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在我们云南又叫红苕,原产于美洲中部的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一带,于明万历年间由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偷偷从吕宋国(如今的菲律宾)取薯藤偷藏于绳子上,在海上航行7天引入我国,红薯在我国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我们老祖宗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总结出很多关于红薯种植的农谚,这些农谚可以很好的指导我们进行农业生产。下面我就向大家分享10句实用的红薯种植农谚,以确保红薯高产、稳产。
一、黏土红薯个头小,沙窝红薯个头大
红薯虽然对土壤适应性强(耐酸、耐碱),但是在过于黏重的土壤、过于板结的土壤上生长得会比较差。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性能良好的沙壤土非常有利于地下薯块的充分膨大,红薯的个头会长得更加大。
二、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红薯是一种生长周期很长的植物,从薯藤扦插到薯块收获需要130~180天,生长周期过短有机物不能有效地积累,薯块不能充分膨大,红薯就会出现产量低、个头小的现象。
正如农谚说红薯没有巧,只要插秧早,因此红薯早插苗是提高产量的有效,红薯是一种怕冷、不耐寒的植物,温度低于15℃时会停止生长,温度低于8℃时植株会经霜枯萎死亡。红薯栽培得晚,对应的生长周期短,红薯的产量肯定不高。
三、辣椒栽双不栽单,红薯栽单不栽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辣椒在移栽时不要单株移栽,红薯在栽种时要单根薯苗扦插,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有句老话叫辣椒栽窝,茄子栽阔。辣椒株冠较小、株型紧密,且枝干比较细弱容易倒伏,因此辣椒宜采用一穴双株来定植。而红薯是一种喜光的植物,其枝叶比较繁茂,如果两根薯苗同穴定植,势必会造成田间郁闭;此外,采用双根薯苗同穴移栽,薯块膨大时可利用的空间会比较小,单位面积的土壤营养供应也会比较吃劲,红薯的产量和品质都会严重降低。
四、红薯种植用倒栽,秋后丰收乐淘淘
人们在种植红薯时习惯于竖着插、水平插、横着插,其实红薯倒着插产量最高。
这里的倒栽并不是指红薯苗上下颠倒过来插入土壤,而是指倒下,即竖立的东西躺下来。让红薯苗躺下来呈U字形或者船形放入土壤,这样有利于红薯在土壤中分层结薯,红薯的产量会大大提高。
红薯苗倒栽技术要求扦插的薯苗长度在30公分,埋入土壤中的部分要把叶子掐掉,然后将两叶一心露出地面,这样缓苗更加快。红薯倒插苗技术,可以让红薯的产量提升30%以上。
五、涝洼地种红薯,十茬九茬瞎
红薯是一种比较耐旱的植物,土壤持水量宜控制在60%~70%,如果土壤湿度大,势必会导致植株旺长,会出现只长茎叶而不结红薯的现象。
红薯应种植在排灌能力强的土壤上,地势低洼的地块易积水,不利于薯块的形成和膨大,严重的还会导致烂根。
六、要有红薯吃,土要挖一尺
疏松的土壤有利于地下薯块的充分膨大,因此在栽培红薯时要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的土壤。此外,我们在扦插红薯苗前,要求深耕土壤,土壤深翻30公分以上,这样有利于地下薯块的充分膨大,红薯的产量才会提高。
七、深水养大鱼,高垄结大薯
红薯宜采用高垄栽培,垄高宜大于20厘米。红薯采用高垄栽培可以防止红薯受涝受旱(大雨后有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以顺沟灌溉),有利于集中施肥,有利于机器采挖。
此外,红薯采用高垄栽培,有利于增加土壤昼夜温度差,对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非常有帮助,不仅可以提高红薯的产量,而且还可以提升红薯的口感(红薯会更加甜)。
八、一窝红薯一把灰,红薯结成一大堆
红薯是一种喜钾作物,钾能促进淀粉、蛋白质、糖类的合成和运输,因此钾肥对红薯的产量影响最大。
草木灰含有丰富的钾,能够为红薯的生长提供营养;此外,草木灰还能改良土壤,能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疏松的土壤有利于薯块充分膨大。用草木灰来种植红薯,红薯个大、产量高。
九、红薯控住秧,挖时用车装
红薯旺长会导致只长茎叶,而不结红薯,红薯的产量会严重降低,因此红薯在生长期一定要学会控旺。
红薯旺长会导致植株吸收的营养白白浪费,不利于薯块膨大。红薯控旺的方法有:忌偏施氮肥(红薯苗期可以施少量氮肥来作提苗肥,地下薯块膨大期不施氮肥)、控制土壤湿度、翻藤(破坏不定根)、化学药剂控旺(喷洒多效唑或者矮壮素)。
十、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
红薯是一种怕冷的植物,温度低于8℃时植株就会枯萎死亡,因此我们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收获完毕,采收过晚薯块易遭受冻害。
每年的霜降时节,我国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15℃,而到了立冬时节,我国日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因此对于晚熟的红薯来说,最迟应在霜降节气收获红薯(10月底)。
总结,农谚是我们老祖宗长期劳动生产的经验总结,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进行农业生产。以上10条关于红薯种植的农谚,句句都饱含智慧,很值得我们学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7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