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处理碱性过高的主要方法有:1、用醋酸。每亩2斤,泼了后再测量,不够再泼。
2、加过磷酸钙。
每亩10-20斤,也可以有效降低PH。3、加红糖每亩5斤或面粉每亩10斤,再泼洒乳酸杆菌和芽孢杆菌。这个方法来得慢,但较前两个方法持续时间长。
1、缓慢脱碱法
将新建的水泥池注满清水浸泡即可,每2-3天换水一次,这样浸泡15-20天基本上就可脱去水泥池的高碱性物质。当池壁上长出绿色的青苔或水体中长出水藻时就可以安全使用了。
2、食醋浸泡法
将水泥池注满清水,然后向池水中添加食醋。
每立方米水体添加食醋0.5千克。浸泡1-2天后将水排掉,刷净水泥池后注上新水即可。
3、过磷酸钙法
将水泥池注满清水,然后向池水中添加过磷酸钙或酸性磷酸钠、磷酸,用量是每立方米水体添加过磷酸钙一千克,酸性磷酸钠20克或磷酸250克。浸泡两天后将水排掉,刷净水泥池后注入新水即可。
4、冰醋酸法
方法一是用10%冰醋酸洗刷新建水泥池的池底和四壁,然后注满水浸泡3-5天后将水排掉,刷净水泥池换上新水即可。
方法二是将水泥池注满清水,然后向池水中添加冰醋酸。用量是每立方米水体加冰醋酸10-20毫升。
浸泡2天后将水排掉,刷净水泥池注入新水即可。
5、明矾中和法
将水泥池中注满清水,然后往池中一点点地加入明矾,直到池水不溶解为止。浸泡1-2天后将溶有明矾的水排掉,刷净水池,注入新水即可。
6、除碱软化
常用的方法有软化水加酸处理法、石灰法、石灰-纯碱法、石灰-氯化钙法、铵-钠离子交换系统,氢-钠离子交换串联系统,氯-钠离子交换并联系统,氯-钠串联系统,电渗析钠离子交换系统等。
扩展资料
铵离子交换除碱软化特点:
①单独使用一种再生剂,系统中只用一套再生设备。
②只要原水符合使用条件,采用本方法处理后给水、炉水的各项指标均有效地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
锅炉的排污率可达到5%左右。
③与钠离子交换相比出水残留硬度低,井可除碱和部份除盐,其除盐量与除碱量相当。
④再生费用比钠离子交换低,农用级氯化按价格低于工业氯化钠,再生剂用量少.再生效率高于氯化钠。
⑤与氢一钠和铵一钠离子交换系统相比使用设备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持证水处理工稍加培训就能掌握。
⑥按离子交换处理水有除氧作用,这是因为按离子的挥发产物在高温下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氧。
铵离子交换除碱软化注意事项:
①使用铵离子交换,蒸汽中含有微量的氨,氨对铜有腐蚀,因此蒸汽生产及使用设备中应避免使用铜设备。
②为防止冷凝的碳酸氢铵结晶造成压力表管道堵塞,压力表管道要有良好的保温,冬季要加强对压力表的冲洗。
③其它方面均按国家有关法规严格执行。
养殖水体的最适PH值为7.5-8.5之间,过高或过低的话,都会对水产养殖动物有一定的影响。过低时会降低水产养殖动物血液的载氧能力,造成缺氧症状,使其食欲不振,影响生长;过高时会腐蚀水产养殖动物的鳃组织,造成呼吸受阻,使其产生鳃病,造成死亡。
一、PH值高于8.8时,称为过高。
1.过高的原因:⑴过多使用生石灰。⑵肥水池塘,在晴天光照强烈时,藻类光合作用大量消耗二氧化碳,导致PH值升高。⑶水中的二氧化碳大量逸散到空气中,可以使 PH值升高。2.过高的处理方法:⑴清塘时不要使用生石灰,而应用漂白粉。
⑵对于藻相引起的PH值偏高,可每亩水深一米用“蓝藻速灭”100g或“苔藻净”150g,晴天中午在下风口局部泼洒。⑶PH高于8.8时,每亩水深一米用“复合乳酸菌”200ml加“果酸解毒灵”500ml全池泼洒。⑷定期使用“磁性水质改良剂”或“速效改水王”,每亩水深一米用量分别为1kg。
