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高温、高湿气候对肉用仔鸡生产极为不利,肉用仔鸡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发病率高,出栏成活率降低。目前许多饲养户对饲喂管理不太重视,影响了肉鸡生长发育,造成了饲料浪费,降低了饲养效果。以下详细介绍夏季怎样养肉鸡,肉鸡养殖怎样提高饲料利用率:
一、搞好防暑降温
防暑降温是夏季养好肉仔鸡的关键环节。在鸡舍前面搭棚遮荫,防止阳光直射鸡舍,加强鸡舍内的通风换气,以利于鸡舍内排热、排湿。
二、降低饲养密度
适当降低饲养密度有利于鸡舍内的降温防潮。若采用舍内厚垫料平养或网养方式,其各阶段的饲养密度为:1~2周龄,每平方米25~44只;3~4周龄,每平方米15~25只;5~8周龄,每平方米10~12只。
三、采用沙子作垫料
夏季养鸡利用干燥无污染的沙子作垫料,既便于肉用仔鸡沙浴和鸡体散热,又能使肉用仔鸡采食沙砾,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四、调整日粮成分
夏季的高湿环境使肉用仔鸡的采食量明显减少,一般可减少10%~15%。为了满足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应适当提高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同时加大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另外,用碳酸氢钠代替日粮中的部分食盐,有利于鸡体内热的散失和鸡的增重。
五、供给充足饮水
水是生物维持生命的要素,肉用仔鸡在代谢过程中,粪尿的排泄、体热的蒸发以及呼吸都离不开水。到了炎热的夏季,肉用仔鸡饮水量明显增加。所以,必须供给充足的饮水,而且要经常更换,保持饮水的清洁卫生。
六、改变常规饲喂方法
夏季炎热,肉用仔鸡的食欲降低,要坚持白天少喂,早晚多喂,并注意夜间趟圈,促其采食。若气温超过30℃,在饲养后期可采取中午禁食的办法,这样可使肉用仔鸡避开白天高温期采食,既减少鸡的热应激,又使鸡产生饥饿感,刺激采食时的食欲,从而增加了鸡的采食量。
一、把握开食时机
雏鸡运达鸡舍后,先饮水2-3小时,等到1/3雏鸡有啄食表现时或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过早过晚都对雏鸡不利。开食过早,影响雏鸡体内卵黄的吸收利用,引起消化不良,从而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饲料利用。另外开食过早,雏鸡活动和鸡粪会污染饲料,影响鸡群健康。开食过晚,雏鸡体内的卵黄消耗过度,体质虚弱,同样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二、提供充足采食位置
一周龄后每只鸡至少应有5厘米的采食位置,随日龄增加,采食位置应逐渐加大,7周龄时达到10厘米左右,如采食位置不充足,会影响部分鸡只的采食量,易造成鸡群大小不匀。
三、定期调整食槽高度
随着肉鸡日龄的增加,定期调整食槽的高度。食槽的上沿应与鸡背平齐或高出2厘米。鸡没有牙齿、软腭,在啄料和饮水时,靠仰头进入,料槽设置妥当,可减少饲料从嘴中溢出,减少饲料浪费。
四、随日龄调整饲喂次数
1-3天每2小时给料一次,夜间停4-5小时;3日后逐渐减少,每昼夜6-8次;后期4-6次。雏鸡消化道发育不健全,没有牙齿,嗉囊较小,消化酶分泌能力不完善,消化能力较差,所以开始应少喂勤添。开始阶段饲喂次数较多,随日龄增加,饲喂次数逐渐减少。
五、控制每次饲喂量
一次添加量不宜过多,鸡的消化能力较差,吃的过饱,易引起消化不良,影响饲料的利用率。计算每天的用料量,按饲喂次数均分。等上次加的料吃完再加,或稍停一段时间再加,不能料上加料。否则易引起鸡只消化不良、挑食,还易造成饲料污染,影响鸡只的生长和健康。
六、供应优质饲料
由于肉鸡生长发育快,消化机能并不十分完备,所以要供应易消化、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肉鸡的饲养现在一般分为三个阶段:0-20日龄为育雏前期,21-38日龄为中期,39-出栏为后期,按阶段供应不同的饲料。
七、换料要有过渡期
在饲养过程中,由于不同阶段所需的营养不同、原料有时也有变化,换料是不可避免的。换料不当,会对肉鸡造成较大的应激。如果突然更换饲料,可能引起消化机能紊乱,造成消化不良、拉稀等,影响肉鸡的生长和饲料利用。
八、加喂保健砂
鸡没有牙齿,消化食物是靠肌胃强有力的收缩挤碎。鸡料中定期添喂不溶性砂粒可以帮助消化,提高饲料利用率2%。雏鸡开始可用米粒大小保健砂,以后可逐渐增大,后期可用直径4-5毫米(黄豆粒大小)的砂粒。可按0.3%的比例混入料中,也可每周添加1次,按一周的需用量一次性供给,放入浅盘中任鸡自由采食。
九、添加微生态制剂
鸡肠道内容物呈微酸性,有利于肠道有益微生物繁殖。在饲料中定期添加益生素,可提高饲料利用率5-8%;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防止一些疾病的发生;降低粪便中非蛋白氮的比例,减少氨气的产生,有利于改善鸡舍环境,减少呼吸道疾病和腹水症的发生。
以上就是夏季怎样养肉鸡,肉鸡养殖怎样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具体内容,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肉鸡养殖生产水平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鸡只的遗传潜力,而内在潜力表现的程度如何,除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否适宜有密切关系外,还与饲喂管理是否恰当有很大关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2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