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妹妹给我发来几张照片,老家的石榴树开花了,火红一片。
这棵石榴树本来是长在老家的院里,老家的院坐北朝南,堂屋是三个开间、砖基土墙的老房子,后来又加盖了东西厢房,也算个四合院了。南屋连着东侧的大门,路南临着马路,清末时期路东几十米处就是县城的衙门,所以这地儿有个俗称叫衙门前。堂屋东侧还有一块空地种了两棵枣树,石榴树就种在堂屋的东窗下,叶蓁叶落,春花秋实,至今已有50多年的树龄了,仍枝干虬劲,树冠茂盛。
后来县里的老城区改造,扒掉了这座六十余年房龄的土坯墙老房子。土改时,它曾是地主家的宅院,后来在沿街盖成三层的混凝土楼房,留了个不大的后院,剩下不大的空间,自然也容不下这棵树。父亲觉得可惜,恰好妹妹家也是个带着大院子的平房,就修剪枝丫,带着根部的一大堆土,移到了妹妹家的院里。树龄大了,换个地方,剪去根须和枝叶,大概需要很长时间恢复元气,好几年没大结石榴。想不到今年满满的果实又挂上了枝头,看着老树重新焕发了生机,一家人心里由衷地高兴。
从我的童年起,这棵石榴树就一直陪伴着我们,翻着老照片,发现这棵树上镜颇多,每年的全家福上几乎都有它的影子。五月花开,鲜红的石榴花枝头怒放,爷爷常说,有些是“狂花”,不会坐果,花开后自然就落,有些不大的花反而是坐果的花。我也从未能分别出哪些是“狂花”,哪些能坐果,总是觉得好看。记得曾经有一年,也是春天花开的季节,家里的猫咪生了近十只小猫,黑的、白的、花白的,小绒球一样,在雨后吹落一地红色花瓣的石榴树下嬉戏打闹,充满生机活力。
再后来考上大学,到外地求学,从暑假到寒假,自然赶不上八月十五吃石榴的季节。于是,爷爷常常把一些石榴尽可能晚一些摘下来,那时没有冰箱,就挂在堂屋里面的土墙上,留给他千里之外的孙儿。从十月到寒假,通常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总能有几个石榴保存下来。虽然石榴皮早已没有了水分,但石榴籽粒粒饱满。没想到多少年以后的今天,又吃到了这样的石榴。
听妹妹说县城又在规划改造,她家带着大院子的平房也纳入二期规划,准备拆迁了,石榴树的去留又一次面临选择。幸好父亲在一个新建成的小区里买了套带院的房子,准备把石榴树再移栽一次,如此高龄的石榴树也总算是找到了安身之处。爷爷离开我们已近20年,县城的这些变化和石榴树的变迁,他自然早已不知。所幸的是,石榴树还在,当年的味道还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20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