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以来,南方麦区部分地区新麦陆续收获上市,市场反映收购价格普遍高开。与此同时,出于对部分地区新麦产量和质量的担忧,近来陈麦重获青睐,一些厂家纷纷补建陈粮库存,陈麦价格反季节上涨明显。经济分析师张荣胜等认为,各用粮企业和贸易商应密切关注市场购销形势,切实把握好收购的时间和节奏,在保持理性收购心态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收购成本,以规避因盲目抢购而带来的市场风险。
局部新麦收获上市 价格普遍反映高开
记者近来走访市场了解到,虽然异常天气令今年新麦质量下滑,但新麦开秤价却普遍反映高开。目前,湖北省部分早熟收割上市的新麦标准品当地价格在1.18-1.20元/斤,比去年同期高0.1元/斤以上。
由于今年市场对新季小麦普遍持看好预期,从目前来看价格高开已基本定论。一些贸易商和加工企业预期苏皖地区新小麦开秤价1.15-1.20元/斤,华北1.18-1.23元/斤,同比提高0.03-0.06元/斤。
新麦收购价格高开虽已成共识,但高开后能否高走仍存在分歧。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专业人士分析,对于今年的新麦市场,可能会呈现产量增、价格涨、购销旺特点,市场化收购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
市场担忧新麦产情 陈麦再度稳中走强
据了解,由于市场对新小麦产情担忧情绪加重,一些厂家再次将目光投向陈麦,然而市场2022年粮源有限,加之政策性小麦暂时停拍,陈小麦价格近日连连上涨。
5月21日,河北石家庄国标二等普通陈麦进厂价2580元/吨,周比上涨30元/吨;山东济南进厂价2560元/吨,周比上涨20元/吨;河南郑州二等普通小麦进厂价2530元/吨,周比上涨10元/吨;江苏徐州进厂价2580元/吨,周比上涨30元/吨;安徽宿州二等普通小麦进厂价2560元/吨,周比上涨10元/吨。
据市场反映,由于当前湖北、安徽等部分上市地区新麦质量偏差,政策性小麦停拍后,各级储备轮换小麦销售不仅成交率大幅上升,而且成交溢价明显。
5月18日,中储粮山东分公司15万吨小麦,全部成交,最高成交价达到了2665元/吨,最高溢价达到65元/吨;河南分公司竞价销售2022-2022年小麦2.9万吨,全部成交,最高成交价达到了2520元/吨,最高溢价达到105元/吨。
5月20日,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计划销售小麦4107吨,全部成交,成交均价为2730元/吨。重庆市地方储备计划销售小麦2092吨,全部成交,成交均价为2746元/吨。
理性开展购销经营 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针对今年的夏粮收购形势,张荣胜建议,各用粮企业和贸易商需顺应政策、顺应市场而为,摈弃抢粮赌市的心理,密切关注市场购销形势。由于市场对新季小麦预期看好且粮食收购资格放开,预计今年夏收收购主体将会更加多元化,市场购销将会更加活跃,竞争更加激烈。
我国小麦市场虽然供应整体较为充足,但供应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普通小麦库存量大,供给宽松,优质小麦供需仍有缺口。近几年夏粮收购中,优质小麦多受市场青睐,价格比普通小麦高出10%以上,优质小麦的市场机会也多于普通小麦。
张荣胜表示,根据以往经验,新粮上市由于市场压力较大,小麦价格往往会低些,种粮农户应避免在新粮上市后集中售粮。而与此同时,各用粮企业应早点插手入市,在质量上把好关,力争收购部分质优小麦,为今后的经营生产打下基础。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