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养殖补贴申请流程
如何实现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先进渔业设施如何推动绿色养殖
渔业的主要特点和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的各种渔业养殖基地
水产养殖和渔业有区别吗
养鱼补贴申请方法
养殖户需要到当地的农业部门申请养鱼资金补助,一般来说,每亩给建塘养殖补贴1000元,而且还要根据养殖鱼种和规模进行补贴,这需要养殖户自己提供养殖档案申请,其中包括养殖鱼种、数量、产量以及养殖面积等参数,然后经过现场验收后,养殖户就可以按照国家审核标准,给出不同的补贴资金,一般在申请审核通过后3-6个月内,养鱼资金就会发放到位。
至此,关于养鱼补贴政策就分享到这里了,现在国家发放养鱼补贴,无疑是给养殖户最大的支持,可以激励养殖户提升养鱼品质和产量,而且从目前来看,许多养殖户都从中拿到了不错的养殖补贴,赚到了不错的收入,不过对于养殖户来说,一定要注意国家养鱼补贴标准,减少各类鱼病发生,通过专业的养殖才可以顺利拿到补贴资金,可以很好的避免出现养殖亏损现象发生。
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906万吨,同比增长5.4%。其中,水产养殖产量4305万吨,增长7%。
近10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水产养殖大幅增长,养、捕比例由2002年的63:37提高到2011年的72:28。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和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比重均达到70%,已成为水产品养殖第一大国。进入2013年,随着国内市场消费趋于理性,高端水产消费走弱,以及资源环境的约束,水产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越来越迫切。
专家建议,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良好态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突破强化水产品质量和减少污染排两个瓶颈。“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养殖户不再盲目追求产量,而是寻找产量与质量的结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示范处处长高勇说。在近期举行的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2012年度试验项目总结会上,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和水产养殖工作者都非常关注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排放的问题来应对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提高产品质量,要从养殖方式和养殖技术的改进入手。”高勇说。为此,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正在推广合理放养、微孔增氧以及膨化饲料高效利用。他举例说,如果淡水水产养殖利用微孔增氧技术,相比传统的增氧技术,同等情况下可节约电费30%左右,如果采取微孔增氧、微生态制剂再加上膨化饲料几项技术综合起来,可以达到降低80%以上的排放量。此外,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联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国内企业合作进行利用大豆浓缩蛋白替代鱼粉蛋白源的养殖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缓解鱼粉供应紧张的状况来看,利用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是未来养殖业的趋势。”高勇说。
我国是开展水产养殖最早的国家,目前技术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我国水产养殖科技支撑能力还较弱,不能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孙有恒说,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挖掘渔业生产潜力,提高渔业生产能力,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适应人们对优质水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渔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水产养殖领域,特别要在遗传育种和饲料技术两个领域加强研发和技术推广及应用。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以散户养殖居多,水产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走规模化、现代化的道路。“中国水产养殖面临的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也是全世界水产养殖业面临的问题。从全球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趋紧的资源约束来看,规模化、效益化和标准化将是的水产养殖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全球水产项目负责人迈克尔·克里默认为,水产业要走规模化、现代化的道路,养殖户要更重视饲料、苗种的统一供应,统一防疫,而且市场将更重视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品牌。使用高品质的饲料将大大降低水产养殖的污染。他建议中国的水产养殖户在市场、水质、饲料、鱼种和渔场管理五方面入手,提高质量和效益。
