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拔蚌是远东包括华人及日本人崇尚食用的高级海鲜,原产地在美国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但是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目前在我国早已实现人工养殖,那么怎么样象拔蚌呢以下就象拔蚌养殖技术做个介绍。
象拔蚌养殖技术
1、人工育苗:在盐度28-30条件下,受精卵在水温11、13、16℃时发育至D形幼虫所需时间分别为83、60和46h;在水温16-18℃,经20天发育至壳长约380μm的壳顶幼虫时出现足和水管原基,进入附着变态阶段。投放附着基后培育约70天,可生长至壳长5mm的幼贝。壳长日增长量在D形幼虫阶段为6.2μm,在壳顶幼虫阶段为16.8μm,附着变态后生长速度加快,外形具成体形态。不同附着基的采苗率依次为:细砂>卵石>聚乙烯网片>波纹板。
2、水温盐度:象拔蚌是埋栖型贝类,生活海区的水温为3℃-23℃,经3年驯化,可适应水温为0℃-25℃,盐度为27‰-32‰,栖息底质以沙泥为主,水深3m-18m,埋栖深度与个体大小有关。象拔蚌苗种在壳长5cm-10cm时潜沙能力很强,一般潜入只需5分钟;壳长15cm以上即失去匍匐与潜沙能力,终生穴居生活,不再移动。
象拔蚌养殖海区要选择在水流畅通、风浪较小、饵料丰富、沙泥底质的内湾,养殖水深从低潮线至10m均可。冬季海底水温不低于0℃,夏季不高于25℃。
3、基质选择:象拔蚌的附着基以沙为好,附着后采用流水法培育稚贝,日投饵量逐步增加到6万细胞/ml-12万细胞/ml,幼体8天-10天发育成单管期稚贝(壳长0.6mm-1mm);22天-23天发育成双管期稚贝(壳长1.4mm-1.6mm);30天后壳长达2mm(1500粒-800粒);40天壳长达3.5mm(150粒-180粒);60天壳长达8mm(20粒-26粒),此时可下海播苗。
4、贮存运输:象拔蚌苗种近距离可干运,远距离要湿运。壳长5mm-10mm的苗种,每塑料袋放5万粒,加水3L-5L,充氧,用泡沫箱密封运输,历时14小时-16小时,成活率可达95%。
象拔蚌的养殖方法
过去采用底播法,每袋放苗1万粒,苗种播养后,生长速度很快。6月底播苗,8月底壳长可达3厘米左右。但由于敌害侵食,贝苗的成活率低,1年后约为10%,3年后约为1%-2%。因此,自2001年起,我们采用PVC管护养的方法种植象拔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年后成活率达到60%,平均壳长4厘米,重30克。
该法采用直径为10-20厘米长为25-30厘米的塑料管(或PVC管),内放苗10-30粒,管一端埋入沙底,一端露出沙面5-10厘米,外罩孔径1厘米的塑料网。3个月后苗钻入沙中10厘米,6个月钻入20-25厘米,10-12个月钻入30-40厘米,并开始分散。此时可取出塑料管(可循环再用),苗得到保护后,成活率很高。管距在50-60厘米时,每亩可插管4000个,养苗4-10万粒。
象拔蚌是埋栖型贝类,生活海区的水温为3-23℃,经人工养殖3年驯化,可适应水温为0-25℃,在水温低于25℃的时候,广东可在冬季和翌年春季进行反季节养殖。以上是对象拔蚌养殖技术以及象拔蚌的养殖方法的介绍,希望以上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