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干不如会干,会干不如巧干,蒙阴县农民在经济发展中趋热不避冷,走蹊跷路,发点子财,依靠 名不见经传的小增收,鼓起了口袋。
食用菌养殖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下东门村民邱彦亮的食用菌养殖走得却是一条以废求宝的路子。 在摸索实验用工业生产废料——酒糟培育平菇、鸡腿菇,每亩地凤用菌种600公斤,生产优质鸡腿菇5000 公斤。第一次收获后,邱彦亮的目光又一次转到了用出菇后的废料培育金针菇上,他通过对二次使用的 废料加工处理,每平方米增施金针菇菌种1公斤,取得了每平方生产优质金针菇5公斤的良好效益,由于 几乎是成本生产,所以生产效益丰厚,培育1亩地面的金针菇收益达到5万余元。二次养菇后,邱彦亮并 没有将所有的废弃菇料扔弃,而是作为了肥料对马桑园进行覆盖,又成为了膨松土地的好肥料。
戴家庄村民戴彦玉套种玉米——丹参1.5亩,他今年四月份将土地精耕细作后,先将丹参以每亩6000株, 3000个穴的规格下种,喜荫的丹参有了玉米的遮蔽,长势好于净茬丹参,待八月玉米收获后,丹参正 到了生长期,收完玉米长出药材,进入未秋季节,可收获优质丹参3000公斤。在蒙阴一 地多种,一茬多收的事例比比皆是,像花生地接种晚茬芫荽,生姜地接茬萝卜等,依靠提高土地的利用 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这个县坦埠镇淑玉泉河段的河水常温在11 度以上,夏天阴凉可人,冬天水气蒸腾,东崖村几个脑筋灵活的人利用河滩地培育蒜苗,不但绿色无污 染,还比其他地方提前十余天上市,每公斤可提高价格1元。目前,坦埠镇利用梓河这块风水宝地,年 培育优质蒜苗近万平方米,收获优质蒜苗40余万公斤,仅此一项,可为农增收800余万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6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