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今年58岁,有着20多年的鹌鹑饲养经验,对于鹌鹑饲养技术这块,在当地算是大名鼎鼎的行家了,用老杨自己的话来讲:光凭我这一身技术一年也能挣个百儿八十万。
有成功,也有失败,这20年里,老杨同时也经历过无数次养殖上的困难与挫折,养殖效益不好的时候,一年养殖个几万只鹌鹑,辛辛苦苦干一年却挣不到钱。遇到养殖效益好的年份,老杨一年最高饲养过100万只鹌鹑,算算也能到手几百万。
20年前,老杨也是个外出务工的打工仔,初中毕业,没有多大学问。后来因为孩子渐渐长大,到了上学的年纪,他发现在外面四处奔波很影响孩子的学业。于是心一横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老家。
刚回到老家的他很迷茫,因为常年在外打工,在老家没有人脉,同时对周围的事情和坏境都不了解,这让他第一次感觉老家如此陌生。而老家的经济也比较落后,要找个收入能维持一家生计的工作也十分的困难。
思来想去的他最后决定自己创业,在老家农村创业无非是搞搞养殖或者搞搞种植之类的。老杨拿着自己外出打工积攒的那几万元钱,反复琢磨自己到底该干些啥。后来,他通过一个朋友的介绍,了解到鹌鹑养殖行业。
最终决定他干起养殖鹌鹑的原因是因为鹌鹑养殖前期的投入相比其他养殖种类低得多,而且鹌鹑养殖回本快。一般养殖鹌鹑只需要一个多月就能见到效益。而其他养殖种类就没有这个见效益快,像鸡鸭鹅养殖,最少也得3到6个月以上才能见到效益。而像鸵鸟这样的养殖种类回本时间会更久。
老杨养殖的第一年就栽了个大跟头,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小玩意儿,看着小而乖巧,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养。鹌鹑胆小,不仅怕惊吓,而且对于养殖大棚的温度要求也十分的苛刻,冬天来回进入大棚饲喂鹌鹑,一个不小心进点寒风,就可能导致鹌鹑大面积生病,接二连三的鹌鹑出现死亡,到最后无法控制,整个养殖大棚的鹌鹑都保不住。
一年下来,鹌鹑死伤无数,仅剩下的鹌鹑十分之一不到,产蛋率也不是很高,老杨一想到把打工积攒的钱全部给砸了进去,心头就无比的自责。自责归自责,难过归难过,但是生活还得要继续。
往往人只有在把所有的霉运都经历完之后才能真正的时来运转。老杨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经过几年的学习和无数次挫折中终于逐渐成长起来了。
要说老杨养殖鹌鹑的技术有多好,只要经过他手养殖的鹌鹑,成活率能到达95%, 产蛋率达到97%。每只鹌鹑一天能吃多少料,老杨能精确到克,各种鹌鹑的疾病,防疫,保健,饲喂等问题都了如指掌。
老杨算过一笔账,按照每只鹌鹑一年产生的纯利润为5元钱来算,他饲养的100万只鹌鹑,一年的纯利润能达到500万元。要是养殖四五年,手里挣个几千万也就不干了。因为养殖确实很操心。
奈何单靠老杨一个人,是无法照顾了这100万只鹌鹑的,老杨需要招聘饲养员,每个饲养员管理7-10万只鹌鹑。按理说老杨技术也有了,饲养员也有了,应该顺理成章地躺赢才是。
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终究还是出现了问题。用老杨的一句话来讲就是不是谁家的孩子谁不疼。饲养员只是把养殖当成工作,对于鹌鹑的管理上,饲养员无法做到与老杨那样无微不至的状态。
老杨眼看要出问题,心里干着急也不是办法,后来,老杨思来想去,既然不是谁家的孩子谁不疼那么干脆让这些鹌鹑变成这些饲养员的孩子。
老杨目前一共有12栋鹌鹑养殖厂房,每一栋可以容纳鹌鹑10万只左右,老杨打算把这些厂房和鹌鹑全部租赁给这些饲养员,让他们自己饲养。
老杨计算了一栋鹌鹑一年的效益,按照10万只一栋来计算,每年的纯利润能到达30万元,对于农村夫妻来讲,这算是一笔不错的收益了。
饲养员所担心的鹌鹑苗采购,饲养技术,饲料供应,销售等问题,老杨全部都给予解决。愿意饲养的人员,只需要交付厂房租赁费用2万元就可以了。
很多人感觉这个合作模式很好,就与老杨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些鹌鹑现在变成饲养员自己的鹌鹑了,你们再看饲养员的饲喂态度和以前截然不同了,他们起早贪黑,无微不至。这样老杨虽然挣得少点,倒也落得个清闲。
老杨最近又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建了几十个养殖厂房,那些养殖人员尝到甜头后,又想着加大自己的养殖规模,现在有很多外地的养殖人员过来与老杨合作。
虽然现在老杨一只鹌鹑也不养了,但是他的生意却越做越大,成为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养殖达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0454.html