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色念珠菌病,又叫消化道真菌病、鹅口疮或霉菌性口炎,是由念珠菌引起的消化道真菌病,主要发生于鸡或火鸡。主要引起鸡群零星死亡和严重的生长受阻,给肉鸡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以下介绍鸡白色念珠菌病有哪些症状,如何防治鸡白色念珠菌病:
一、发病情况
本病可发生于多种禽类(鸡、火鸡、鸽、鹅、及鹌鹑),尤以鸡、鸽和火鸡常见,其次是鹅。在发病动物中,幼禽的易感性大于老龄禽。病原体随着病禽的粪便和口腔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的环境、饲料和饮水;易感动物则由于摄入被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而感染,消化道黏膜的损伤也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本病也可以通过污染的蛋壳感染。恶劣的环境卫生及禽群过分拥挤,饲养管理不良等,均可诱发本病。
二、临床表现
本病多感染2月龄以内的小鸡,成鸡感染较少。其症状多为全身消瘦,发育不良,生长受阻,倦怠无神,喜饮水,厌食饲料,绒毛稀少,皮肤干燥,嗉囊积食,触膜松软,稍加压力即可见酸败的口水流出。其口腔有酸臭味。严重病例呼吸急促、下痢、脱水衰竭而死。成鸡也有感染,其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饮水多、嗉囊肿大松驰、鸡冠变暗、羽毛松乱、逐渐消瘦、精神萎靡,从而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
病变多位于消化道,尤其是嗉囊,在黏膜的表面散布有薄层疏松的褐白色坏死物,并散布有白色、圆形隆起的溃疡灶,表面往往剥脱。此种病变也可见于口腔、咽及食道,口腔黏膜上面的病变形成黄色、干酪样的溃疡状斑块。腺胃偶尔也受侵害,表面黏膜肿胀、出血,表面覆盖一层黏膜性或坏死性渗出物,肌胃的角质层发生溃烂。心冠沟脂肪消失,心包液有大量白色尿酸盐的沉淀物。
该病特征为软嗉囊症和酸臭气味。剖检可见口腔、食道有假膜,突出的是嗉囊黏膜增厚、皱褶加深、附有多量的豆腐渣样坏死物。
本病的传播途径是由发霉变质的饲料、垫料或污染的饮水等在鸡群中传播,因此不能用霉变饲料与垫料,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可有效防止发病。
在鸡的饮水中加入0.02%结晶紫或在饲料中加入0.1%赤霉素,每星期喂2次可有效预防本病。
本病菌抵抗力不强,用强力碘消毒液或菌速杀对鸡舍、垫料进行消毒,可有效的杀死该菌。
治疗用0.1%结晶紫饮水,或用制霉菌素、土霉素,每千克料各1片,连喂3天,率达95%。
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制霉菌素50-100毫克,连喂7天,同时饮水中加入硫酸铜(1∶2000),连饮5天,可减轻病变的程度。
以上就是鸡白色念珠菌病有哪些症状,如何防治鸡白色念珠菌病的具体内容,希望本文对养鸡人有所帮助。同时提醒大家当机体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饲料配合不当,以及持续应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20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