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界,都叫这种病“副猪”,是一种常见病,这种病在开始感染时不易发现。此病主要感染断奶后的保育猪,病菌在猪的鼻腔中潜伏,当产生应激时刺进发病,也算是一种应激病。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猪副嗜血杆菌病临床症状,猪副嗜血杆菌病的防控!
猪副嗜血杆菌病临床症状:
猪副嗜血杆菌病对于小猪危害较大,可以造成严重的全身感染并出现典型的多发性浆膜炎。对于中大猪,副猪嗜血杆菌可以作为原发或继发感染因素造成肺炎。
小猪发病表现:发病初期病猪高烧,且持续不退(从发病一直到死亡,病猪持续性高烧),体温达40.5℃~42℃(严重的可达43℃),体表皮肤发红,严重者被烧成酱红色,个别甚至皮肤坏死脱落。
病猪精神委顿,食欲、饮欲废绝,畏寒,扎堆而卧,昏睡不醒。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发病后期病猪进行性消瘦,皮肤逐渐苍白、发青、变紫。关节肿大,被毛粗乱(典型的毛毛猪,如刺猬),耳沿发绀,全身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严重肿大。
剖解这类病猪,几乎都有心包积水和纤维素渗出性肺炎特征性病理变化。严重者肺脏和胸腔有黏液,心肌与心包粘连呈绒毛心。心源性水肿,在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较慢的后肢关节腔及关节腔附近皮下,多可见浅黄色胶冻状水肿液。
第二,中大猪发病表现:可见咳嗽,病猪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解剖可以看到纤维素渗出性肺炎变化,心肌表面点状出血,偶见心包积水。
如果妊娠母猪发病,由于心肌炎症(或心包积水)及肺部炎症,发生循环障碍,脑部血液供应不足,缺氧、酸中毒,从而导致痉挛性抽搐,同时伴有流产等。
病理变化:
剖检主要表现为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多见纤维素性或浆液性渗出,胸水腹水增多呈淡黄色。
有的肺肿胀,出血,淤血,与胸膜发生粘连,腔囊(包膜)内有纤维素性或浆液性分泌物,全身淋巴结肿大,尤其是下颌、股前、肺门等处,切面呈灰白色。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防控:
1、断奶、转群等应激发生前后早期预防。
病原属革兰阴性菌对多数常规抗菌药敏感,要注意再给猪群投药的时候,会有耐药程度上升问题存在,**好是用中草药提取物黄芪多糖来增强猪免疫力。
2、环境管理。
寒冷季节,温度是管理的基础。保持适宜的温度,适当进行通风,维持温度和通风的平衡,平衡点主要通过生产管理参考温度、猪只状况及空气质量进行把控。实际生产温度往往需要高于生产管理参考温度。
3、合理分群,避免密度过大,栏舍粪尿堆积状况。
4、控制常见疾病,对常见疾病进行免疫接种或药物控制。
5、治疗用药。每吨猪饮水或饲料中添加中草药配方板青颗粒(主要成分:板蓝根、大青叶。主要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风热感冒,猪圆环等)1000克,连用7天。
“猪副嗜血杆菌病临床症状,猪副嗜血杆菌病的防控!”全部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疾病因素应激是继发本病和加剧猪病危害的重要应激因素,因此,强化其他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的防制,对控制本病的发生、流行和减少猪病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0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