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中国芍药又名白芍(又名金芍药),赤芍(又名木芍药),或将离,白术,余容,铤,梨食,亳芍和婪尾春等。是一种集观赏和药用的毛莨科经济药用作物。
作为药用植物,主要以地下根茎入药,有养血敛阳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李时珍巜本草纲目》中说:芍药犹绰约也。也就是说芍药花容非常美丽好看,故名为芍药。
作为观赏之用的名花芍药,近年来在花农不断改良的情况下,己经有了黄白粉,蓝黑紫,绿等多种色彩,不同花蕊的花 相芍药。与花王牡丹并称为花中二绝绝。可见人们对芍药的喜爱程度。
图片:红色的花是不是非常漂亮
芍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田间株高约40~100㎝,根壮茎肥大,呈园柱形或纺锤形,外皮棕红色或褐色,断面白色或微带粉红色。
茎直立光滑无毛。叶互生具长柄。顶生叶片较大。倒卵形或阔卵形,侧生叶片较小,椭圆形倒卵状或卵形。果长园形表面粗糙。种子为蓝黑色球形蓇葖果。
芍药喜温暖凉爽,湿润和阳光充足雨量中等的环境。耐寒耐热但怕积水不耐涝(水淹6小时即可死苗)。怕盐碱土,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之中。生长最适温度在15℃~25℃间。
芍药每年在地温回暖以后即露芽出苗,在春末夏初(4月至6月份)是芍药健旺生长的季节,积蓄营养膨大地下块茎。到秋天的时候,地上植株逐渐衰退枯萎,然后进入休眠期。连续种植5年,根茎空心,丧失药用商品价值。所以,芍药种上几年以后,必须起挖。
图片:粉红色的花来陪衬一下
芍药忌春栽。有花谚说: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因此,芍药的分株栽培时间最好是在秋季。
将芍药植株进行起挖,抖去宿土,依根的走势,带3~5个芽切开,在芽下5㎝处剪去粗根(可以入药的芍药地下块茎),然后再栽种。
也可以用起挖药材以后,剪取下来的鼻子芽头作栽培用。一般起挖一亩地的鼻子芽头可以栽种繁殖芍药3~5亩。
此外,芍药也可以用种子繁殖,但生产上少用。在芍药植株8月分种子成熟的时候,即可以采摘成熟种子进行鲜播。也可以将种孑采下來以后进行沙藏处理后,进行秋播(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高山二高山不得迟于10月上旬)。播种育苗以后再行移栽。
图片:是不是争相斗艳
芍药喜肥水,喜阳光充足的环境,喜湿润偏干的土壤,怕潮湿和渍涝。
芍药喜肥水喜湿润偏干土壤怕积水渍涝。因此,在种植芍药的时候要选择土质深厚肥沃的夹沙土壤(农村叫的二合土)。这样种植出来的芍药块茎生长发育才好,产量高质量优质。
将地块精耕细翻以后,整理成厢宽1.3m~1.5m,沟深20㎝,间厢宽30㎝的栽培床,高厢起垄(降低地下水位),防芍药根系生长发育不良和地下块茎腐烂。
图片:來一组白色花看看
在芍药的载培厢上,按照株行距40㎝Ⅹ60㎝的要求开沟或挖穴种植芍药。
如果是栽种珠芽可以将芍药芽头鼻子进行分级分类,以保证苗齐苗壮和便于田间正常管理。
每穴放2~3个鼻芽芽头朝上,边放边回土填放。回土最好是用过筛的细土回填,谨防大土块大团粒压在鼻芽上,抑制鼻芽出土出苗。
芍药田间除草:可以人工拔除也可以用芍药专业的化学除草剂进行苗后除草。使用浓度为专业组合中的2样单剂先分别稀释以后再混合复配使用,兑清水30~45市斤,茎叶处理即可。
图片:是不是换个姿势更美
芍药田间的施肥:芍药出土出苗或幼苗移栽以后,先用农家稀粪水配比适量尿素(10~15㎏/亩)对幼苗进行提苗。进入营养生长健旺期以后,可以结合培土,浇水进行根外追施。除使用化学肥料外,还可以施用冲施肥对芍药进行根外冲施处理。花蕾前施肥,要注意钾的补充,以利地下块茎膨大。
芍药田间的培土与亮根:在10月下旬的时候,剪去芍药植株下部脱肥或老化的叶片,并在根际培土15~20㎝,以利芍药抵御低温严寒冰冻天气对植株的危害。
芍药花前摘蕾:用于药材种植的芍药应该在花蕾初期将花蕾及的摘除,以利植株营养向地下块茎集中输送,膨大块茎,提高入药芍药块茎的产量与质量。用于观赏目的的芍药种植,可以不用摘蕾。
图片:姿态各异更具美
芍药在种植过程中易受各种真菌和细菌性病害的危害,致芍药田间植株因感病而生长发育不良,萎缩僵苗死棵。因此,做好芍药田间的病虫害综合防控,是芍药种植获得增产增收增效的根本保障。
芍药在田间主要患感的病害有:芍药灰霉病,芍药叶斑病(轮纹病),芍药锈病,芍药软腐病,芍药红斑病(叶霉病)等。
主要虫害有蛴螬小地老虎,蚂蚁,蚧壳虫,扁刺蛾等。
图片:来个大花朵的更漂亮了
芍药种植以后,如果长期留在地里不起挖,芍药地下根茎就会空心而丧失药用价值。因此成熟的芍药要适时起挖,进行简单的加工后并作干燥处理。
一般情况下,亩产鲜芍根1500~1600市斤。折干率为30%左右,可收获干芍根450~500市斤。以根条粗长,坚实色泽滋润者为佳。
图片:看一下漂亮的花苞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0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