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条的叶色秀丽,花清雅大方,是装点风景区和树桩盆景的优质材料。茎、果实和根均可入药,还是一种很好的蜜源植物。
荆条比较抗旱耐寒,多生长于山地阳坡及林缘。
关于荆条的介绍如下: 一:荆条介绍 荆条是马鞭草科牡荆亚科植物,是黄荆的一个变种。属于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2-8米,地径7-8厘米,树皮灰褐色,小叶5或3片,叶缘呈大锯齿状或羽状深裂,上面深绿色具细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柔毛。核果呈球形,果径2-5毫米,黑褐色,外被宿萼。花期6-8月,果期9-10月。
二:荆条的主要经济价值 1、作为优良的乡土灌木:荆条的适应性强,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的优良乡土灌木。 2、树叶可以提取精油:枝叶芳香,沁人心鼻,叶和花含精油0.1-0.15%,精油含有36种成分,氧化物较多,其中主要有a-侧柏烯、a-蒎烯、a-松油烯、萜品烯等,可以从中提取芳香油。 3、做为编织:荆条的枝条柔韧,不受虫蛀,可编成各种筐篮。
花繁开放期长,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三:荆条种植技术介绍 (1)种植环境 荆条为灌木,多分布于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甘肃、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是一种适应自然能力很好的植物,适合大部分地区的种植。 (2)繁殖方法 ①播种育苗。
荆条种子千粒重9~11.2克,饱满种子易脱落,因而采种不宜过晚,当果实呈黄褐色时应立即采集。荆条种子无胚乳,属深休眠类型,果包对种子发芽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要采取措施打破休眠。荆条还可采取大田撒播。
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化学催芽方法,即用2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溶液来提高种子发芽效果,使其平均发芽率达到69.3%,比自然萌芽率提高55.7%。将催芽后的种子及时播种,其生长发育较好,1年生播种苗平均高度达34厘米。该方法应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大范围推广。 另一种是用沙藏法打破休眠,沙藏天数为60~180天。
春季将沙藏种子取出,放于向阳处并盖湿麻袋催芽。于4月中下旬播种,播种量为2千克/亩,覆土厚0.5~1厘米,并轻轻镇压。 四:荆条栽植技术 (1)栽植:荆条可以在春、秋季均可栽植,栽植株行距为0.5米×1米、1米×1.5米或1米×2米。秋季进行带状或穴状整地,株行距为1米×1米,翌年4月播种,每穴播种子15~20粒。
如果土壤干燥,最好是在等雨后进行直播,幼苗成活稳定后间苗,每穴选留1~2株。 (2)管理:荆条大多立地条件较差,生长缓慢,抽枝能力较差,所以经营荆条林要在秋冬季节进行挖墩更新复壮,对林龄较小、生长好的荆条采取平茬措施,强度为全平,高度以5厘米为好,次年继续平茬。为提高荆条林地的生产力,平茬2年后休闲2年,以培肥地力和养根。 关于荆条的简单知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关注“种子帮”,后续会继续更新,有疑问也可以联系我们,或者下方留言交流,我们会给您及时答复。
说道荆条大家可能首先想到是可以用来编筐、编篮等。其实荆条的用处可不仅仅是用来编制篮筐的。
荆条是马鞭草科牡荆亚科植物,多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
荆条生长高度可达2~8米,叶和花极具观赏性。花期在6~8月,果期在9~10月。阳性树种,适应能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无论是石质土还是石灰岩山地它都能生长。 绿化价值 荆条根系发达,多生长于山地阳坡及林缘。
荆条根部不仅可以蓄水、吸水,而且还可以分泌出一种植物酸,能将岩石腐蚀并分解成土壤,增肥地力。在绿化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是保持水土的一种优良树种。荆条枝叶含有丰富的营养,也是一种很好的绿肥。
荆条叶型优美,花色蔚蓝,香气淡雅,作为庭园绿化观赏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经济价值 荆条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植物。可用来编制各种筐篮,荆条枝条柔韧很好,而且不易受虫蛀。
荆条皮中含有纤维,也可以用来造纸和编绳等。非常有名的荆条蜜,他的蜜源就是荆条。荆条花繁且开放期长,是良好的蜜源植物,每逢荆条花期,每群蜂可产蜜15~20公斤左右。
荆条花、叶、种子中可提取芳香油,可以用来制作肥皂及工业油。同时荆条枝也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药用价值 荆条的根、叶可入药,生活中可以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凉镇静作用,能治痢疾、流感、止咳化痰、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种植时间 春季 种植方式 种植方式有播种和扦插。
土地选择上应选择向阳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略呈碱性的土壤,并对土地进行深耕整平。播种前种子可采用科学方式催芽,把种子放在赤霉素溶液中催芽至露白,即可播种。荆条一般采用在春天撒播的方式,播种量52-75千克/公顷,播种后覆上1cm左右的薄土,轻轻压实,浇透彻一次水,出苗时间大概一周左右。扦插一般选用一年生枝条,剪成15cm长左右,扦插到备好的苗床后灌透水。
扦插时间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生根后分栽,亦可分株或压条繁殖。 养护管理 荆条出苗前,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不可过湿,也不可过干,以免种子干死或腐烂掉。
牡荆在北京、河南等地区称荆条,是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叶对生,幼枝、新叶为绿色。
花淡紫色,着生于当年生枝端,花期6~7月。
中国北方地区广为分布,常生于山地阳坡上,形成灌丛,资源极丰富,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等省、区。人工栽培一、取材与培育1、人工繁殖牡荆可用播种、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但人工繁殖的苗木太细、牡荆长粗速度太慢。
2、野外掘取 北京地区山野丘陵野生牡荆很多,尤其作微型、小型盆景牡荆桩材更易获得,每年3月是挖取牡荆小桩的好时机。3、市场购买 每年3~4月北京地区花卉盆景市场有很多花农出售刚从山区掘取的牡荆小桩,价格便宜。用湿布包裹好根部带回家,根据立意构图把根系和枝条进行一次定型修剪,然后用肥力不大的培养土栽种瓦盆中,养护一年后第二年春树木发芽前根据立意构图将枝条进行一次修剪和必要的蟠扎,用较肥沃、排水良好的培养土栽种在大一号的瓦盆中,边养护边进行艺术加工。
二、上盆与造型1、上盆系指上观赏价值较高并能更好衬托树木造型特点的盆钵,常用的有紫砂盆和釉陶盆。用盆较大,对牡荆生长有利但观赏性差,经过三年的培育造型骨架已基本形成,第四年春把牡荆从盆中扒出,将枝条、根系进行一次修剪,栽种于高8cm、盆口直径15cm蓝色釉陶椭圆形小盆中,根据立意构图将枝条进行一次蟠扎和修剪。牡荆造型骨架基本形成,就可以培育加工,也可进行欣赏,再培育3年左右可完全成型。
2、树木栽种盆钵中,由于根系受到很大限制,长高较易,长粗难。牡荆盆景与一般树木盆景制作过程中最大区别是需要多次摘叶。牡荆萌发力强,但叶片较大,制作出的盆景不美,利用它萌发力强的特点,在5月初~9月初长达100余天的生长期内,可摘叶3~4次。
摘叶时将全部叶片剪掉,只要水、肥、光照等适宜,7天左右就可萌发新芽,经过2次摘叶后再萌发的叶片比没摘过的叶片小1/3~1/2。两次摘叶以间隔30天左右为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