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荔枝的过程中选好品种,种植区域和后期管理可有效防止荔枝变酸和虫害。
防止荔枝变酸方法:
荔枝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它的遗传性,要求花芽分化期有相对低温,但最低气温在-2~-4℃又会遭受冻害。
开花期天气晴朗温暖而不干热最有利,湿度过低,阴雨连绵,天气干热或强劲北风均不利开花授粉。
花果期遇到不利的灾害天气,会造成落花落果,甚至失收。
中国荔枝主要分布于北纬18~29度范围内,广东栽培最多,福建和广西次之,四川、云南、贵州及台湾等省也有少量栽培。
荔枝品种也是影响荔枝变酸的一个重要原因,选择甜度高的品种栽培可有效果实果酸。
荔枝采摘时间控制,应该在荔枝成熟期采摘也可以增加荔枝甜度。
所以选择好种植地,控制好温度光照和品种可有效防治荔枝果酸。
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
荔枝霜疫霉病,属真菌病害,主要危害果实,也为害花穗和嫩叶,病部呈水渍状,褐色,上生白霉状病原菌,致使果实腐烂脱落,花果腐烂或干枯。
连续数天下雨,天气湿度高,气温22~25℃,通风透光差的果园发病迅速,特别是在果子着色后,发病更重。
炭疽病,属真菌病害。果实发病时病斑园形、褐色、边缘棕褐色、中央产生橙色粘质小粒,受害果肉变味腐败,树势衰弱,可形成枯梢或小枝和叶片变褐枯死,初浸染主要是树上的病枝叶。
24~28℃最适合其发病。
防治措施
采果后修剪清园,减少初次侵染病源。
喷药防治,通常用90%乙磷铝锰锌500倍液或25%瑞毒霉6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400倍液,64%杀毒矾600倍液,可杀得2000用1000倍液。
开花前后喷施,特别在果子着色下雨过后喷施,共喷3~4次。
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要增施磷、钾肥。
冬季清园,减少病源。
喷炭疫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可杀得2000用1000倍液,或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灭病威400倍液。
二、主要虫害
荔枝蝽蟓:每年发生一代, 以性未成熟的成虫越冬。2~4月交尾,3~5月产卵最盛。初孵若虫数小时后分散取食,危害嫩梢、花穗和果实,导致枯梢,落花落果。
荔枝蒂蛀虫(又名爻纹细蛾):广东、广西一年发生10~11代。
以幼虫在荔枝、龙眼的冬梢或早熟种荔枝花穗的穗轴顶部越冬。越冬代成虫出现于3月底4月初,卵散产于果实龟裂片缝间或花穗、嫩梢上。幼虫孵出后自卵壳底部蛀入果实或嫩梢内取食,造成落果、虫粪果、花穗或嫩梢干枯,老熟幼虫在郁闭的叶片结茧化蛹。
荔枝小灰蝶:一年发生3代,第一代幼虫在4~5月份钻蚊危害早熟种果实,一般从果实中部钻入果内蛀食果肉、果核及部果壳,其蛀孔园形周边整齐光滑,蛀孔不附虫粪,可造成落果。
一条幼虫能使2~12个果实受害。防治可用8817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8000倍液喷。
龟背天牛:一年一代或两年一代,以低龄幼虫或蛹在树干或树皮下越冬。6~9月成虫出现,成虫体背被黑色和虎皮色绒毛斑块,形似龟壳状斑块。
卵多产于粗1~3cm枝条或枝叉的皮层下,孵化后幼虫向树皮下蛀食,并逐渐深入木质部形成长蛀道。成虫喜环食树枝皮层引致枝梢干枯。
荔枝瘿螨:每年发生10代,以成螨和若螨在叶片或枝条上越冬。4月开始大量繁殖,5~6月危害最盛,以若螨、成螨吸食荔枝叶片、嫩梢、花穗、果实的汁液,被害部形成黄色至褐色毛毡状。
荔枝叶瘿蚊:严重为害叶片,以低龄幼虫在荔枝老叶的虫瘿内越冬,2~3月老熟幼虫离瘿入土化蛹,4月上中旬成虫从土壤羽化飞出,并在幼叶上产卵、孵化后幼虫直接从嫩叶背潜入叶肉。被害部逐渐增大呈泡疹状突起的瘿室。
防治措施
从越冬成虫开始活动致产卵前, 或在卵块的初孵期,喷90% 的敌百虫600倍液,或20%安绿宝1000倍液;在荔枝蝽蟓产卵初期放平腹小蜂进行生物防治。
抑制冬梢,搞好清园降低虫源;在蛹羽化率达40%和80%时喷90%敌百虫800倍加8817倍的混合液,或20%安绿宝1000倍液。
人工捕杀成虫,并于8~12月常检查枝条,发现皮层有半月形产卵点即用小刀刮除卵粒或初孵动虫;用棉花团蘸乐果或敌敌畏乳剂5~10倍液,塞入蛀道;用“克牛灵”胶丸剂熏杀幼虫效果更好。
清园,剪除并焚烧被害的叶片以减少虫源;用20%的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或40%乐果1000倍液,或用克螨特、扫螨净等喷杀。
4月上中旬越冬成虫羽化出土前,用5%锌硫磷40倍拌细泥沙撒施全园后浅耘表土;春、秋梢展叶前喷40%乐果1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