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产养殖水质管理水质调节 水是鱼类的生存介质,良好的水环境是保证鱼类健康生长的物质基础。其中酸碱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鱼塘水碱性过高会影响鱼类的生长,严重情况会导致其中毒死亡。若鱼塘水碱性过高,可用以下处理方法: 1、施用活菌制剂,建立有益水生微生物区系,调节水的碱性。 2、全池施放明矾,每亩每米水深两到三公斤。 3、施用二氯化钙,二氯化钙水解后呈酸性,又能供给钙离子。 4、施用沸石粉、滑石粉,每亩每米水深施用一到两千克。 5、如果是碱性急性升高,也可以通过泼洒稀盐酸或醋酸紧急降碱,然后再采取换水或其他可行措施调节水质。 2. 水产养殖水色及调节方法 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养殖动物塘中残饵、污物较多,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水体恶化,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水质变化更快,因此定期注水是调节水质最常用的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方法之一。 一般每7天-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5厘米-20厘米。 在池水恶化比较严重时,宜采用换水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以养鲢、鳙养殖动物为主的池塘,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20-30厘米。 3. 淡水养殖水质调节技术 饮用水源地水库不可以承包养鱼。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二级以上保护区内,禁止从事网箱养殖、施肥养鱼等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鱼塘地点的选择: 1、易于取得丰富而优质的水源。养殖期间用水量大,水源必须充足可靠,且丰水期与枯水期水量不能相差太多。2、地势平坦,地质适中。地势以平坦且宽阔者为,山区坡度过陡处应避免在设养殖场低于海平面的海滨亦不适宜。土质以壤土为最佳,若带点沙质则更佳,可以避免水质变混浊。3、?供电稳定。养殖埸必须的设备?如水泵、投饵机、增氧机等动力设备,都需要稳定的电力。4、交通方便。商品鱼的运输要求交通方便,应避免在道路太崎岖或车辆无法到达处设养殖场。 4. 水产养殖水质指标讲解 鱼池水质标准按照要求来制定,如果鱼池的深度是三米那么,水质的高度在两米五左右比较合适,如果鱼池的深度在两米,水蛭的高度在一米5到1米七,是最合适的,如果鱼池深度在一米五左右,那么,水质的高度在一米三就是比较合适的了,正常的情况下,鱼池的深度都在两米5到3米之间,那么,水位的高度在两米左右,是最好的 5. 中国水产养殖网水质调节技术 引起水质变红的原因有很多。水中溶氧低,有机质含量高,轮虫过多,水质偏酸等等因素都能引起水色变红。在精养鱼池的养殖过程中,平时日常管理相当重要,合理的施肥,精心的管理,可以避免有害水质的产生。防止水色变红,应注意如下几点: 1.常巡池,多关注水色 经常加注新水,当池塘水质过差时可适量换水。如水源条件不好,建议经常调节水质,平时多观察水色变化。正常水体一般早中晚有三种变化,早上水质比较淡,阳光出来后水体经过光和作用会越来越浓。如果一天中水色没有变化,长期看着是一种颜色,应进行水质改良。阳光好的天气可以使用“活力菌素”,阴天可用“藻力”进行快速改善水质。根据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产品进行水质的改良。 2.合理施肥 施肥量的多少要根据水色和季节来决定,遵循少施多次的原则。一开始不知道投入多少量的时候,可少施肥,看水质多少天变淡,少加多减。高温季节调节到3~5天施一次肥为宜。 3.控制浮游动物的过量繁殖 池边轮虫过多不可任其繁殖。浮游动物的天敌是花鲢,一旦花鲢吃不完就会大量繁殖,从而大量消耗池塘的藻类。当轮虫达到一定数量时,施肥所培养的藻类已经不够轮虫消耗,于是藻类越来越少。养殖的水体中70%的氧气来之于藻类的光合作用,一旦藻类过少就会引起养殖水体缺氧,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死亡。 4.适量投喂,减少池中的有机质的含量 过量的投食不断造成饵料的浪费,还很容易败坏水质,高温季节尤为明显。 处理红水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是开增氧机,泼洒增氧、解毒的药物。 6. 水产养殖水质调控 有2种方法,一种是加法,一种是减法。 加法是添加某些东西,对水质中的一些缺少成分进行补充或中和。减法就是直接换水减少不利成分。 7. 水产养殖水质管理水质调节规范 针对畜禽养殖污染,我国先后发布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1222 - 2006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9 号)等文件。 