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葫芦种植时间和方法:
1、种植时间:多在春季进行,南方可在3月份,北方可以在4月份。
2、种植方法:选择饱满健壮的种子,在土壤中施加基肥后播种,深度1cm,播种后浇上水。
3、摘心搭架:幼苗期及时的摘心,并做好搭架工作。
4、后期管理:在它生长后期要适当追肥,要薄肥勤施,土壤干后也要及时浇水。
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具沟纹,被粘质长柔毛,老后渐脱落,变近无毛。
叶柄纤细,长16-20厘米,有和茎枝一样的毛被,顶端有2腺体;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长、宽均10-35厘米,不分裂或3-5裂,具5-7掌状脉,先端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齿,基部心形。
弯缺开张,半圆形或近圆形,深1-3厘米,宽2-6厘米,两面均被微柔毛,叶背及脉上较密。
卷须纤细,初时有微柔毛,后渐脱落,变光滑无毛,上部分2歧。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
雄花:花梗细,比叶柄稍长,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状,长约2厘米,裂片披针形,长5毫米;花冠黄色,裂片皱波状,长3-4厘米,宽2-3厘米,先端微缺而顶端有小尖头,5脉;雄蕊3,花丝长3-4毫米,花药长8-10毫米,长圆形,药室折曲。
雌花花梗比叶柄稍短或近等长;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长2-3毫米;子房中间缢细,密生粘质长柔毛,花柱粗短,柱头3,膨大,2裂。
葫芦是许多人喜欢种的一种蔬菜,它不仅可以吃,而且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此外,还有一种小葫芦品种,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许多人喜欢盘着玩。
葫芦不仅可以在野外种植,还可以盆栽,下面是介绍葫芦阳台盆栽的方法。
1.种植时间
葫芦盆栽时间一般最好选择在春天播种,然后我们现在可以收集一些葫芦种子,然后在来年播种,如果不收集,你可以直接在网上购买,非常便宜。
2.种子处理
葫芦种子在播种前需要经过处理,因为葫芦种子有坚硬的外壳,所以我们需要把它们发芽,用清水浸泡一天,然后取出种子,放在容器里,用湿纱布包起来,放在温暖的地方,然后在种子白后放在花盆里。
3.土壤需求
葫芦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可以直接用营养土生长,因为葫芦的攀援能力和分枝能力都比较强,建议我们只在花盆中种一棵,播种深度以无种子2≤3厘米为宜,栽种后,浇水充足的光位。
4.打顶摘心
基本上,种植后一周就能打破土壤,等待幼苗长到5×10厘米,我们就得打顶摘心处理,这样幼苗才能长出更多的枝条,等待枝条长到5厘米左右,在进行二至三次的打顶处理,然后一颗就可以爬一片;因为葫芦有很强的爬藤能力,所以我们最好为它做一个支架。
5.光管理
葫芦很喜欢光,所以平时一定要把它放在南阳台上保养,如果光线不足,那么植物就很难长好,更不用说让它长得不好;葫芦更耐高温,如果在室外种38度左右就可以很好地生长,但室内要经常通风,否则会有病虫害。
6.供水管理
葫芦抗旱性较强,因此不必定期浇水,保持盆地土壤稍干;葫芦也较贫瘠,在整个生育期我们施用复混肥两次;但由于我们在室内维持,缺乏水昆虫授粉,因此需要进行人工授粉,因此需要在花粉上采摘雄花,涂抹在雌花上即可生长小葫芦。
葫芦很多人都希望它长出各种各样的形状,然后你可以在网上买到葫芦成型工具,当小葫芦长到合适的尺寸时,将模具设备在小葫芦上,这样葫芦长大成熟后,它就会变成各种形状的状态,看上去会很好。
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播种育苗观赏葫芦适应性很强,对土壤、气温要求不高,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5℃,为了延长观赏期,一般采用保护地栽培。种植时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掌握好播种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采用保护地栽培,1月底至8月均可播种,但以春、秋两季栽培为主。
播种使用的泥土要疏松保肥保水。
充分搅拌均匀,装入播种盘中,装满后用手抹平,浇透水备用。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播种。由于观赏葫芦种子的种皮较厚,吸水性差,插种前应先用30℃温水浸泡,小葫芦种子浸泡3~4小时,长柄葫芦、鹤首葫芦和天鹅葫芦的种子浸泡7~8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然后沥干,取出种子。
