的农户手中大部分猎枪已被上缴保管,大多数猎户靠放置各种型号的铁夹子等土办法捕猎。较常用的锯齿型铁夹分大、中、小三个型号,根据当地各种动物分类放置,一旦踩中,被捕黄麂大多前、后肢骨折断裂,尽管治疗后可能康复,但往往留下残疾,行动不便。 要想引好种,最好在征得当地有关部门的许可下,与猎户合作,采取在黄麂经常出没的林地设置陷阱,阱内填草并铺以网袋和食物、饮水,隔3-5天巡查一遍。这样猎取的黄麂会不留伤残。除此以外,还可以到动物园去商议,因为动物园内人工繁殖的黄麂也是可以引种驯化的。 种麂的运输是引种时必须重视的问题,由于黄麂胆怯、怕光,运输笼设计时要考虑遮光与通气,一般箱体大小应略大于其体型的1/3为宜。常用木制的长方形箱,一端封住,另一端可以上下开启,笨体两侧和顶部各留有3-4个通气孔(Φ=2厘米),箱体顶部、两旁还可留有把手便于提携、搬运。 根据运输时间的长短,决定途中饮水的问题。如果2-3小时内汽车可以到达的距离内,可免去喂水。车内放置兽类要防止强风刺激。夏季炎热时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中暑。种鹿运到饲养场后,须在暗室内过渡饲养,隔离观察1周以上,从运输笼内放出到暗室后,第一件事就是喂水,食物可以少量放置些瓜果之类。待吃食表现正常时方可进行打扫卫生。隔离暗室在运输种鹿到来之前,要预先放置干草、麻袋、饮水盆和少量新鲜瓜果、树叶等,尽量减少人员进出次数。门窗须遮光,卧处应选择干燥、避风之处。隔离暗室在设计上须留有通道与饲养场直接相通,以减少二次刺激,防止应激发生。在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内,没发现有传染病,饮食行为正常,情绪稳定,如有外伤已经痊愈,即可顺通道放于饲养场内,解除隔离饲养。 黄麂的饲料可参考梅花鹿的,分精料,粗料和辅料三个部分。精料以食草颗粒为主,按每头每天0.5千克左右的标准喂给;粗料以青草、树叶、干草为主,要根据当地所拥有的嫩叶、杂草,按季节和适口性进行分类、收割。饲喂前须初步加工,如清理、分类、贮藏等,做适口性的对比记录,摸索出一年中各类粗料的分布、种类、产量和适口性,按每头每天1.0-1.5千克的标准喂给;辅料则以补充维生素类为目的,可选择当地有的瓜果类,如胡萝卜、番薯藤、甘蔗等,并掺杂以油籽类果实,如蓖麻籽、油菜籽等,在冬后春初以及交配前,产仔后按每头每天0.25千克的标准适量供给,春、夏、秋三季不必饲喂辅料。 饲料的品种和标准应视动物身体状况、饲养季节、年龄、性别以及饲料的质量不同而具体决定,不能照本宣科,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以低成本,高生产和高成活为宗旨。 鉴于黄麂尚不是饲养技术很成熟的经济动物,投资前需注意以下事项: 取得合法的人工饲养许可(到当地农林部门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了解基本的饲养知识; 前期投资规模不宜过大; 黄麂的利用价值是肉和皮张,最好有固定销路。 7. 麂子养殖前景 一只麂子能卖上千元左右,它的肉价为80-100元/斤,一般饲养30头种鹿的小型鹿场,投资成本大约为4.9万元,一头3年龄的公鹿,通过产鹿茸和鹿血,一年有4000多元的纯收入,一头母鹿一年下一次仔,饲养半年就有3000多元的纯收入。 8. 麂子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腾冲有人养殖,还有从缅甸直接打来的,红河绿春听说也有,真的很香好吃,不过现在好多都是假的,假的不香。你想人工养殖啊,吃得起的人一般不是很想吃家养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21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