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锥虫病对奶牛的危害性非常大,产奶量下降、母奶牛容易流产等等,为了用户更好的预防此病,我们介绍奶牛锥虫病的症状表现及病因,如下:
奶牛锥虫病的病因、症状表现及诊断方法
一、病因表现
奶牛锥虫病是伊氏锥虫引起,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消瘦、黄疸、高热、伴发体表水肿,尾节溃烂、化脓、脱落等病状的血缘性寄生虫病,对奶牛生产发展危害很大!
二、主要症状
病牛体温高达40.5-41.8℃,持续1-3天后降至39℃左右,间隔2-10天后再度上升到40.5-41.8℃,经过数次发热后,病牛精神委靡、倦怠、日渐消瘦,营养不良、贫血、肌肉萎缩,被毛粗乱无光,皮肤干裂而缺乏弹性,表层龟裂、变成烂疮。四肢下部发生肿胀,肿胀关节特别粗大,肿胀部位皮肤紧张,有轻热,且有轻度痛感,经久则表皮破烂,流少量淡黄色粘稠液,后结成黑痂。尾巴尾尖开始溃烂,骨椎上骨松酥,后逐节脱落。眼结膜苍白,黄染。
三、诊断方法
经较长时间用抗生素解热治疗无效。分析这3头奶牛都是近年内从山西购进,时值夏季,可能是牛虻、苍蝇等血缘性寄生虫感染,病牛症状主要表现进行性贫血、消瘦、下肢水肿、尾节溃烂脱落。请市兽医站的高级兽医师帮助诊断,怀疑可能是锥虫病,经直接镜检,发现锥虫虫体,诊断为锥虫病。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