播种可采用条播或撒播,一般以条播较多,将种子尖端朝下一一插入播种盘中,行距5厘米,粒距3~5厘米左右,播完后覆土1~1.5厘米,盖上稻草、保湿,浇水2~3次,以免出苗不齐。种子发芽适温为30~35℃,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有利于种子的萌发。7、8月播种,这时气温较高,需盖遮阳网,降温育苗。
一般播种3~4天后,种子开始发芽出土,及时揭去塑料薄膜,去掉夹在子叶上未脱落的种壳。育苗过程尽量控制浇水,防止小苗徒长。经过7~10天,子叶完全张开,即可移植到营养钵中。
营养钵的培养土要求无病菌、疏松肥沃,筛去石子、粗粒土,装入直径12厘米的营养钵中,摆放整齐,浇透水。将小苗轻轻从播种盘中取出,移栽到营养钵中,栽植不宜过深,以免影响根系的生长。栽后浇透水,覆盖遮阳网。
小苗阶段要注意保湿,同时喷药,用恶霉灵3000~4000倍液喷洒,防止小苗烂根和烂秧。喷洒10%吡虫啉2000倍液,每周一次,预防蚜虫危害。当小苗的叶片相互接触时,移动营养钵,增加间距,避免徒长。2.定植观赏葫芦对土壤的适应性广,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较好,但不能有积水。
种植时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黏质壤土。栽植前深翻土面30厘米,翻耕碎土,耙平地面。由于观赏葫芦生长期长,耐肥力强,因此要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草木灰150公斤作底肥。定植前一周整好地,先做畦,畦宽1.5~2米,高0.3米,畦沟宽0.4~0.5米。
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基质栽培,基质可用8份菜园土加2份腐熟猪粪再加1份砻糠灰等混合。利用砖块或泡沫板砌成简易栽培槽,槽宽60~80厘米,深30厘米,底部铺上薄膜,槽内倒入基质。用多菌灵1000倍液对土壤喷洒消毒。当营养钵中的幼苗生长到4~6片真叶时就可定植,定植选在晴天上午8点至下午3点进行。
将幼苗从营养钵中带土取出,避免伤及根部。在畦面挖穴,每穴种1株,株距0.5~1.5米。栽完后浇定根水,缓苗阶段不通风,春季栽培,要搭小拱棚以提高温度,使幼苗早生根,早缓苗。
白天棚温应保持25~30℃,夜间18~20℃,晴天中午当棚温超过30℃时,打开大棚两边的裙膜进行通风。3天后这时已缓苗,可以去除小拱棚。白天大棚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12~15℃,促进植株根系发育。
3.肥水管理观赏葫芦结果多,需肥量较大,前期主要施氮肥,开花结果期则多施磷、钾肥。定植后要及时施一些肥料,以腐熟的饼肥或三元复合肥为主。在抽蔓上架前,进行一次追肥,追肥最好在植株根部周围,挖穴施入或直接撒施在表土上,每亩施肥量20公斤,为结瓜打下营养基础。当瓜长到直径有3、4厘米时,再进行第二次追肥。
在根部周围20厘米处挖穴,每亩施30公斤,促进瓜果的膨大。每次追肥后应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长。同时结合叶面喷施,用0.4%~0.5%的磷酸二氢钾,每15天一次。
小葫芦要薄肥勤施,长柄葫芦和鹤首葫芦生长旺盛,前期要严格控制营养生长,防止徒长,影响坐果率。观赏葫芦各生长阶段对水分需要量不同,定植后浇一次缓苗水,促进缓苗。缓苗后到坐瓜前要控制浇水。在农业园区,为了便于管理和节约用水,一般采用滴灌,将塑料管铺设在植株边上,水直接从软管微孔流出,渗入植株根际周围的土中,既满足植株水分要求,又不会因为浇水而降低地温,浇水量也容易控制。
开花期一般不浇水,促使顺利坐果,坐果后,在结瓜盛期要浇足水,以保证果实充分生长发育。葫芦浇水一般也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水分不足时,葫芦生长不良,但土壤湿度过大对生长也不利,容易产生根腐。
观赏葫芦属葫芦科瓠瓜属,原产热带,只作观赏,不能食用,果实为葫芦形或上部有一细长的长柄,下部似一个圆球体,皮色以青绿为主,间有白色斑,老熟果外皮坚硬,非常可爱,具有较高的观赏和艺术价值,是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的主栽品种之一。2000年杭州市蔬菜所开始引进观赏葫芦,并筛选出鹤首、长柄、天鹅、大兵丹、干成兵丹、本干成兵丹、小葫芦、腰葫芦、圆葫芦、牛腿葫芦、梨形葫芦、青葫芦、长乐、线葫芦等适宜保护地种植的观赏葫芦品种15个。。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