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又名千金菜、莴苣芛、青芛等,是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在地中海沿岸,是由野生莴芛演化而来。
莴笋属于菊科莴苣属,茎肥大,为主要食用部分,味道鲜美,口感爽脆,也称为茎用莴苣。
莴笋、生菜、油麦三者都属于莴苣属,它们生长所适宜的环境条件差不多,由于食用部分不一样,水肥管理还是有差异的。
莴笋南北方都有种植,无论是露地还是棚内都可以种植。
一、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莴笋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
莴笋喜冷凉气候,较耐寒不耐高温,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5-18℃,一般种植早春茬和秋冬茬,喜疏松肥沃耕作层深厚的土壤,喜水,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
二、莴笋的种植方法
1、品种选择:莴笋的品种还是挺多的,总的来说早春季节要选择耐寒品种,夏秋季节要选择耐热耐抽薹品种。
2、种植方法:生产上种植莴笋都是先育苗后定植,苗龄一般40-50天,长到4-6片真叶时定植。
定植前先整地,每亩施腐熟粪肥4-6方,复合肥30斤,翻地耙平做平畦。定植的株行距为30cm*30cm,定植后浇定植水,之后进行适当蹲苗,莴笋长到8片叶左右开始团棵时结束蹲苗,浇水量不宜太大,7天左右浇次水,茎部开始膨大后对水肥的需求增多,浇水要勤,保持土壤湿润,每次浇水都要随水追肥,每亩地追施复合肥10斤左右。
3、采收标准:莴笋顶端心叶与其余叶相平时,是采收的最佳时期,要及时采收,否则莴笋极易变老纤维增多。
总的来说,莴笋几乎可以常年栽培,但是以春季栽培最多,产量也最好,质量最高。其他季节要克服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也可以取得不错的产量。
莴笋的种植方法是:种植时间、整地施肥、催芽播种、移栽定植、水肥管理和病虫害。
1、种植时间
莴笋不同地区、品种种植时间有所差异,一般长江流域是露地栽种,以春莴笋为主,于秋季9-10月播种。
其它地区春莴笋一般是12-3月小棚育苗,2-3月份移栽。
夏季莴笋育苗时间是4-5月,秋季莴笋育苗时间在7-9月份。
2、整地施肥
莴苣根系浅,耐旱能力弱,栽种土壤要选择土质疏松、保水保肥的,另外定植前要做好整地施肥工作,首先施腐熟有机肥,然后土壤耙细、整平,做成畦距120厘米,宽80-100厘米的高畦。定植前7-8天沟灌一次透水,3-4天后覆盖地膜,需拉紧铺平,使膜和地面贴紧,四周用土压严。
3、催芽播种
莴苣种子催芽,可将种子放入冷水中泡12个小时,然后用湿沙布或棉布包好放在,24°c度左右环境下催芽,一般3天后看见露白就可以了。
或者可以将种子放入温水搅拌,将浮上来的杂质倒去。用高锰酸钾水稀释一千倍溶液后浸泡种子。不停搅拌,20分钟后倒出水来,用丝布盖好8小时后可以播种。
4、移栽定植
莴苣播种后,等5~7天后苗长出2~5公分时,可以用发酵好的有机肥,或腐熟好的鸡粪鸭粪,撒在根部增加养份。当莴苣幼苗达到4叶1心的健壮标准或25-40天的适宜苗龄后,即可进行移栽定植。
5、水肥管理
幼苗期的土壤不宜干燥也不能太湿,以防止幼苗老化或徒长。
莲座期适当控制水分,促进莲座叶发育充实。结球期水分应要充足,后期水分不宜过多,以免球部开裂和发生软腐病。在莴笋种植时,膨大期施肥应从浓到稀。
另外要采取根外追莴苣肥,用磷酸二氢钾每公顷1500克,或硼砂0.2%-0.3%进行喷施,每十天喷一次。采收前10天停止肥水供应,促进茎干成熟。
6、病虫害
莴笋主要的病虫害有霜霉病、菌核病、斑枯病和蚜虫等,为了有效防控霜霉病、斑枯病发生,采用适当稀植的方法,及时排除积水,增加透光透气性。另外也可以用波尔多液200倍稀释液,或者65%代森锌500倍液喷施,每10天喷施一次。
而发生蚜虫的话,可以购买莴笋专用的除菌剂,具有驱虫作用。
莴笋又称莴苣,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莴菜。
产期:1-4月。
原产中国华中或华北。地上茎可供食用,茎皮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变白绿色。主要食用肉质嫩茎,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嫩叶也可食用。茎、叶中含莴苣素,内含莴苣素(C11H14O4或C22H36O7)。
味苦,有镇痛的作用。莴笋的适应性强,可春秋两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为主,夏季收获。莴笋种植技术:1、浸种:冬莴笋和夏莴笋的浸种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冬莴笋浸种用温热冰浸泡5-6小时然后播种;夏莴笋浸种则用湿布包好,用绳子吊进井里进行冷冻或放进冰箱进行冷藏二十四小时然后播种。
2、育苗:选择壤土或大泥土进行育苗。育苗之前先深翻土,平整土地,把大块的土拍烂拍碎,然后用农家肥兑水泼地,如果有虫害,可以喷洒一次农药,或者用玉米粉和农药拌匀洒在上面,起到防治作用。3、移栽:选择地块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地进行移栽,行距和株距保持在30公分之间。
采用穴位移栽,深度约10公分,雨后湿地移栽。若是晴天或者干燥天气,则要选择在早上或者下午四五点时移栽。4、管理:莴笋长势定型后,要及时松土除草,防旱防涝防虫害,注意防治黄叶病和烂心病,尽量做到多浇水,少施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5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