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这种病分布广,发生普遍,是严重危害鸡的寄生虫病。球虫病发病率高达70%左右,死亡率20%~50%不等。患鸡多数愈后生长缓慢,经济效益差。为避免和减少因球虫病给养殖户造成损失,下面将介绍鸡球虫病的致病因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1.鸡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肠道寄生虫病,是养鸡场为多发、防治较困难的疾病之一。特别是采用平养或散养的鸡场,鸡的球虫病更为常见,且会反复发生。本病以15~50日龄的鸡易感染,气温在20~30℃和雨水较多的季节为流行。球虫病发病率高达70%左右,死亡率20%~50%不等。在一般饲养条件下,病鸡的粪便通过鸡笼、鸡舍、饲料、饲喂工具及饲养人员的污染,以及鼠类、蚊蝇的传播,使球虫病蔓延。鸡球虫病的发生除必须有球虫寄生外,还与许多其它应激性因素有关,如运输、噪音、干热、湿冷、环境变化等物理因素,空气中的氨气、空气混浊、药物等化学因素,微生物感染、换料、呼吸道感染以及年龄、虫种免疫原性等生物学因素。
2.病原特征
鸡球虫病原是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多种艾美耳球虫。艾美耳球虫的共同特征是每一个卵囊内有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又有两个子孢子。目前世界公认的寄生在鸡肠道的9种艾美耳球虫我国都已经发现,其中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强,它们分别寄生在鸡的盲肠和小肠。这9种艾美耳球虫可根据它们卵囊的大小、形状、颜色、在外界的孢子化时间、从宿主吞食卵囊到从宿主粪便中排出有卵囊所需时间、寄生部位、病变等特征加以鉴别。球虫通常以卵囊阶段排出体外,卵囊外形有卵圆形、椭圆形、圆形、瓜子形。卵囊的基本结构包括卵囊壁和原生质团,有的卵囊在稍尖的一端有卵膜孔,有的内膜突出于卵膜孔形成极帽。卵囊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经孢子生殖在其内形成孢子囊,孢子囊内又形成子孢子,孢子化的卵囊具有感染性。
3.临床症状
鸡球虫主要寄生部位在小肠和盲肠。多发生于15~50日龄的鸡且多表现为急性。主要呈现不同程度的腹泻,从间歇性腹泻至混有粘液和血液的大量水泻,常因脱水、中毒及继发细菌感染而死。可在小肠和大肠发现病变。肠壁血管充血,肠粘膜充血并有点状溢血。小肠内充满气体和大量粘液,有时肠粘膜覆盖有微红色粘液。慢性病例,肠粘膜呈淡灰色,肠粘膜上(尤其是盲肠蚓突部)有许多小而硬的白色结节(内含大量卵囊),有时可见化脓性坏死灶。
通过病理变化可对本病作出初步诊断。如从粪便中检出卵囊或用肠粘膜、肝结节中的刮取物与胆汁作涂片,检出卵囊、裂殖体与裂殖子等,即可确诊。
1.预防
在鸡的养殖过程中,除选好鸡苗和饲料以及执行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外,消毒也是预防鸡球虫病的有效措施。
(1)圈舍、食具、用具用金碘或戊二醛泼洒或喷洒消毒。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饲养密度。
(2)提前预防和治疗,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往往在看到血便、西红柿样便或者出现死鸡的情况下才会去治疗。事实上,在没有出现这些症状时,球虫虫卵已经存在于鸡的消化道内并且大量繁殖,已经开始破坏鸡的消化道,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室诊断技术,定期检测鸡粪便中的球虫虫卵,然后提前预防和治疗,把寄生虫对机体的损害降低到小甚至为零。
(3)在本病流行季节,投喂鱼肝精油、维生素K3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抗体水平。
2.治疗
(1)确定病鸡处于感染的哪一阶段,作用于前期的药物常用于预防,作用于中后期的药物侧重于治疗。
(2)根据鸡种选用药物,肉鸡可选用杀灭作用较强的药物,疗程也可长一些;蛋鸡和种鸡要选用既能控制球虫又不影响免疫的药物。
(3)经常更换潮湿的垫料,并堆积发酵,以杀灭球虫卵囊。并且除湿降温,成本简单的做法是加强通风,通风速度以人感觉舒适有微风为宜。
(4)加强管理,保证鸡每天的采食量或营养需求。高温高湿季节,饲喂时间可调整为早晚较凉时,或者以提高饲料营养浓度来保证其营养需要,提高鸡群的抗病能力。
以上就是鸡球虫病病因、症状及防治措施了,饲养者平时要多注意观察鸡群,在饲养管理方面上,要及时、正确地预防和治疗,以减少损失,实现养殖利润化。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4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