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猪市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以往不是饲料价格又涨了,就是猪价又跌了,最终只能是一声叹息。而近日猪市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好消息——饲料价格降了。
近日,多家饲料企业发布饲料降价通知,普遍降幅在50~300元/吨不等。虽然今年以来饲料价格频频提价,大概上涨了有三五次了。而这次降价也是今年以来的首次,虽说降幅不大,但是总算也是个好消息,养殖户可以稍稍地喘口气了。
之前饲料价格频频提价,主要原因是原料价格上涨了。而这次降价的原因也同样是原料价格下跌引发的。
我们都知道,饲料的主要原料是豆粕和玉米。之前大豆和玉米频频上涨,使得饲料企业成本增加,豆粕的价格一度超过了5000元/吨的大关,最高更是涨到了5400元/吨,企业开工率明显下降。而自从3月底开始,豆粕价格迎来了快速的回落,截至4月2日,豆粕均价已经落在了4400元/吨左右,相比之前的高点下降了近1000元/吨。
一是美国3月底发布的种植意向报告显示,受化肥价格走高的影响,美国农民种植大豆的意愿大幅增加,超过了之前预测的8800万英亩,达到了9095万英亩,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这使得一度受南美大豆减产带来的对大豆供给紧张的担忧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于是大豆价格下跌。
二是数据显示,4-5月份进口大豆的到港明显增加,预计4月和5月进口大豆的到港量分别845万吨和860万吨。其中4月份到港数量环比增加245万吨,增幅达到了24.5%。而进口大豆到港数量的增加,无疑增加了市场供给,也使得企业开工率有所回升,从而增加了豆粕的供给量。
三是政策性的进口大豆拍卖一直在持续,但是受前两个消息的影响,在4月1日的进口大豆拍卖中,成交率明显降低,这也意味着市场普遍对后续看空的情绪转浓,参拍并不积极。
另一方面,我们再来看玉米。玉米总体变化并不太大,但是截至4月6日,玉米的均价也相比3月份略有下跌。并且随着陈年稻谷拍卖的启动,也缓解了饲料企业对玉米的部分需求。
而之前我们在分析玉米的走势中曾提到,玉米虽然有上涨潜力,但是大涨的动力明显不足。其中猪价下跌、养殖户亏损,猪市低迷就是一个重要的压制因素。
因此后续来看,豆粕市场受大豆供给增加价格回落的影响,企业开机率走高,仍有一定下降的空间;而玉米在4月份正值购销尾期,在这种购销博弈中也很难有太大的变化。所以,不排除后续饲料价格仍有进一步下探的可能。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并不意味着猪市要反转了。
一方面,猪市反转的关键在于产能和消费之间的此消彼长,并不在于饲料价格的涨跌;另一方面,要知道关于大豆的炒作,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南美大豆减产已成事实,大豆市场开始向美豆集中,资本们更不会放过这个炒作的机会。
所以,虽然饲料价格有所下跌,养殖户也不宜过于乐观,应趁着这个机会调整好整体的养殖和出栏节奏。
欢迎关注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7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