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元市朝天区两河口镇黄家村,公路两旁的甘蓝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运输,地里一派繁忙的景象。而另一旁,川东北山地蔬菜专家大院的专家张河庆也忙碌不停,和助手一起查看甘蓝生长情况,并作记录。
张河庆是四川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专家,也是川东北山地蔬菜专家大院的成员之一,于2022年到两河口镇研究蔬菜病虫害技术防治,并指导当地群众科学种植蔬菜。“今天主要是来查看蔬菜根肿病的发病程度,准备带一些样本回去进一步研究。”张河庆一边忙着翻看甘蓝根部一边说,经过最近几年的实验,现在根肿病有所缓解。
据悉,川东北山地蔬菜专家大院位于朝天区两河口镇,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和朝天区人民政府共同建立,主要围绕曾家山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单一、技术较落后、种植模式单调、土壤连作障碍严重、根肿病综合防控等突出问题,开展蔬菜新品种引进筛选,新技术、新模式的集成示范与推广工作。
专家大院内设专家办公室、科技咨询室、培训室、实验室。“我们这里拥有科技专家20余名,试验示范基地100余亩,在研项目8项,已筛选推广蔬菜新品种10余个,集成新技术5项、新模式3项。”朝天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目前已经培养了一大批农技人员,集成的科技成果已成为当地山地蔬菜产区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为山地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多亏了专家大院的专家指导和帮助,我的蔬菜产业丰收了,今天采收了10多吨甘蓝,准备发往南充、成都等地。”在地里忙着采摘甘蓝的蔬菜种植大户黄良宝一说起专家大院,就高兴得合不拢嘴,“现在有了专家护航,我的蔬菜产业越来越好了。”
八年前,黄良宝结束在外打工的日子,回到家乡开始种植辣椒、甘蓝等蔬菜。哪知道在前几年,曾家山甘蓝产业出现了根肿病,严重影响了当地甘蓝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2022年,根肿病导致他的甘蓝产业大量减产,有的地里甚至没有收成。
甘蓝是曾家山的主要蔬菜产业之一。2022年,省农业科学院蔬菜专家在两河口镇黄家村建立稳定的根肿病试验基地10亩,系统开展甘蓝根肿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采取抗病品种、药剂处理、土地休耕和轮作等方式进行防治,目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专家的帮助下,我发展了50亩甘蓝、50亩辣椒。”黄良宝对种植产业又充满了信心。
如今的两河口镇蔬菜产业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以前,菜农们种植技术不到位,导致产量低,价格不稳定。现在,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老百姓愿意种菜的越来越多,而且种得好的越来越多。
为助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川东北山地蔬菜专家大院积极进行蔬菜新品种引进与筛选,开展绿色高效新技术新模式研究与示范。目前,引进辣椒、甘蓝、茄子、番茄、西葫芦、无蔓小南瓜、无筋豆等70多个蔬菜新品种,已经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蔬菜新品种23个,规模化推广新品种13个,累计辐射推广5000余亩。同时,还针对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缺乏等问题,采用室内理论教学、田间现场培训及现场观摩会相结合的方式,对种植大户、业主开展技术培训,提高蔬菜种植水平。
“今后,专家大院将继续调整曾家山高山蔬菜的品种结构,研发配套的绿色增效关键技术,围绕产业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规划解决方案。”专家大院首席专家、四川蔬菜创新团队高山蔬菜岗位专家苗明军说。(刘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9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