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一生中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和比例,因品种、土壤、 气候以及耕作、施肥等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每生产稻谷和
稻草各100千克,需要吸收氮(N) 1。5 -1。9千克、磷(P205) 0。8 -1。0千克、钾(K20) 1。8 -3。
8千克,三者的比例大致是2 : 1 : 30
研究表明,双季早、晚稻由于生育期短,移栽后2 -3周内, 形成一个突出的吸肥高峰。单季稻生育期长,分别于分蘖盛期和幼 穗分化期,有两个吸肥高峰。
(1) “前促”施肥法“前促”以增穗作为主攻目标,将全部 肥料施于水稻生长前期,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
一般是在施用有
机肥和磷、钾化肥的基础上,结合整地将三分之二的氮肥用作基肥 施用,其余三分之一的氮肥,在水稻移栽后5 -7天内作追肥施用,
也有将全部氮肥集中于一次全层基施。对于双季早、晚稻、单季稻 的早熟品种,而且稻田保水保肥性能好,适宜采用“前促”施 肥法。
(2) “前促、中控、后保”施肥法这种施肥法是增穗、增
粒、增重三者同时兼顾。其主要特点是在施用有机肥和磷、钾化 肥作底肥的基础上,约用三分之二的氮肥作为分蘖肥,确保一定 穗数。当总茎数达到40万 -50万时,通过晒田抑制无效分蘖,避 免过早封行,争取壮秆大穗。
其余三分之一的氮肥在花粉母细胞减
数分裂后,约在主茎剑叶露出时作追肥施用,以提高结实率和增加 粒重。
施肥一定要做到前期轰得起、攻而不过头、早发争多穗;中期 控得住、控而不脱肥、壮秆攻大穗;后期保得住、保而不贪青、活
熟争粒重。这种施肥方式适用于晚熟品种,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较 高,特别适用于分蘖穗比重大的杂交水稻。
(3) “攻中”、“稳前后”施肥法这种施肥法是在栽足基本苗 的前提下,不要求过多的分蘖,而着眼依靠主穗,争取穗大粒多。 要求达到前期稳长、中期不疯长、后期不早衰。做法是:将30% 左右的氮肥作基肥或分蘖肥,50%的氮肥作为穗肥,在水稻的穗分 化初期施用,其余的20%氮肥作保花肥(攻粒肥),在抽穗前5 -7 天施用。
必须指出,“攻中”应当在施肥水平低,或前期群体发展
平稳时比较适宜釆用这种方法。在施肥总量较高时,以及每公顷茎 数在675万以上,功能叶片含氮量超过4。3%时,切不宜釆用攻 穗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9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