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认为袁隆平不应该被恶意抹黑,就在评论区打上尊敬二字,让更多人了解袁老的时代。
很多人可能觉得,终身和稻田相伴的袁老,是因为从小吃不饱饭。其实袁隆平不是农民出身,反而来自极好的书香世家。她的母亲出生在扬州的大户人家,曾在英国教会学校读书。父亲毕业于东南大学,担任县里的校长。而造就袁隆平的影响人物是她的母亲,袁母的教育理念就是:人活着是有使命的,要爱土地和自然,可以造福更多的人民。长大后的袁隆平一直牢记于心,对农学领域十分精通,最重要的是他从未出国留学。
1960年是全球饥荒,作为农学知识分子的袁隆平,曾到湘西勘察。他发现这里气温高降雨少,很多庄稼都枯死了。当他走到路上时,发现许多村民都在寻找树皮充饥,甚至还碰到了因为太饿乱吃东西,导致肚子被胀死的人。眼前的景象彻底刺激了袁老,从此就励志 必须在农学上做出成功,不再让饥荒给人类带来苦难。
1960年袁老找到了变异水稻,并成功验证杂交技术能提高水稻产量。
不仅如此,泰国著名的香米中也有杂交水稻,这些都已经是加工结束的成品,就算是放在你面前,也不一定能认得出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学校里的大米没有外面的好吃,这都是因为厨师用的大米,正是袁老所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
说是市场上没见过的,只是没有公开信息,说不定你已经吃过了呢。我们前面也提到过,因为袁老的所见所闻,他投身在水稻的研究方向上。而最开始的初心,本身就是不再让人们受饥饿的苦,至于口感如何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我们不明白那个年代的辛苦,所以也就不被一些人理解。据了解水稻也会由其他专家继续改良,虽然袁老已经离开了,但是他留下来的技术一直在。中国的人口众多,如果只依靠普通水稻,根本顾及不到所有人的温饱。而杂交水稻产量高,虽然口感不好,但也让今天的中国人,不再为了食物而发愁。
在80年代的时候,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在海外的推广面积已经超过了300万公顷。联合国粮农组织,甚至将杂交水稻列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措施。不仅如此 在东南亚也迅速推广,增产的效果十分明显,解决了众多饥荒问题。可以说杂交水稻的技术面向全球。
截止到目前为止,在亚洲非洲等40多个国家,都已经引用了该技术。袁老的成就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每年为世界解决了几千万人的吃饭问题。据说袁老在研究红薯杂交时,因为经验不足所以失败了。但是他继续重拾信心,尽管遭到旁观者的打击,依旧记得自己的初衷。他研发的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以及超级杂交水稻,更有关于农业领域的论文等等,都足以让他名震天下。
张眼看世界,罗叔聊风云,喜欢的朋友一定要点个关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