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于 2022 年 5 月 22 日 13 时 07 分在长沙逝世,享年 91 岁。
杂交水稻指的是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是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
世界上也有国家在进行杂交水稻的培育工作,但是最终都因为存在重大缺陷而无法真正的推广出去,更别说解决当时时代让人吃饱饭的问题了。相信很多的90后都听说过这么一种杂交水稻叫做籼型杂交水稻,它是一种水稻品种,现代培育的新型籼稻杂交水稻,被外国人誉为东方魔稻。1964年,袁隆平在中国首先开始了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的研究。1973年,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终于在我国培育成功,这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培育成功的籼型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多粮食少的问题,也给世界粮食产业带来了一次绿色变革。
为啥杂交水稻这么难,原因就在于水稻的特性——稻花是雌雄同体,所以它们就会自花受粉,根本没有办法和别的水稻杂交,所以杂交水稻的前提就是把稻花中的雄蕊灭掉。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稻花小而密,单靠人工去除雄蕊根本不可能实现,况且稻花一开就会产生自花授粉,所以之后科研人员就踏上了寻找敏感型雄蕊的道路,也就是寻找那些能够在自然条件下雄蕊可以自己坏掉的水稻类型。这便开始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自1964年发现第一棵雄性不育株后,袁隆平连续奋战6年,先后用了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组合进行多方面的探索,然而效果却不理想。他们又通过细致的总结,反复思考,发现远缘杂交具有遗传优势。于是,他们决心用野生稻再进行研究。
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来看几道题更加了解杂交水稻以及它所蕴含的更深层含义。
【试题演练】
(单选题)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将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的原理是:
A.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染色体的多样性
C. 基因的多样性
D. 细胞的多样性
【正确答案】 C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利用的是杂交的原理。杂交,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把通过生殖细胞相互融合而达到这一目的过程称为杂交。所以杂交利用的是基因的多样性。
因此,选择C选项。
【试题演练】
(单选题)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创立的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杂交水稻,现在包括我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进行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50万公顷。为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说明:
A.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 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C. 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D. 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决定作用
【正确答案】 C
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袁隆平创立的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杂交水稻属于归纳总结,属于哲学思维,为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体现了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原文摘自:https://ha.huatu.com/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5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