国家颁布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文件中 针对养殖废水排放标准要求如下: 1 、畜禽养殖废水不得排入敏感水域和有特殊功能的水域。排放去向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 2 、标准适用规模范围内的畜禽养殖业的水污染物排放分别执行下表 1 、表 2 和表 3 的规定。 表 1 :集约化畜禽养殖废水水冲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 注:养殖废水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量的单位中,百头、千只均指存栏数。 春、秋季养殖废水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量按冬、夏两季的平均值计算。 表 2 :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干清粪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 注:养殖废水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量的单位中,百头、千只均指存栏数。 春、秋季养殖废水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量按冬、夏两季的平均值计算。 表 3 :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 8. 养殖水质调节的主要措施 鱼缸水质 养鱼先养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这鱼儿的生存鱼繁殖。在饲养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调节鱼缸的水质,下面介绍四种调节水质的方法。 1.曝晒法,主要是针对需要更换新水的鱼缸。现在人们更换新水都是选择的自来水或者是井水,这类水质中有超高的二氧化氯含量,严重刺激着鱼鳃的呼吸,影响鱼儿的成长健康。所以在更换新水之前,都需要将新水暴晒几天,祛除水中的二氧化氯,然后在进行换水。 2.可以在鱼缸中,养殖适量的水草和田螺,是整个鱼缸的生态环境更加完整。水草和田螺都有净化水质的功能,都能较长时间的维护水质。为饲养者省去麻烦,也为鱼儿提供一个健康的水质环境。 3.在不影响鱼儿生长的前提下,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除青苔素,清除水质中的青苔,还鱼儿一个健康的家。 4.鱼缸中必备的增氧设备,这是提高水中溶氧量的最好方法,也是保证鱼儿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 9. 水产养殖水质管理水质调节标准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的品种不同可能关注的指标也会有一些差异,那么在养殖过程中我们长测哪几个指标呢? 鱼虾属于变温动物——水温 我们都知道,水产养殖的品种是属于变温动物,也就是其体温随着水体的温度变化,因此我们要经常关注水体的温度来了解鱼类的生活状态,进而来调整投喂策略,温度的变化会影响鱼类身体各种酶的活性。在水体的很多指标中,温度是经常测,但是却很少能够去调节的,特别是外塘养殖,对于室内育苗来讲多数还是控温的。 酸碱度的重要指示——PH 其实很多人对PH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对于酸碱还是很熟悉的。PH是水体活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藻类以及微生物的数量。一般来说PH在6.7-8.6的范围都算比较正常的,如果低于或者高于这个范围要及时找出问题并进行调节。 氨氮以及亚硝酸盐 这两个指标是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指标,因为这代表了水体的污染程度,特别是氨氮其毒性比较高,一般情况下氨氮要<0.2,亚硝酸盐<0.1,这样的水质我们才称为比较好的。如果过高也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调节。 溶解氧——生存的保证 随着在线监测设备的流行,很多人也开始测溶解氧,一般我们都要求溶解氧>5mg/L,如果低于这个数值要适当增开增氧机。 其他一些指标 在水产养殖中,大家长测的一般也就上面几个指标,但是不同的养殖品种还有一些其他关注的指标,比如有些鱼虾对盐度敏感,还要关注盐度。在养虾的时候我们还会关注总碱度、钙镁离子浓度以及硫化氢等。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是珠海禾虫哥,欢迎点赞、转发,交流讨论。感谢有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3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