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养殖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行业之一,目前在市面上销售的鲫鱼品种也非常的多。那么在养殖过程中鲫鱼养殖周期是多少呢以下就简单的给大家做个分析。
鲫鱼养殖周期
鲫鱼生长缓慢 一般河流里面的野生鲫鱼 从5月6月孵化出来 到冬季的时候可以长到20克到30克 然后从冬季到次年夏季能长到100克到150克上下,冬季的时候就是150克均匀 次年生长更缓慢 一般两冬龄的鲫鱼是二两到三两
人工饲养条件下由于鲫鱼品种的不同,一般都是杂交品种和一些生长比较快的品种。如彭泽鲫、湘云鲫等生长比较快,在配合饲料的饲养下5月的小鲫鱼到冬季可以长到250克到300克的商品规格。
湘云鲫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品种快3-5倍,当年鱼苗生长个体可达0.75kg;湘云鲤的生长速度比普通鲤鱼快30%-50%,当年鱼苗生长个体可达1.7kg。
鲫鱼的养殖条件
一、池塘的选择
鱼种池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2米,成鱼池面积以10亩为宜,水深2―2.5米。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每3―5亩池塘配备3.0千瓦的增氧机1台,每个池塘配备自动投饵机1台。池塘平整无渗漏,无杂草。在鱼苗、鱼种下塘前10―15天,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125公斤或3―5公斤漂白粉干法清塘,消毒除野。5―7天后注入70―80厘米深水,注水时用60目聚乙烯网过滤,以防野杂鱼及其卵进入。鱼苗、鱼种下塘前7天施肥,每亩施发酵好的有机肥300公斤做基肥,培肥水质,为鱼苗提供丰富的浮游生物及有机物碎屑等适口饵料,提高成活率。
二、鱼种培育
1.放养放养密度每亩池塘放乌仔0.8―1.2万尾或夏花7000-9000尾,出池规格50―100克/尾。鱼苗下塘后10―15天,放白鲢夏花2000―3000尾,作为搭配种类来调节水质(但不能搭配鲤鱼、罗非鱼等),成活率可达90%以上,每亩产鱼种500―750公斤。
2.饲养管理鱼苗下塘后根据水质的肥瘦情况追施有机肥或投喂豆浆。根据鱼的生长情况投喂豆饼粉、细麦粉、米糠等饵料,经过20天左右的培育,可长成3厘米左右的夏花。夏花培育成大规格鱼种,需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蛋白含量30%以上,饵料系数1.4―1.7,粒径0.2―2.0毫米,前期小些,后期大些。日投饵率按鱼体8%左右进行驯化投喂。经过15天左右的训化就可集群上浮抢食。投饵量应根据水温、天气情况、水质肥瘦、鱼吃食情况灵活掌握。
三、日常管理
主要是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池水透明度25―30厘米,使池水肥、活、嫩、爽。鱼种培育期间,特别是高温季节,必须经常换注新水,以防水质过肥。前期20―25天注新水一次,每次10―15厘米,后期7天换水一次,每次15―20厘米。在养殖过程中,当透明度大于30厘米时,应适时追肥,原则为“少施勤施”,每亩可施有机肥50公斤或尿素3公斤。每半个月全池泼洒生石灰改善水质,每亩用生石灰15公斤。定期防病治病。
以上简单的分析了鲫鱼养殖周期,从上可得知,鲫鱼养殖周期会根据品种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养殖户在养殖户过程中,要进行慎重的选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2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