水产养殖企业人士认为,在我国真正实现水产养殖的规模化、现代化,还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加大政策的扶持。据了解,目前我国农业促进规模化的政策还没有完全覆盖到水产养殖行业。业内人士建议,促进水产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应将良种补贴扩大到水产养殖领域,同时扩大农机具补贴在水产养殖中的补贴范围
科技兴渔、质量兴渔。今年7月,《北岸经开区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出台。提出,在全区集中开展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到2022年底,通过全面淘汰传统养殖浮球,将全区670公顷贝藻类筏式养殖泡沫浮球升级为环保型塑胶浮球,将1万口传统养殖渔排升级为环保型塑胶养殖渔排或深水大网箱。年底前完成总任务数的40%以上。
渔业资源丰富的条件:
1、水文: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寒暖流交汇、冷海水上泛、淡水河流注入等处
2、气象:鱼类对风有逆风或顺风行动的特性,据此可根据不同习性追逐渔场位置。风影响气温和水温变化,也就可以影响到渔场稳定和变化趋势。
3、地理:鱼群多分布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洋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也多在近陆岸海域。
4、生物:浮游、底栖生物多的地方,鱼群也多。
1、石岛渔场:
该渔场是近年来北方海区的一个主要渔场,位在山东石岛东南的黄海中部海域。由于它是多种经济鱼虾洄游的必经之地,又是对虾、小黄鱼的一个越冬场,还是黄海鳕鱼的产卵场,所以渔业资源比较丰富,常年能够作业。
2、大沙渔场:
该渔场位在黄海南部,是多种经济鱼虾越冬和索饵的场所,也是黄海暖流、苏北沿岸流、长江冲淡水交汇的海域,浮游生物繁茂,渔业资源丰富,是黄海的一个优良渔场。
3、台泗渔场:
该渔场位在黄海的西南部,是大沙渔场的西邻。由于紧靠大陆,大小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同时又处在苏北沿岸流、长江冲淡水与外海高盐水的交汇处,加上水浅,地形复杂,潮流湍急,因而为大、小黄鱼产卵和幼鱼索饵、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成为群众渔业捕捞大、小黄鱼的好地方。
4、舟山渔场:
这是我国近海最大的冬汛带鱼渔场。位于舟山群岛的东部。除了冬季的带鱼汛,这里还有夏秋季的鲐、鲹鱼汛。舟山渔场是长江、钱塘江的出海口,冷、暖、咸、淡的不同水系在此汇合,水质十分肥沃,饵料十分丰富,因而,鱼群也十分密集。
5、闽东渔场:
这也是一个一年四季都有鱼可捕的优良渔场。这个渔场有金钗溪、七都溪、赤岸溪、怀溪、白马河、霍童溪、北溪、鳌江和闽江等许多大小溪河注入,又有低温低盐的浙闽沿岸水与高温高盐的台湾暖流分支汇合,因而是多种鱼虾产卵、索饵和越冬的良好场所。
6、闽南渔场:
这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中上层鱼类渔场,金枪鱼、舵鲤、蓝圆鲹、沙丁鱼、脂眼鲱。
这个渔场位于台湾海峡中部,既有高温高盐的黑潮水系,又有低温低盐的浙闽沿岸水既有高温高盐的南海水,又有高温低盐的粤东沿岸水。
7、珠江口渔场:
这个渔场是我国南海近海的主要渔场,主要是由珠江口冲淡水与外海水交汇形成的,盛产蓝圆鲹、金色小沙丁鱼、鲐鱼和腹鲱等,渔汛主要在12月至次年4月,2-3月为旺汛。
8、北部湾渔场:
这是南海一个较大的渔场,是九州江、南流江、钦江、北仑河和红河等许多大陆江河带来的大量有机物质滋润起来的渔场。
9、西沙群岛渔场:
西沙海域气候炎热,水温终年很高,水质清新,为珊瑚虫的大量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珊瑚虫的大量生长,又为海洋鱼类带来了丰盛的饵料和优越的栖息场所。鱼类繁殖快,生长迅速,而且终年都能繁殖生长,是南海的一个优良渔场。西沙群岛渔场海底崎岖不平,礁石丛生,不宜拖网作业,但却适合各种钓具、挂网、敷网作业。由于这里资源丰富,故上钓率特高,在我国沿海首屈一指。
10、南沙群岛渔场:
南沙群岛是由230多个岛礁、沙洲、暗沙、暗滩等组成的群岛,周围有许多沉没的海底山和珊瑚礁。受这种地形的影响,常能形成局部的涌升流,把底层丰富的营养成分带到表层。同时,众多的珊瑚礁又为鱼类提供了栖息的好场所,因此南沙群岛渔场饵料充足,环境优越,水产资源丰富。
水产养殖是渔业的一部分。渔业,又称水产业,是指利用水域以取得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或其他水生动植物的生产部门。包括采捕水生动植物资源的水产捕捞业、以及养殖水生动植物的水产养殖业两个部分。一般分为海洋渔业、淡水渔业。按生产特性分为养殖业和捕捞业。主要包括捕捞、养殖、加工。水产养殖,是指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水产养殖,属于渔业的一部分,这就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