⑸改善池塘环境,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方法对池塘施肥,并经常加注新水。⑹泼洒“降碱灵”,每亩水深一米使用量为200-250g。二、PH值低于7.2时,称为过低。
1.过低的原因:⑴养殖动物的粪便、残饵和死亡的池塘生物,在厌氧菌的分解下,产生大量有机酸可使PH值降低。⑵底质酸性物质含量过高、使用的化学肥料过多、雨水积累及有机物过多所引起。⑶大量使用某种药物或进水导致PH值降低。
2.过低的处理方法:⑴彻底清塘,清除过多的淤泥,并每亩水深一米泼洒100-150kg生石灰。⑵饲养期间泼洒生石灰水(每亩水深1米、1.5米、2米分别用生石灰10公斤、15公斤和20公斤)。⑶定期泼洒“黑金刚”,可使池水逐渐升至微碱。⑷经常对池水增氧,特别是高温季节更要时常搅动上下水层。
用亚硝酸盐降解剂解决。
高密度水产养殖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氨态氮和亚硝态氮,它们对水产动物都有一定的毒性,而且会降低动物的免疫性并诱发多种疾病。
亚硝酸盐降解剂是由脱氮素和反硝化细菌复合而成,可将水体中的氨态氮和亚硝态氮转变为氮气从水中放出,并且不需要严格的厌氧条件。
从根本上解决了养殖水体中由于氮过量造成的水质恶化。
以脱氮素和反硝化细菌为主要成分的亚硝酸盐降解剂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亚硝酸盐的毒性作用,优于传统的亚硝酸盐降解剂-硝化细菌,众所周知,硝化细菌因为生长周期长,作用时间缓慢,并且生成的硝酸盐极易被还原成亚硝酸盐,恢复其毒性,
而以脱氮素和反硝化细菌为主要成分的亚硝酸盐降解剂,是利用好氧反硝化菌产生的反硝化酶,使亚硝酸盐与脱氮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氮气,从水中放出。
脱氮素是一种利用特定微生物发酵的产物,不溶于水,可沉到池塘底部,利于反硝化反应的发生。
扩展资料
养殖管理
养殖环境
1、提升池塘水位。
针对池塘养殖水位偏低,外河水源较差的状况,采取隔三差五少量多次逐步添加池水的方法,使池塘水位逐步提升到1.2米以上,每次加水时选择在晴好天气的上午10时到下午2时间进行。
2、增加水体溶氧。有增氧设备的可在晴天中午坚持开启增氧机2小时以上,遇到阴雨天或天气突变,要及时开启增氧机。
如无增氧机的可采用潜水泵在池内打循环水(时间在下午3时前,切忌在傍晚进行),增强水体的对流与交换。
3、生物调控水质。各类养殖品种已进入生长的黄金时期,但在摄食旺盛的同时,其排泄物也显著增多,加速了水质的恶化。
为此建议选择由多种微生物菌种制成的生物制剂泼洒,调控水质,具体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4、外河网围养蟹的应捞投水草遮荫,减少强光直射,降低水温,如出现缺氧现象可采取用挂机船螺旋桨推水增氧,增加水体流动。
科学投喂
1、要根据不同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切忌投喂霉变质劣的饲料。
2、饲料投喂量控制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防止残饵腐败水质。
3、在河蟹养殖中投喂的鱼饲料一是要保证新鲜,以防出现内脏病害和污染水质。
病防工作
1、采用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漂白粉或生石灰等药物进行水体的定期消毒工作,防治病害的发生。
2、在饲料中可间隔一段时间添加适量的Vc、免疫多糖或内服药物,以增强养殖对象的抗病力。
3、发现病害,应及时诊断、治疗切莫病急乱投医。在用药时一定要遵照水产技术人员的指导,选用优质、高效、低毒的药物,并减少用药量,做到合理施用,谨防用药过量造成药害事故。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