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由潍坊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潍麦 12”
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成为潍坊首个国家审定小麦新品种
实现国审、省审品种双审定
祝贺!
2022年11月25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表“关于山东省2022年第二批农作物审定品种的通告”,潍麦1711(潍麦12)通过山东省小麦新品种审定,打破潍坊18年未有自主小麦新品种的局面。
“潍坊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500万亩左右,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大市,但是长期以来潍坊种植的小麦品种均为外来品种,没有潍坊自主选育的品种。”山东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潍坊试验站站长于海涛说,现状不利于全市的小麦粮食生产,因为小麦具有生态适应性,外来品种在抗寒性、抗病性等抗性方面不一定适宜潍坊地区,产量得不到保障。
“潍麦12”作为潍坊自主选育的高产小麦品种,增产幅度明显,综合抗性突出,具有抗倒伏、越冬抗寒性好等优点,在国家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97.5公斤,比高产稳产多抗小麦品种“济麦22”增产5.7%。通过该品种的推广,能够提高潍坊自主选育品种的占有率,提高潍坊小麦粮食产量,保证小麦生产安全。
于海涛介绍了“潍麦12”品种选育过程。“2010年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引进优质、高产小麦亲本材料济麦0536为母本,95-1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工作人员说,经过多年田间选择,2016年,品系651073综合表现突出,定名潍麦1711。2022—2022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产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96.55公斤,比对照济麦22增产6.07%;2022—2022年高产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8.01公斤,比对照济麦22增产4.1%。
“育种工作
一旦其中出现中断
育种材料会大量丢失
如果想再次从事育种工作
那就需要从头再来。”
于海涛说,小麦育种需要时间的积淀,1个品种从选育到审定需要10-12年的时间。这期间,需要育种者投入大量的精力,更需要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在潍麦12的选育过程中,2016年因科研经费的紧缺,曾经几乎选择放弃小麦育种工作。后来,在市农科院党委的支持下,团队迎来了新成员,同时在山东农业大学的支持下,获批山东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潍坊综合试验站,科研经费得到稳定支持,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得以继续。
来源:齐鲁晚报潍坊融媒中心 记者 王琳 李旭旭
编辑:李旭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