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茎的莲叶可以吃吗? 可以 特色的明湖莲荷饮料——碧筒饮。 碧筒饮是我国古代情醇典雅之酒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古人用荷叶为酒杯饮酒的一种传统的习俗,当时称之为“碧筒饮”,而碧筒饮的发明者正是济南人。据唐代诗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历城北有使君林(今济南大明湖、北园一带),魏正始中,郑公悫‘三伏’之际,每率宾僚逃暑于此,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上轮菌如象鼻,传系之,名为‘碧筒杯’。历下 之,言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意思是说:魏晋时期,每到炎夏盛暑,齐郡刺史郑悫便常跟幕僚们一起,来到济南北郊的大明湖畔避暑游玩。当时的大明湖叫莲子湖,湖中莲叶田田,荷花争艳。他们玩到尽兴时,常割下湖中带茎的荷叶,用簪子刺穿叶心,使刺孔跟空心的荷茎相通。然后在大荷叶中贮满白酒,再将空心的荷茎弯成象鼻状,轮流从茎的末端吸酒喝。那滋味,清香爽口,妙不可言,即所谓“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这种这种浪漫的饮酒方式,人们称之为“碧筒饮”;而用来盛酒的荷叶,则叫“荷杯”、“荷盏”、“荷叶杯”、“碧筒杯”等。再后来碧筒杯后世又被叫做“荷爵”。 “碧筒饮”始于魏晋,盛于唐宋。白居易就有的“疏索柳花怨,寂寞荷叶杯”;戴叔伦也有的“茶烹松火红,酒吸荷叶绿”的诗句,都谈到个中滋味。在宋代,这种“碧筒饮”似乎更为普遍。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将用荷叶饮酒称之为“碧筒酒”,以为“暑月泛舟,风薰日炽,畅饮碧筒,真佳适也”。大诗人苏东坡,对此道更是情有独钟。他不但在杭州做官时常邀集朋友作“碧筒饮”,而且被贬谪到广东海南时,也把此风带了过去,使得向有吃“荷叶饭”风俗的广东人,又增加了一种“荷叶酒”。据说后来他穷得连家里的酒器都出卖了,唯独一件酒器没有卖,那就是象征文士风流的“荷叶杯”。 由于文人雅士的雅好和倡导,“碧筒饮”也很快传至民间。据《浙江志杭州府》记载,在宋代,杭州人每到阴历七月,多倾城到西湖边纳凉。此时正值荷花盛开,荷叶田田。人们掐取荷叶装酒,口吸而饮之,边饮边放舟到蒲柳深处,月升时始还。明人邵亨贞在《洲滨见荷花》一诗中赞道:“每爱西湖六月凉,水花风动画船香。碧筒行酒从容醉,红锦游帷次第张。”极富诗情画意。 碧筒饮别有一番意趣,饮者既可闻到醇美的酒香,又可吸到清新的荷花的芳香,酒还未饮,人却已经“醉”了。它不仅让人们领略到夏日荷塘美色、旖旎风光,更感受到荷莲文化、饮食文化的内蕴深厚,因而博得历代文人名士的喜爱,成为古人一种独特的消夏生活方式。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有诗记其趣,言“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 其实,碧筒饮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还可健身。由于荷叶具有清热凉血、保护脾胃之功效,以略带苦味的荷叶汁液与酒混合入口,当是夏日消暑健身的佳品。根据中国传统烹饪的中和观点和养生观点,夏天宜于多吃苦味食物,而荷杯饮酒,堪称夏季饮品之佳选。 二、荨麻茶是一种怎么样的茶? 可以在哪里买到?或怎样制做? 荨麻茶:强身、利尿、清血、抗过敏,改善糖尿病、肝炎、脱毛症、青春痘、肥胖。 荨麻 科别:荨麻科 别名: 英文名:Nettle 学名:Urtica fissa E.Pritz. 利用部位:叶、茎 产地:生于山地林中或路边。 特性:多年生草本。茎高60-100厘米,生蛰毛和反曲的微柔毛。叶对生;叶片宽卵形或近五角形,长及宽均5—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近掌状浅裂,裂片三角形,有不规则牙齿,下面生微柔毛,沿脉生蛰毛;叶柄长1—7厘米;托叶合生,卵形。雌雄同株或异株;雄花序长约达10厘米,生稀疏分枝,在雌雄同株时生雌花序之下;雄花直径约2.5毫米,具4花被片;雌花序较短,分枝极短;雌花小,长约0.4毫米,柱头画笔头状。 荨 三、在崂山买的茶,忘了叫什么名字了,像树根一样 玉竹: 学名: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Druce,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横走,肉质黄白色,密生多数须根。叶面绿色,下面灰色。花腋生,通常1~3朵簇生。原产中国西南地区,但野生分布很广。耐寒,亦耐阴,喜潮湿环境,适宜生长于含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本草经集注》云“茎干强直,似竹箭杆,有节。”故有玉竹之名。植物的根茎可供药用,中药名亦为玉竹,秋季采挖,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切厚片或段用。玉竹提取类黄酮物质与桑叶提取物脱氧野尻霉素结合形成一种新物质——洗胰清糖素(cics),具有降血糖、血脂、血压等作用。 四、新买绿茶里面有很多根根。这种茶是好茶吗? 看是什么茶了,但是一般的绿茶都没有根根的,就是那种树根一样的吗?绿茶一般有黄山毛峰,就是在茶叶刚出来的时候,就是几个叶子一个芽的那种。太平猴魁也是绿茶,太平猴魁就是比毛峰长,一般正宗的是10公分左右,也没有根的呀,只有叶下的短茎。 五、乌茗枝茶是什么东西? 乌茗枝茶是绿茶的一种,营养价值很高,茶梗是茶叶的根部,高级的养分全部都聚集在这里,据说大补。 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最高。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而且嫩梗中的氨基酸高于嫩叶。茎梗中的维管束是养分和香气的主要输导组织,所含物质大部分是水溶性的,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中随水分蒸发转移到叶中,这些物质转移到叶片后与叶片的有效物质结合转化形成更高更浓的香味品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0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